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如何把拳打透?
2009年5月30日 晴
今早站桩52分钟,有一点体会,觉得当两脚踝紧张且能用上劲的时候,腰特别松,就是放在一个盘子上,没必要用劲了。感觉用“懒洋洋”这个词来描绘站桩过程中一瞬间的轻松感到很恰当,很传神。
试力时不妨先体会一下站桩的感觉,然后再试,带着桩味,觉得很好,感到两手在推水一样。
盘架中有夹腋的毛病,张哥给我调了调,觉得肘一旦外撑就好了,而一般的拳书上总强调松肩沉肘,沉实一种感觉,外型上仍要外撑;膝也是如此,外掰是形,内意是向里裹。
晚上练24式,张哥看完之后道,“你以后要往掤劲上想,每一招每一式,都要把它撑圆了。不仅两臂撑圆,而且要含胸拔背,把躯干部也撑圆。”
我做了个撑圆的野马分鬃,张哥道,“对,就这样。但这还是僵劲,要放松把掤劲练出来。另外,要注意三尖对应。”
三尖对应,黄师多次讲过,在我心中这也是最简单不过的要求,可一旦付诸实践,还是错误不断。看来,练拳不是一个人练的事,要想练精,非有人指点不可。
说起松腰,方老师盘了六年架才开始放松,并不是一下子就松开了,而是一节一节松开的,有一个过程。张哥也练了三年的架,然后又跟着黄师站了半年的桩才逐渐松开。据张哥说,松腰之后会发现人体以腰为界被分成两截,身体的上半部很灵活,圆转自如。
黄师冲拳能打成100%,张哥能打成80%。所谓打成,就是把劲打透了,感到拳比身体重,拳头带着身体往前跑。
2009年5月31日 晴
晚上在阳子湖畔站桩,人来人往,起初感到颇不自然,有点别扭,慢慢地,也就不在乎了。当站到50分钟的时候,感觉双肩离头越来越远,腰和髋骨整体下坠,腰间向后绷。
桩后,听张哥讲拳,忽忽两个小时过去了。
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中所写仅是作者本人的感受与感悟,而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所以看书对习拳帮助不大,至多略作参考。习拳本旨上是以己身为沃土,来培育一点虚灵,而身体的感受只是拳道的催化剂,虚灵还要从虚无中求得。
二、74式一月练一次足矣。前两年,他也是大成拳与太极拳一块练,结果进展很慢,原因在于74式的劲不顺,是横身法,不适合初学者。如果74式与大成拳一块练的话,会产生抵消的效果。
三、明师的作用。所谓明师,不在于教你多少东西,而是在你习练的过程中,不断给你指点迷津,让你清楚自己目前的走向是对还是错,在关键的时刻给你捅破那层窗户纸。
四、自然。拳道修到最后,发现简单的不得了,就一个自然。当他出劲之后,又重习太极拳,忽然悟到,这不就是走路嘛,平常行路,那就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