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9)导读

演奏者:Vladimir Horowitz


拉赫玛尼诺夫为钢琴而作的《音画练习曲》,其含义是用钢琴技巧与音来作绘画表现,共包Op.33的9首与Op.39的9首,共18首。

拉赫称他的音乐会练习曲为《音画练习曲》(Etudes-tableaux),以此标明这是一些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的钢琴曲。

在拉赫之前,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也都是形象鲜明的作品,有些并有明确的标题;但李斯特的首要任务是突出辉煌的钢琴技术,而拉赫的作品则更着重于抒发诗情画意,在技术上相对地表现得比较朴素。

拉赫玛尼诺夫在世时,人们只知道他写过《音画练习曲》15首,即Op.33的6首(1911年),以及Op.39的9首(1916-1917年)。其实,1911年所作原来也是9首。


Op.39作于1916到1917年,9首包括:

1、激动的快板,c小调,右手急速的分解和弦,左手刻划切分音节奏。

2、很慢,a小调,在低音旋律与右手旋律错开半拍进行中嵌入交叉节奏的三连音。

3、确切的快板,升f小调,开头音型在执拗的重复中变成流动的音型。

4、很快,b小调,一种进行曲型的谐谑曲,拉赫玛尼诺夫说,这是描写市集。

5、热情地,降e小调,以三连音符刻划的和弦伴奏下,奏自然小调的旋律。

6、快板,a小调,托卡塔风格,拉赫说,这是表现红帽子与野狼。

7、广板,c小调,拉赫说这是送葬的队伍,其中有哭声与钟声。

8、中庸的快板,d小调,以一个短小的动机统一全曲,中间出现稍慢速度后,出现新的旋律。

9、中庸的快板,进行曲速度,D大调。


1920年柏林Russe de Musique出版社Op.39的封面


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真挚、浪漫,丰富多样,相对而言,《音画练习曲》就未能达到《前奏曲》的艺术高度,这或者也是它们没有成为大部分钢琴家保留曲目的原因吧?

但所谓的不算最好,只是相对拉赫自己最优秀的钢琴作品而言。

其实这些练习曲有着丰富的音乐创新和新颖的钢琴表现手法,都是拉赫钢琴音乐风格的见证。

在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中,拉赫的《音画练习曲》向来以晦涩难懂而著称。

但作者既然把它们称为“音画”,那肯定音乐的标题性是十分明显的,那拉赫到底在音乐中所要展现的是什么意境呢?

众说纷纭。

1931年,意大利的作曲家雷斯庇基(Ottorino Respighi,1879-1936)打算把Op.39的第2、4、6、7、9等5首练习曲改编为管弦乐版时,拉赫才把这5首作品的内容告诉他:

第2首描写海洋与海鸥的故事;

第4首描写集市景色;

第6首描写红帽子与野狼的故事;

第7首是送葬的行列;

第9首是一首东方进行曲。

可见,拉赫在创作这一系列的《音画练习曲》时,脑海里肯定都有一个鲜明的意象,只不过他不想把心中的这些音乐内容公诸于世。


音画的技巧艰辛,要具备高级的技巧方可驾驭,如果弹了肖邦的大部分练习曲或者李斯特的练习曲,不妨尝试着去摸一下这些作品。

如果弹不了,那就看着文章听音频,权当是钢琴音乐的欣赏导读也不错啊,毕竟都是很优秀的作品!

温馨提示:手小手软的同学们就算了,听听音乐就好,这些作品真不适合您…

接下来的系列文章里,我会把Op.39的9首作品完整写完。

这9首音画练习曲的诠释,内容来自叶卡捷琳娜·穆丽娜教授2016年3月21号在武汉音乐学院的讲座,由旅俄钢琴博士、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讲师董玄翻译,本人整理。

穆丽娜教授与董玄在音乐会上


叶卡捷琳娜·穆丽娜(Ekaterina Murina,1938-)

穆丽娜,原苏联人民艺术家,1938年11月28日生于俄罗斯列宁格勒(现彼得堡),是一位在舞台上相当活跃的演奏家,长期活跃在圣彼得堡舞台上活跃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与此同时她也任教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系,是一位演奏与教育双向并进的艺术家。

她师从于P.A serebryakov,之后又随其攻读博士学位。1959年参加维也纳青年艺术联欢节,获得铜制奖章,1961年获得当时全苏比赛第2名。

穆琳娜的演奏曲目相当广泛其中包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舒曼、布拉姆斯等,她的演奏情感丰富,优雅而高贵,其演奏的俄罗斯作品展示出了一位俄罗斯女钢琴家独有的气质和魅力,包括柴可夫斯基、斯克利亚宾、塔涅耶夫、拉赫玛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等等。

穆丽娜与指挥家杨松斯、康德拉辛、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都有过精彩的合作演出。 

自1964年,她任教于彼得堡音乐学院,09年任钢琴系主任。其学生多次在国内外大型钢琴比赛中获奖。她的足迹也遍布了德国,法国,瑞士,英国,韩国,芬兰,中国,在俄罗斯,芬兰,韩国,英国有常年的大师班活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