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红尘三杯酒!深论白酒股投资价值

 导读 

您好,我是阿策。相伴两年,今天,我决定将君临策内容全新升级!在团队精英的加盟下,增加产业公司、投资经典、方法论等专栏,不变的专业,更系统的表达!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第一个新专栏是产业公司

金融是现实世界的某种映射,产业公司是理解商业的重要脉络。产业视角,底层逻辑,核心公司,见微知著。

金融市场波谲云诡,探究产业规律正是我们的破局之道。祝开卷有益!

开始之前,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具有怎样特征的消费品类是经久不衰的?

答案很简单,软性瘾品,核心特征有:耐受性、短暂快感记忆和强大的社交属性。

耐受性产生了长期增量,短暂快感形成了复购,社交属性使得流量成倍增长并且快速传播。这些特点使软性瘾品能够在更长的周期内存在。

烟、酒、咖啡因,莫不如是。

而长期存在的庞大需求正是诞生大牛股的基本前提,更何况软性瘾品生产者通常有着较强的定价权。

在A股市场,最典型的就是诞生牛股无数的白酒行业了。

产品:成瘾性差异化精神消费品

白酒之于中国人,是潜移默化的消费习惯,是社交生活的润滑剂,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神韵。

从商业伙伴的推杯换盏,到政务宴请的觥筹交错,再到亲朋挚友的开怀畅饮。万丈红尘三杯酒,既喝味道,更喝情义。

所以白酒,不只是一种让人慢慢成瘾的饮料,更是一种具有强烈附加价值的精神消费品。

这种产品属性和投资有什么关系呢?

定价权!

定价权通常意味着较高的利润率和强大的护城河。精神消费品就是以消费者的心理定价,而不以产品的成本定价,消费者觉得它好,它就能卖出高价。

这给了白酒远超软饮料的价格区间,从10块一瓶的二锅头到1500块还买不到的飞天茅台都有,各个价格带均有爆品,如此宽的价格带在消费品行业是非常罕见的。

说完了精神消费品,我们再来说说白酒的另一大特征——“差异化”。

白酒产品的差异化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时间上的差异化和空间上的差异化,我们分别来分析。

首先是时间上的差异化,它主要体现在酿酒的工艺上:不同香型的白酒有不同的酿造工艺,不同的酿造工艺需要不同的时间,一般来说,酿造的时间越长、酒的品质越好。

目前白酒主要的香型有3种,分别是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大家请看下表:

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酱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的工艺:

风味正宗的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一般耗时5年,主要有3个步骤:分别是制曲、基酒酿造和勾调。

具体来说,要根据节气变化,严格按照“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酿造流程,遵循“四高两长”——也就是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馏酒,生产周期长、储存时间长的传统工艺,完成基酒的生产周期约为一年,储存时间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整体出酒率低于20%。繁复的工艺、漫长的生产时间造就了酱香酒与众不同的口感与风味,消费者也更容易对其产生高端联想,这是主流酱香型白酒的价格均较高的原因之一。

浓香型白酒的类型较多,我们以五粮液为例来看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

它的酿造主要需经过配比粉碎、加糠搅拌、糊化晾晒、发酵配料、上甄摘酒、封窖陈酿等过程,其中上甄摘酒是五粮液的绝活,头酒度数高、杂质多,需要去除;尾酒度数低、香味少,也要去掉;最后留出来的中段酒酒花饱满、酒体芳香,也仅有这部分酒在经过储藏之后才能成为五粮液酒,其余的基酒只能当做系列酒出售,这也是浓香型白酒公司大都具备较多中低端产品的原因。

由于白酒需要较长的酿造、储藏时间,陈年酒更香更珍贵,所以白酒产品天然是时间的朋友,具有存货增值属性。

所以酒厂在遇到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可以延长产品的储藏时间,在对冲行业不景气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品质。白酒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从来不是需要担心的问题。

基于存货增值属性,白酒在储藏的过程中积累了时间价值,这让高端白酒进一步拥有了金融属性。

特别是茅台酒,当年的新酒和年份酒之间存在明显的价差,而茅台公司也只限制了新酒的价格,对年份酒则没有限制,这也是很多茅台经销商在拿货之后捂住不卖,等到一年过去、新酒变年份酒之后再以更高的价格卖出的原因。

其次是空间上的差异,在贵州省和四川省的交界处,宜宾,泸州和遵义三点连线划出了一个三角地,这一块土地孕育了茅台、五粮液、沱牌、泸州老窖、郎酒等品牌,也因此被誉称为中国的白酒金三角,大家请看下图:

这里抛出一个有趣的问题——酱香型白酒普遍更贵真的是因为稀缺吗?

市场上喜欢讲的一个故事是,酱香型白酒90%的产能需要依靠赤水河流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充足的光照、丰富的降水、独特的土壤和微生物条件成就了高品质的酱香酒,其中以茅台镇为最佳。

稀缺的自然条件和产地资源使得酱酒产能极其有限,而这也给酱香型白酒带来了更强的稀缺性。

而浓香型白酒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均可生产,其空间上的稀缺性就低了很多。

但部分业内人士有另外一个看法,酱香型酒的储存时间比较长,成本比较高,酿造难度高,石窖的建造成本比较高都是事实。但是酱香型酒也有一个好处,它的高端酒分级不严格,没有浓香型酒的分级那么严格,所以酱香型酒的高档酒产出率很高。

酱香型酒卖得比较贵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茅台酒卖得贵!

所以酱香型酒的大众化,香型的大众化,这里面的产业机会是巨大的。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产品属性的分析有点虚,但它会真实地反馈到公司的业绩增长和股价上。

这里我们选取同是饮料行业的茅台和伊利作对比进行说明。

2019年贵州茅台的营收为854.3亿,而伊利股份同期的营收为900.0亿,后者的营收体量更高。

但是贵州茅台2019年的净利润达414.07亿,而伊利股份仅有62.68亿,不到前者的六分之一。

二者市值的差距更大,到2020年10月14日,贵州茅台的市值高达2.17万亿,而伊利股份的市值为2543亿,前者几乎是后者的9倍。

如此巨大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二者的产品属性不同。

茅台酒是具有差异化的精神消费品,而伊利牛奶是同质化的功能性消费品。

从客户需求来看,前者是满足精神消费的需求,后者是满足补充营养物质的生理性需求。

从定价模式来看,前者是心理定价,而且掌握了产品的定价权;后者是成本定价,牛奶的定价权实际上还掌握在海外牧场手中。

从产品是否有差异化来看,茅台酒是具有差异化的产品,而伊利牛奶是同质化的产品。

延伸到企业经营上,用杜邦分析法拆分ROE,可以发现贵州茅台属于高净利、低周转的模式,而伊利股份是低净利、高周转的模式,两家公司19年年报的杜邦分析可见下表:

产品属性的不同会带来企业盈利能力、投资回报的巨大差别,白酒作为一种差异化的精神消费品和软性瘾品,天然具有诞生大牛股的潜质。

品牌:消费者心智的战争

说到品牌,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比如联想电脑、可口可乐、苹果手机等。

那么品牌是什么呢?按照标准的定义,品牌意义是指顾客对品牌占主导地位的感知,是当提及一个品牌时顾客首先能反映的意识,它能唤起顾客对品牌象征意义的感悟和情感连接。

这个定义听起来都有点累,似乎与投资的相关性也不大,让我们用投资大家巴菲特的观点来看品牌:品牌要能使人产生联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他投资可口可乐的原因是,这东西会让人想到快乐;而他投资吉列,是因为吉列作为市占率很高的剃须刀品牌,它代表着“男孩走向男人的过渡”。

对此,巴菲特总结道:“对于一个产品和公司来说,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心理是最重要的,你赢得了消费者心理,你就赢得了市场。”对于他来说,市场份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智份额,而品牌就是企业占领消费者心智份额的手段。

那么我们所见的品牌都能占有消费者的心智份额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有那些能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品牌才算占有了心智份额,那些无法影响的则只是一个名词而已。

这里我们区分三类品牌,第一类品牌占有了消费者的心智份额,能够唤起客户感情上的连接或者共鸣,客户愿意溢价购买其产品;第二类品牌仅占有了少许的心智份额,客户对其比较熟悉,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客户更愿意去买这类品牌的产品;第三类品牌没有占有消费者心智份额,仅仅是有一定的区分度而已。

举个例子,茅台就是第一类品牌,茅台酒可以卖出高溢价;伊利属于第二类品牌,伊利牛奶卖不出高溢价,但是在面对着陈列着各种牛奶品牌的货架时,消费者可能会选择更为熟悉的伊利牌产品;而那些各种不知名的、你去超市不会看第二眼的品牌就是第三类品牌。

熟悉护城河理论的朋友肯定知道,品牌是无形资产的一种,能够成为企业的护城河,联系到品牌的分类,可以发现只有第一类和第二类品牌拥有品牌护城河,前者的护城河更宽、更深,而后者的护城河比较窄。对于第三类品牌来说,它们无法构成护城河。

对于消费品企业来说,打造一个能占有消费者心智份额的品牌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资源,并需要对消费者、对社会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但是在一个品牌被打造出来以后,则只需要投入少数的资金进行维持即可,典型案例就是贵州茅台,大家可以看下图:

贵州茅台在2002年时净利润超过当时的老大五粮液,并在2008年营收超过五粮液,坐上白酒老大的位置,而贵州茅台销售费用占比的变动趋势基本与其地位的变化相符。

了解了品牌的分类和特点后,我们开始对白酒品牌的分析。

前面我们说到,白酒是一种差异化的精神消费品,基于其产品属性,白酒的品牌是由不同的故事和文化凝结的标识——也就是说,白酒的品牌之间是通过讲故事来竞争的,各讲各的故事。

比如茅台一直在讲“国酒”相关的故事,把自身品牌与红色故事、与领袖的喜爱、与稀缺的产地联系到一起;而五粮液为了与茅台竞争,则讲的是“世界名酒”的故事,说自己是“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并把自己与中国酿酒的历史结合在一起,讲时间和历史的故事;泸州老窖在打造高端品牌1573的时候,也在讲时间和历史的故事,相信大家对那句“你能品味的历史,447年”的广告词都耳熟能详。

以上是高端白酒品牌的故事,而次高端白酒和中高端白酒在竞争时,通常会有两个方向,一是向高端品牌的故事看齐,即我有与你类似的故事,比如郎酒广告中,“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的描述,实际上就是说自己有与茅台是相同的品类、有类似的品质;

另一种方式是独辟蹊径,讲新的故事,比如洋河在推蓝色经典系列的时候,就有意回避了自身的历史和传统,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后选择酿造“绵柔型白酒”和蓝色的主色调,针对商务和职场人士讲了奋斗与成功的故事,在其早期的广告中,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最近的广告中说“该由我们去成就更好的时代”,这些广告与宣传方式别具一格,也让洋河蓝色经典系列在商务宴请中打开了市场。

以上两种方式没有高下之分,在合适的方法和机遇下,均能打造出优秀的白酒品牌,我们看到青花郎和梦之蓝梦6+都有较好的销售成绩,特别是后者的大卖带来了洋河近期强势的股价表现。

品牌之间靠故事竞争,那么竞争的结果如何?我们可以看下表:

大家可以看到,高端白酒的竞争格局最好,呈现出寡头垄断的格局;其他的细分行业的竞争格局则差很多,品牌之间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呈现出档次越低、竞争格局越差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是因为二者的需求不同。

我们可以基于需求,将白酒分为两类,一类是中低端白酒,这类白酒更类似于大众消费品,人们看中的是性价比和使用价值,即能用较便宜的价格把人喝到微醺或喝醉;中高端及以上档次的白酒主要看重的是附加值,看重的是凝结在品牌后的故事和文化,看重的是他代表的社交价值和面子。

白酒本身属于传统行业,生产白酒的壁垒并不高,除了地域自然环境和勾调技术的限制外,原材料、制作工艺和技术均可模仿,因此对于作为大众消费品的中低端白酒来说,其产品难有明显的差异化,对于这样的行业,自然是竞争格局差。

对于看重附加值的、中高端及以上档次的白酒来说,打造优秀的品牌则是重中之重,但是打造品牌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要打造出具有溢价能力的品牌更是难上加难。

白酒的档次越高,人们对其品牌附加值的要求也就越高,打造起来也就越难,而且还与其本身的文化基因息息相关,因此高端白酒的竞争格局最优,行业壁垒最高,呈现出了月圆星稀的格局:茅台作为文化基因最好、品牌力最强的那家公司,市场占有率高达63%,它攫取了市场大部分的份额和利润。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中高端及以上档次的白酒来说,品牌本身就是一种壁垒,品牌如果没有底蕴、没有优秀的故事,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不大。而对于次高端和高端白酒来说,品牌壁垒更强,可以说只有名酒才有可能进入这些行业竞争。

有同学会有疑问,名酒不就是拥有知名品牌的白酒吗?其实不然,在白酒行业内,名酒是有特别指向的——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次全国性评酒会上获奖的酒才能称为名酒,甚至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有前三届评选出的新老八大名酒才称得上名酒,大家可以看下表。

简单介绍一下,第一届评选的结果被称为四大名酒,第二届评选的结果是老八大名酒,第三届是新八大名酒,这三届在消费者心中的含金量最高。除了上表以列示的品牌外,其他的白酒品牌再难进入次高端和高端白酒的市场中。

近年来,新消费潮流兴起,江小白作为新式白酒曾在市场上火过一段时间,但是它并没有进入到次高端白酒的领域,目前的名气也越来越小,似乎要泯然众人了,这也在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白酒品牌的壁垒。

品牌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产品档次,不同的档次有不同的竞争格局,企业盈利能力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我们在每个档次选取2家代表性企业为大家进行对比,具体见下表。

可以发现产品档次越高,品牌力越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越强,在2020年初疫情的打击下也更坚挺,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高端白酒的原因之一。

渠道: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渠道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影响消费者购买消费品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便捷性,这对于公司来说便是渠道。

当消费者需要某个产品时,能第一个想到你,这是品牌的拉力作用;而让消费者能非常容易地找到你,这是渠道的推力作用。

渠道是连接生产端与需求端的桥梁,品牌商利用好渠道,往往能迅速地放大自身的销量,传递品牌价值,占领客户心智;而误用渠道,则可能被渠道反噬,造成销量和品牌力的下滑。

在中国商界,一直有“产品为王”、“品牌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争论。而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也不能轻视对渠道的研究。这个貌似不起眼的环节,可能是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等经济护城河的重要来源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白酒行业的渠道情况,下图展示的是白酒行业传统的销售体系。

先看厂商体系,厂商体系内一般是白酒的生产厂家和体内的销售公司,生产厂家和销售公司之间以内部价结算,内部价一般比出厂价低,这主要是为了降低税基从而实现避税的效果。

如果销售公司在体外,则可能会涉及利益输送、虚增业绩的情况,大家要小心。

然后是渠道体系,也就是经销商体系,它由一批商、二批商、三批商到N批商组成,N代表着经销商的层级,N越小,经销商的层级越少,渠道越扁平;N越大,经销商的层级越多,渠道越复杂,厂家对终端的管控越弱。

这里还有个知识点——一批价。

一批价是一批商出售产品到二批商或终端的价格,一批价和出厂价之间的差额就是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是经销商积极性的来源。

对于白酒投资来说,茅台的一批价是重要的风向标。这是因为茅台的一批价较好地反映了市场的供求关系,而高端白酒的景气度又是白酒行业的晴雨表。

而茅台的其他价格则参考性较低,比如出厂价和终端指导价是由厂家直接决定的,滞后于市场变化;而终端零售价和经销商彼此之间的调货价受多种因素影响,终端与终端之间的价差也比较大。

第三部分是终端体系,白酒终端体系除了我们常见的各种商超、专卖、酒楼,还有团购。白酒行业的团购一般是指政府或企业进行的批量采购,团购非常考验企业和渠道的政商资源,如果能利用得好,团购是企业品牌价值提升的有效方式。

了解了白酒的销售体系后,我们正式开始研究白酒的渠道模式。

按照主导力的不同,大致可以把白酒渠道模式分为三类:厂家主导模式、经销商主导模式、厂家与经销商合作共赢模式,我们分别来看。

第一种是厂家主导的模式,这个模式下厂家在销售体系中地位比较强势,它一般出现在2类企业中:

一类是品牌力强的企业,通常来讲,品牌重要性=消费者感知品牌价值-产品功能价值。这个差值越大,品牌护城河越深,对于强势渠道的依赖性就越低。典型如茅台的“小经销商模式”,后文详细介绍。

另一类是强调渠道掌控力,相信自己的帮助可以让经销商做得更好的企业,典型如洋河股份的厂家直控终端“1+1”模式,企业负责市场的开拓与维护,经销商逐步被弱化为配送商的角色。

第二种类是经销商主导的模式,这是白酒行业中最主要的模式,经销商负责当地市场的开拓与维护,厂家主要负责产品的生产和品牌的宣传,这一模式包括五粮液的“大经销商制模式”、口子窖的“区域总代模式”、伊力特的“买断式模式”等。在这一模式下,厂家可以通过强大的经销商迅速铺货,从而实现销量的迅猛提升。

第三类是厂家与经销商合作共赢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厂家一般会制定出某种利益分享机制,让经销商在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同时,能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这一模式的代表是曾让泸州老窖实现快速增长的“柒泉模式”,以及后来的“品牌专营模式”,另外还有五粮液部分中低端品牌的“制定合作模式”。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分别举例来说明这几种模式。

首先是厂家主导模式中茅台的“小经销商模式”。

茅台经销商的销售规模大都在3-10吨之间,前五大经销商的销量占比合计通常在6%左右,而且在增量份额上会对小体量的经销商进行倾斜,如此便保障不会出现体量过大的经销商。

这些小经销商在资金实力、营销能力上不如大型经销商,但是茅台品牌力足够强,这并不会影响茅台的销售。并且扁平化的渠道能实现更好的渠道控制和管理,实现渠道的精细化运作,加强厂商对市场的感知力。

茅台在选取经销商的时候,大都是找当地的商务、政务核心人群,他们具有强大的关系网络和社会影响力,容易引领消费趋势,这种方法与高端白酒的商业模式相契合,因为在上行下效的时代里,核心群体喝的酒才拥有高的社交价值,才有机会成为高端白酒。

这一模式在茅台打败五粮液、成就白酒之王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但是在茅台完成登顶、产品供不应求后,许多经销商开始大量囤货待价而沽,导致流通环节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对公司和行业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小商模式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如果是大商制,茅台将会面临怎样的乱象。

然后是洋河的“1+1”模式,这一模式下,厂家会委派业务代表入驻经销商,或者在经销商的辖区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这些办事处或分公司会直接承担市场开发、品牌推广的职责,而经销商只负责物流和资金的周转。

在新进入一个市场时,洋河会首选当地的优质经销商资源进行合作,同时也会培育二等经销商,实力强大的二等经销商可以随时取代一等经销商,弱者会被淘汰,如此来激励和控制经销商。

在这个模式下,企业能对经销商实现点对点的控制,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是所有渠道模式中最强的。通过庞大的销售队伍和经销商队伍,洋河实现了销售迅速地提升,从一家地方上名不见经传的小酒企,成长为全国第三的大酒企。

但是这样的模式也不是完美的,洋河在江苏以外开拓市场时,会在这些区域投入更多的费用,而江苏大本营的费用就少了,这导致地区间的白酒存在价差,而销售人员为了应对考核,会大量向渠道压货,进而引发渠道库存高、地区间串货、市场价格混乱等不良现象。同时,经销商的利润过低,在有其他更高利润的品牌时,经销商卖货意愿更低,从而给了竞争对手机会。

接下来是经销商主导模式,我们用五粮液的“大经销商制模式”来说明。

大经销商制模式是指,厂家以省或区为单位,指定实力强的大经销商来担任总代理,由其全权代理所在区域的产品销售活动,并协助厂家管理部分小经销商或专卖店,并由此形成不同层级的总代理体系。

在这种模式下,厂家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迅速扩张,因为大经销商通常具备完善的销售网络、强大的宣传影响能力,既能帮助厂家快速地导入空白市场,实现横向扩张,又能凭借不同层级的总代体系将产品下沉到市、县,实现产品的纵向扩张。

凭借这一制度,五粮液快速地实现了全国化,并在2000年左右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但是大经销商制度下,厂家对终端的控制能力较弱,市场窜货、价格混乱、品牌体系混乱的问题加剧,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市场占有率下降。

最后是厂家与经销商合作共赢的模式,我们用泸州老窖的“柒泉模式”来说明。

“柒泉模式”下,由泸州老窖销售团队和核心经销商共同出资建立柒泉公司,这个公司负责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销售活动,由原片区经理担任总经理,经销商担任董事长,泸州老窖直接对各地柒泉公司,后者负责各个品牌的销售,片区经销商则从柒泉公司提货。

这一模式将经销商与公司的经营结果绑定在一起,其销售积极性增强,而泸州老窖则在利用社会化资金扩张渠道的同时,降低了其市场推广费用,实现双赢。

柒泉模式推出后,泸州老窖的业绩随之快速增长,在推出当年营收增速即达到32%,而销售费用率却实现了下降,由其在2010-2014年间,泸州老窖的销售费用率均值为6.75%左右,比行业平均水平低5%左右。

当然这一模式也不是完美的,由于柒泉模式下主要靠柒泉公司进行各个品牌的市场运作,而不同的品牌间存在销量和利润率的差异,柒泉公司自然倾向于推广利润率更高、销售更快的品牌,从而造成泸州老窖品牌战略难以成功;另外,柒泉模式下经销层级多达4-5层,企业对终端的影响力低,对市场变化也不敏感,从而诱发战略失误。

可以看到渠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模式都由其利弊,认识了这些,我们就能更好地开展白酒渠道的分析,我们这里提出分析渠道的三个注意事项:

第一,渠道没有绝对优劣之分,最重要的判断这个渠道是否符合时代趋势、符合行业发展、符合企业的战略。商业永远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的,没有最好的渠道,只有最适合的渠道。

比如在大经销商制模式大放异彩的时候,也是白酒流通市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时代,此时仍处于卖方市场,厂商的重点是迅速铺开、抢占市场,大经销商制能让厂商以较小的资源代价迅速放量。

在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后,又恰逢国家调控白酒行业,行业景气程度下降,此时大经销商为了回笼资金,大量向下游甩货,造成价格倒挂,有些大商的出货价比五粮液的出厂价还低,如此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厂家和渠道利益,使五粮液的品牌形象受损。

又比如洋河采用1+1的模式固然强大,但是这一模式更适合中高端及以下档次的产品,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洋河希望能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在次高端甚至是高端档次打出一片天地,这个时候经销商的社会资源和积极性就显得更重要,而1+1模式下选出的经销商通常只是厂家的卖货郎,难以承担起产品结构升级的任务。

第二,分析白酒的一批价很重要,它反映了市场真实的供求情况,我们通过分析其变动情况,以及和终端零售价的价差,可以观察行业的景气程度和企业的渠道表现。

这里面最需要重视的是茅台的一批价,在公司层面一批价反映的是公司的提价空间和能力,在行业层面是判断行业景气度的重要指标。但是不是说一批价越高越好,过高的一批价说明行业投机氛围浓厚,市场存在过热的情况,不利于行业持久发展。

经验上看,茅台的一批价如果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的70%,则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同时,在一些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前可能会出现一批价的上升,这是由于白酒销售的季节性因素引起的,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一批价上升的主导因素。

第三,重视白酒企业的预收款,因为白酒企业大都处于产业链上的强势地位,经销商需要先打款后拿货,因此预收款是判断企业业绩的领先指标之一,在剔除季节性因素后,如果企业的预收款趋势性下降,则可能是企业业绩下降的预兆。而如果行业层面也出现预收款的趋势性下降,则这可能是行业景气度下降的预兆。

综上,白酒股的长牛背后是酒企的基业长青,是人人可见的高ROE与持续的成长能力,由果索因,我们进一步探究其在产品端的天赋异禀、品牌端的久久为功、渠道端的顺势而为。

抛砖引玉,希望团队的倾心之作能够让您有所收获!点赞、在看、转发三连是最好的支持哦~

(0)

相关推荐

  • 掉队的洋河,还要痛多久?

    ©读懂财经·消费组原创/出品 作者 | 郑鹏超 编辑 | 武亚玲 "茅台有品牌溢价.洋河有渠道溢价",可见当初行业对洋河的渠道评价有多高. 凭借营销铁军,洋河如愿三甲,不仅于201 ...

  • 2020「酒酣」之年:夕阳产业的暴利逻辑

    2021-01-02 15:10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趣识财经(ID: qscj2018),作者疏狂,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酒是陈的香",历来被白酒界奉为圭臬. 而眼下这份& ...

  • 从洋河新品上架,看酒界「三国杀」

    趣识财经 趣谈财经百态,识悟商业心经.6小时前 沉寂已久的洋河,终于有了大动作. 11月24日,洋河"梦焕晶彩"梦之蓝水晶版高调上市,给酒界带来了不小震动. 用洋河南京大区总经理张 ...

  • 【招商食品 | 专题分享实录】五粮液VS老窖:价格共赢,竞争错位

    本篇是招商食品3月21日进门财经路演纪要,具体内容欢迎观看<价格共赢,竞争错位--五粮液.老窖对比深度>(https://net.comein.cn/roadshow/home/45499 ...

  • 研究 | 五粮液能否走出茅台阴影

    "五粮液一度忽视超高端产品." 研究员:Aspirin 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 五粮液起源于唐代重碧酒,于1909年正式得名. 五粮液拥有着全国数量最多.持 ...

  • 市占率不足20%,烟酒店遇冷,谁在阻挡酱酒入苏?丨一线调研

    酱酒入苏遭遇渠道"瓶颈" 文丨酒业家团队(ID:jiuyejia360) 在浓香一向强势的江苏白酒市场,酱酒正与浓香白酒上演一场精彩的攻防战. "去年完成了1.5个亿的销 ...

  • 【独角兽研究】ST舍得基础认知报告

    独角兽智库 产业研究第一智库 独角兽VIP会员俱乐部招募 1.核心股研究逻辑报告:2.宏观.行业政策解读:3.每周策略语音路演:4.每周行业专家.首席分析师行业沙龙:5.不定期线下沙龙聚会:申请加入需 ...

  • 万丈红尘三杯酒 千秋大业一壶茶

    酒是火做的水,茶是土做的水. 红尘中纷纷扰扰的事情,在三杯两盏淡酒里谈过;世上任何的霸业雄图,午后一壶茶里消磨. 茶是一种生活,酒是一种生活.都是生活,即使相差太远,也有相通的地方. <望江南· ...

  •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斧头

    大圣的小宇宙      第418篇原创文章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没有什么事儿是一场酒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再来一场 文/ 大圣 公元960年大年初三一大早,赵匡胤从宿醉中被人叫醒. 掌书记赵 ...

  • 酒茶文化的碰撞: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酒茶话人生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酒为豪情,茶为修行.酒为武士,茶为雅士. 酒入愁肠人犯浑,茶香醒脑人智清. 酒醉沉沉百态来,茶醉静静浮躁出. 喝酒是自我,自醉,喝茶 ...

  •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茶是一种生活. 琴棋书画诗酒茶, 每一样都是生活的一面, 每一样都是生活的投影. 酒是火做的水, 茶是土做的水. 万丈红尘三杯酒, 千秋大业一壶茶. 爱茶的人, 更懂得生活. 茶叶与水的融合, 形成独 ...

  • 万丈红尘三杯酒 千秋大业一斧头

    万丈红尘三杯酒 千秋大业一斧头

  • 多元艺术家柳春水作品: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柳春水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天津市河西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天津电视台<走进彩墨空间>     ...

  •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好文!)

    人世纷华,满眼是沙,物欲纵横的时代,如何才能保持自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灯红酒绿.金钱美女.香车豪宅.高官厚禄的诱惑无处不在,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比比皆是. 经历过风风雨雨沧海横流后 ...

  •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茶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浮沉时才能品味出茶叶清香;举放间方能凸显出茶人风姿;懂得浮沉与举放的时机则成就茶艺. 你喝茶喜欢哪种类型?对此,余不假思索地回答:平时以饮铁观音为 ...

  • 山水印|竹林野茶: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山水印:挖掘丽水老底子食材,传承丽水技艺,将竹林野茶发扬光大.打造中国生态产业链第一茶品牌 --山水印 什么是山水印竹林野茶? 环境 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 庆元县 森林覆盖率高达86% 口感 与竹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