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锭子理智看待
錾刻铭文是当时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用签字画押的方法,表示对经手的银锭负责。正因为这样,却成了我们今天鉴别真假银锭的重要依据。历代铭文有其特点,各个历史时代银锭上的铭文都与当时的货币经济紧密相联,与当时政 府用银为货币的历史相一致。
银锭,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货币。至清,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重量不等,因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又称银两。
重量,银锭重量一般分五十两,二十五两,十两,五两和一两等数种,多见的是五十两的银锭。银锭的铸造重量在清代前无统一标准,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衡制,古代银锭的重量,与当时的度量衡制是吻合的,但银两代表的重量却不同,如唐代一两为42克,宋代为39克,元代为36,6,明代为37克。清代一般在34到38克之间,清代和民国银锭在重量上基本统一为五两,十两和五十两3种,五两以下为散银。
前些年,钱币收藏者较为关注的都是“袁大头”、“龙洋”等我国传统机制银币,对明清银锭的投资收藏则不太重视。可近几年来峰回路转,明清银锭开始受到了广大钱币收藏者的关注。明清银锭因材质珍贵等原因,本身就具备了很高的保值升值功能,加之其悠久的历史和较少的存世量,更是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尤其是2007年春季以来,明清银锭升值速度加快,在收藏市场里,六七年前只卖两三千元的浙江、四川或山西等地的清代私铸十两银锭,如今涨到了一两万元;原先只卖二三万元的清代私铸五十两银锭,如今涨到了六七万元以上;特殊的官铸五十两银锭精品如今更是涨到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以上的高价。
自明初开银禁后,物价多以银两计算。从以银表示的金价、米价、绢价看,明代白银的购买力大大高于宋、元时期。宋、元时,金一两约合银十两三钱左右,明时为六两四钱七分;宋、元时江南米一石约值银一两八钱四分,明时仅九钱四分多,宋、元时,绢一匹约值银一两五钱七分,明时仅六钱。按此价综合计算,明代白银的购买力约比宋、元时期提高一倍左右。但明代仍无银币。作为通货用的白银,主要是铸成两端翘起的船形银锭(银元宝),银条和码形的银锭都少见,小额交易则使用碎银。元宝银锭大小不等,大元宝一锭有重至五十两者,也有重二十两的。其上有铸造地点、重量和银匠姓名等文字。小锭上的文字多少不一。银锭和碎银的重量不划一,成色也各有差异,每次支付时都需秤称分量和鉴定成色,多有不便。
如今金银锭不仅得到了国内文博界的关注,民间收藏金银锭的爱好者也是层出不穷。“古代金银锭没有铸造规范,常常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恰恰在这些简洁含蓄的背后隐藏着很多故事。”收藏者们觉得这就是金银锭的魅力所在,更何况还有诱人的市场价值。
银锭,这种承载着悠久货币文化和历史的古代钱币,虽然已经退出了商业舞台,但它现在的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银锭是经由银匠之手铸成,因此每一件银锭都是独 一 无 二的艺术品,现今存世的古代银锭,非常稀 少,而铭文锭更是不多见。如今,古代银锭作为一种珍贵的收藏品,被各路专家学者及收藏者们争相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