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生讲D大调二部创意曲与“和撒那”
▼
这篇所记的,是大狮子赵晓生老师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的讲课内容。
巴赫二部创意曲里的第3首,D大调创意曲(BWV.774),按照狮子的观点,此乃一首帕斯比耶舞曲(Passepied)。
帕斯比耶舞曲是什么东东?
各位小伙伴有兴趣的话,我另找时间再写喔!
之所以把它与巴赫的合唱和撒那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它们之间的音乐太相似了,简直像是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亲兄弟啊!
“和撒那”就是Osanna,也有翻译成“和散那、贺撒纳”等等…
Osanna原本是希伯来语“求你拯救”的意思,后来变成了圣经用语,表示赞美上帝时的欢呼声。
马太福音在耶稣进耶路撒冷时是这样描述的:
前行后随的众人喊着说:
“和撒那,归于大卫的子孙,
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高高在上!和撒那!”
Osanna原本有“求救”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称颂的话。
当时众人在圣殿里游行时就用这句话,所以对他们而言,是很熟悉的一句话。
说白了,就是教徒对基督的欢呼!
大概这样?
▼
巴赫的这首Osanna,选自B小调弥撒(BWV.232)第四部分的最后。
Osanna是作为最后的高潮出现的,而且完封不动地出现了两次,分别是第23曲与第25曲:
第一次唱Osanna in excelsis,接着是Benedictus(短赞美诗),然后再唱一次Osanna repetatur。
Osanna总谱中的一页
Kassel:Bärenreiter Verlag,1954年出版。
Osanna的歌词非常简单,从头到尾都只有一句:
和撒那,欢呼之声,响彻云霄!
表达的就是教众对基督的欢呼,但是作品中蕴含的力量确实巨大的,所以巴赫才把它作为高潮来写作。
▼
两个作品的旋律进行非常相似,节拍一样,3/8拍,而且连调性都一样,都是D大调。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两个乐谱:
D大调二部创意曲乐谱
有人会把这首D大调二部创意曲弹得速度太过缓慢,大抒其情。
我不能说这样的演奏是错误的,但总觉得较为不妥。
因为第一,如果速度太慢,就体现不出帕斯比耶舞曲的特征了;第二,D大调在巴赫那个时代,并不是写抒情曲子的常用调性。
德国音乐理论家J.Mattheson在1713年出版了他的理论著作Das neu-eröffnete Orchestre,书中详细说了当时各种调性的性格与使用。
按照J.Mattheson的说法,D大调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欢乐、崇高的调性,经常会用来写一些进行曲、庆典场合…之类的音乐。
比如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第1册里的D大调前奏曲(BWV.850)就非常欢乐阳光,其后D大调赋格的主题,则是“法国序曲”的节奏。
这种习惯甚至一直保持下去,到后来莫扎特的第38号交响曲“布拉格”(K.504)就是D大调的,第26号钢琴协奏曲“加冕”(K.537)也是D大调,都是庆典的音乐。
如果巴赫要的是慢速,他估计不会使用3/8拍来写作;如果巴赫要抒情,他应该也不会采用D大调这个调性。
另外,作为一个路德教的死忠粉,巴赫即使是在纯器乐的作品里,也会带有大量的宗教色彩。
比如平均律键盘曲集第1册里的升C小调前奏曲(BWV.849)就是一个圣咏,还有上次写的戈登堡变奏曲(BWV.988)第25变奏☞ 听朱晓玫讲戈登堡变奏曲第25变奏…例子太多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所以,我还是很赞同,不,应该说膜拜狮子的观点:
把这首D大调创意曲与B小调弥撒的和撒那联系起来,在理解上有一种“Osanna”式的欢乐与神圣!
其它推荐deep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