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丹青】纪念历史上著名书画家文同诞辰1000周年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恳亲问祖,分享最新资讯、传播文氏文化、弘扬优良家风、传递家国情怀!

纪念文同诞辰1000周年

编者按: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用到“胸有成竹”这句成语,大概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句成语出自于咱们文家——北宋著名画家文同画竹的至理名言:“画竹先得成竹于胸中……”,后被衍化为成语“胸有成竹”或“成竹在胸”。今年是文同大师诞辰1000周年,我们将陆续推出关于文同大师生平的文章,并筹划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谨纪念这位伟大的画家。敬请大家期待与参与。

文同 像

文同(公元1018年——1079年),字与可,四川盐亭人,北宋著名画家,皇佑年间进士,历任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和陵州、洋州知州等职。元丰初,在赴湖州知制任时卒于途中,故有“文湖州”之称。

绵阳文化学者刘泰焰《文同评传》一书介绍: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10月,文同调赴陕西洋州任知州。洋州城北有篔筜谷,茂林修竹,文同暇日常携妻来此悠游,观竹、画竹,品尝竹笋,“自谓偷闲太守,人呼窃绿先生”。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都常年在竹林里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就跟没事似的。

文同像建设地点位于文同故里社区麒麟山山顶,地势平坦开阔,居高临下。像高10.18米,寓意文同出生于公元1018年;文同像基座分两层,第一层高2.017米,寓意文同像建于2017年;第二层高0.61米,寓意文同享年61岁。雕塑材质及工艺采用砼直塑,外饰白色氟碳漆。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对竹子作了细微观察,比如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光影……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他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正如《宣和画谱》所评:“与可工墨竹之画,非天资颖异而胸中有渭川千亩,气压十万丈夫,何以至于此哉!也正如苏轼所言:“文同的墨竹是'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的”。

文同不仅是当时著名画家,还是著名的诗人和文人,同时他又是著名的书法家,擅长篆、隶、行、草各体书法。他的诗、书、画和画论等等诸多方面的高度,不仅影响了未来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等人,也为苏轼真正建立完整的“文人画”理论体系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文同高风劲节,为官清正,又泰然处世,笑对人生。他经常借画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人品学养。文同一生爱竹画竹成癖,主张要“胸有成竹”,运用墨色的深浅浓淡来描绘竹的各种状态,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对中国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创了“湖州竹派”,墨竹逐渐成为中国文人画的一个重要题材。《墨竹图》即其传世杰作之一。

《墨竹图》

文同生平年鉴

北宋天禧二年(1018),文同出生于梓州永泰县新兴乡新兴里(今四川盐亭县永泰乡文同村)。今文同村《文氏族谱》云:文同“生于北宋真宗天禧元年丁巳五月二十三日寅时”,可作异说。

皇祐元年(1049)春,文同登进士第五。

皇祐二年(1050),赴任邛州(今四川邛崃)军事判官。文同赴京师应试和自京师往邛州,或行蜀道,经汉中。

皇祐六年(1054),自邛州还京,当行蜀道。

嘉祐五年(1060)冬,通判邛州,顺道静难军(今陕西彬县)省亲,经汉中入蜀。

治平元年(1064),丁父忧服除,经蜀道入朝,初识苏轼于凤翔(今属陕西)。旋返蜀为官。

熙宁三年(1070)三月,丁母忧服除,过利州(今四川广元),经汉中入朝。次岁归乡,赴知陵州(今四川仁寿)任。

熙宁五年(1072)闰七月,自知陵州任调知兴元府,有《谢知兴元府启》。

熙宁六年(1073)三月十八日,自彭州(今属四川)到知兴元府(今陕西汉中)任。上《兴元府谢上任表》。九月,作《奉诏祷雨祭中梁山文》,为民祈雨。冬,上《奏为乞置兴元府府学教授状》,提倡教育,重视办学,请求以司理参军潘行为府学教授。

熙宁七年(1074),上《奏为乞修兴元府城及添兵状》,整顿治安,为民除害,使汉中出现“风俗浸改,向学为多”的良好局面。八月,上《奏为乞差知洋州一次状》,请求兴元任满后差知洋州。

熙宁八年(1075)夏,罢知兴元府,归永泰故里。十月十三日,到知洋州(今陕西洋县)任,有《洋州谢到任表》。

熙宁九年(1076),上《奏为乞修洋州城并添兵状》及《论官场榷盐宜预为计度状》,除榷茶、榷盐之弊;经营州城北筼筜谷,修筑披锦亭;吟咏守居园池,苏轼、苏辙和鲜于侁俱有和诗,使洋州守居园池“备极兰亭、曲江风味”。苏轼于密州诸暨(今属山东)《和洋州园池三十首》(元丰七年又重录与人),后密州、洋州均镌刻苏诗于石。

熙宁十年(1077)五月二十三日,在洋州开化院观古柏,题壁曰:“来观古柏。丹渊客丁巳五月二十三日题。”人称其为丹渊先生,后人因名其诗文集为《丹渊集》。秋末,被授司封员外郎,仍加轻车都尉,散官如故;因论茶事与使者不合,解洋州任,冬赴京师。

元丰元年(1078),在朝,判闻登鼓院。以所画《筼筜谷偃竹》寄赠在徐州的苏轼,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十月,除知湖州(今属浙江),神宗召见,建言二事。其一曰:洋州与关中州县间地形复杂、辖区交叉,匪盗易形成势力,“请置吏于五丈原”,或使“骆谷与华阳镇相援”,以抵御盗患,护卫蜀中。神宗允诺。

文同死后葬在梓州永泰县新兴乡新兴里(今盐亭县永泰乡)。解放前其墓尚存。上世纪八十年代,盐亭县重修文同墓,以资纪念。

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一,赴湖州途中病卒于陈州(今河南淮阳)宛丘驿之宾馆。噩耗传至汉中,“梁洋之民悲思焉。”宋人南胜《重修州治园池亭榭上梁文》中有“虽横湖多花竹之奇,独披锦据园林之秀,自丹渊去后,谁为主”之叹。据明、清、民国时汉中、洋县地方志记载,文同一直入祀洋县名宦祠。

七月,苏轼在湖州作《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曰:与可“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元丰三年(1080),文同子朝光等护送文同灵柩西归,于元祐九年(绍圣元年,1094)二月葬于故里。

戊戌季春 志雄整理于衡山观湘楼

热门

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