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我们的内在驱动力?

今天是日更的第28天   鱼堂主/文


是什么促使者我们去做事?--《驱动力》300天阅读计划--003天。

《驱动力》

关于作者

丹尼尔·平克;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商业思想家之一。

TED大会演讲人,美国前总统戈尔及白宫行政部门演讲撰稿人。

《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快公司》和《连线》等知名杂志撰稿人。

关于本书

本书探讨了传统驱动力和第三种驱动力;

促使我们真正去工作的动力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投入到第三驱动力里面。

在奖励与惩罚已全然失效的当下,如何焕发人的热情?

本文从3个方面总结;

1,传统的驱动力都有哪些,她们有什么问题?

2,什么是第三驱动力?

3,如何使用不同的驱动力?

一,传统驱动力都有那些,他们有什么问题?


书中介绍了3种驱动力促使着我们的行动,

1,第一种驱动力:来自生物性驱动力; 人类以及其它动物饮食以止饿,饮水以止渴,交配以满足性欲。

2,第二种驱动力:来自外在动力; 做出特定行为时环境带来的奖励或惩罚。

3,第三种驱动力:来自内在动机; 我们想要主导自己的人生,学习并创造新事物,通过我们以及我们的世界做得更好的内在需求。

胡萝卜大棒

第一种驱动力:驱动力1.0时代;生物冲动。

在很久以前人类的行为都是以自身本能来驱动,生存就是最大的需求,和其它动物一样就是为了活下来。

第二种驱动力:驱动力2.0时代;寻求奖励,避免惩罚。

这也是传统和目前常用的驱动力,简单讲就是萝卜加大棒,你今天把这个完成了就可以拿到多少奖金,如果你今天做错了什么就要扣多少钱。都是线性的做出激励和惩罚效果。对有创造力探索型工作可能有破坏性。

第三种驱动力:驱动力3.0时代;内在追求

人本身有对美好事情的追求冲动,有去学习创造,去让世界更美好的动力。

这样的驱动力有什么问题呢?

只会在线性工作内容短期起作用,比如机械类劳作,明天包装多少分报纸可以得多少奖金,有着固定的循环,不用开创型工作中。

在一下非机械重复类工作,往往会为了奖励目标,只注重短期收益,追求短期增长。只做有把握或者已经稳定类的东西。

萝卜加大棒的7个弱点;

它们会令内在动机消失,

它们会令成绩下降,

它们会扼杀创造力,

它们会抑制善行,

它们会鼓励欺诈,走捷径短期行为,

它们会让人短期上瘾,

它们会滋生短视思维,

短期的奖励会激发人的动力,但是激发本身的频次和力度,只能不停的变大,不能停止,不能更少。人在这里面就会产生对激励上瘾,所求会越来越多。当有一天激励停止,那就没有其他动力让她完成本来的工作。

你让孩子丢垃圾,第一次丢5元,下次8元,在下次这种激励会效果会越来越低,出的激励底会降低吸引力,出的高只会让他对这个激励行为上瘾。当有一天不给这个奖金的时候,就丧失了吸引力,和本来一家人都要做家务的动力。

惩罚会扼杀第三本能驱动力,让受罚者更安心接受自己的错误。

书中举例;一家幼儿园,经常出现一些家长接孩子,迟到导致幼儿园每天要多花1个多小时才你闭园。后来幼儿园出了一项规定,凡迟到半小时的家长罚款10美元。结果万万没想到迟到的家长更多了,这里的惩罚行为里面把本来第三驱动力给挤走了,本来老师和家长都是关爱孩子都想在准时接到孩子,或者说都有这个潜在本能让家长守时,如果迟到可能会产生愧疚了这些想法,可是这个惩罚行为把这个道德行为变成了金钱交易了,那就变成了,我反正已经罚钱了。那你们帮忙照顾一下也是应该的。从而使得本来的动力就溜走了。

第二驱动力适应范围;

胡萝卜大棒也不是全部不好,只是比较实用于机械劳动:如果---那么 型奖励。

这类工作通常对机械重复有大量要求,尽管看得见摸得着的有条件奖励会破坏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但对于无聊的任务,这些坏处没那么重要,因为根本没有积极性可破坏。

第三驱动力适应范围;对创造型工作的效用底一些。

创作型工作适合:既然---那么 型奖励。奖励出现在结果之后。

在任务完成后提供奖励,就是你是根据自己动力完成了,特别好,因为你做的特别好;既然你把工作做得这么出色,我们来表示一下吧 。而不是在任务开始时说,你如果完成这个那么你就获得一笔奖金多少钱,创作型工作钱是工作顺带的结果。既然--那么 型奖励尽管使用起来需要技巧,但它对非重复性工作的危害!没有,如果--那么 型奖励大。

你是属于那种型的人群呢?I型行为还是X型行为;

I型人先追求内在动机,自由,挑战,担当是主要动机,拥有其他更好处也不错,只是顺带奖励。

X型人容易被外在动机而非内在欲望驱动,更少关注某个行为的内在满足感。但奖励是主要动机,如果拥有更深层的满足感当然更好,但只排在第二位。

第三驱动力

什么是第三驱动力,如何使用第三驱动力?



在今天这个创造力的时代我们该怎样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呢?答案就是第三驱动力。

第三驱动就是我们工作除了萝卜加大棒之外,我们本身就有把一件事做好的欲望,而这就是内在的驱动力。

对这个解释有一个案例可以证明,在1995年有人给你说两个百科全书,并让你预测2010年那个会成功,一个是来自当时已经做出Windows95盈利的最大微软,提供最好的编辑和资金,最好的项目经理来确保进展,另一家不是那个公司,只是又一群爱好者共同完成。这里编写者没有一分钱工资,无偿劳动并且在网上免费呈现。现在你考虑一下那个会成功呢?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维基百科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而且没有资金,没有专业资质,而且都是义务付出。

这个是为什么呢?金钱,利益当然重要。可是人的动力不仅仅是金钱和利益。这群志愿者而言她们的驱动力不是外部的奖励和惩罚。而是发自内心的驱动力。

当我们具备第三种驱动力的时候,能够主导自己的人生,我们喜欢学习并创造新的事物,发自内心的希望世界变得更好。自发的驱动,调动自己的积极性,那岂不是完美的事情。

第三驱动力这么好要怎么去调动起来呢?

要让自己的驱动力激发出来,就要有创造能激发第三驱动力的环境。

要怎么做,作者说了3点,自主,专精和目标。

☞ 第一自主;比较好理解,就是我的事情,我做主。

为鼓励它所带来的高水准表现,首先需要达到自主的内在需求。人们需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和谁做以及如何做上能自主。

自主的感觉能够对个体行为的表现水准和态度施加强大的影响力。

这个时代不需要更好的管理,它需要自我管理的复兴。

☞第二专精;想把事情做的越来越好;

控制带来的是服从,自主带来的是投入,你是不是处于最兴奋,最令人满意的心流体验之中?达到心流不仅仅是一段时间的事情,而且应该作为生活规范,为了实现专精保持,聚精会神的神情。

所谓心流状态,就是指当所面临挑战和能力恰好吻合时所产生的最佳体验。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仿佛时间就在一瞬间。我们一般什么时候会有这个状态,和好朋友聊天

,玩游戏的时候,当游戏的难度恰当有难度,专心思考一点又能完成 。我们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通关的时候,这个状态就是特别好的心流状态。只有做比我们能力高一点点的事情,努力跳一下还能完成,才能激发我们心流状态,或者说最容易调动积极性。

以心流为中心的工作方式还有什么办法呢?

作者给出一个方法,就是把工作当成玩乐,

马克吐温在《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二章写到。

汤姆接到了一个无聊的任务,把波莉姨妈 75平方米的栅栏刷成白色。这项工作一点都不能让他兴奋,“生活对他来说太乏味了,活着仅是一种负担。”

就在汤姆正要灰心绝望的时候,一条“聪明绝伦,妙不可言”的妙计涌上心头。他的朋友本漫步到他面前准备嘲笑他的时候,汤姆做出了很疑惑的表情。他说,把颜料涂到栅栏上不是苦差事。它是一种特权,是一种内在激励方式。这活儿看起来很诱人,当本问他能不能亲自刷几下的时候,汤姆拒绝了。直到后来本以自己的苹果作为交换,汤姆才给了他刷栅栏的机会。

换言之,奖励有时候很奇怪,它就像对人的行为施了魔法:把有意思的工作变成了苦工,把游戏变成工作。它通过减少内在激励因素,让成绩创造性甚至善行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接倾倒,我们称之为“汤姆索亚效应”。

☞第三目标;超越自身的渴望。

寻找目标是我们的天性,有目标和没有目标调动起的积极性也是不同的。

目标也分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外在目标包括,金钱,名利等以利益为导向的目标,内在目标,就是愿意帮助他人改善生活,愿意让人更好的成长,这些目标是发自内部。

事实上只有内部目标才能更长期的带领我们内心。如果只是追求外部目标,当有一天我们实现以后。可能没有想象中的好,我们反应可能是目标还不够大,需要更多的钱和地位来认可。越追求心里越空虚,最终走向不归路。我们最终还是要有自己的内在目标,建立更好的世界,主导我们的生活,延展我们的能力,让生活更有意义的深层欲望。

我们思考问题也不只是,如果我赚1000万,那么我会很开心。

而是改成既然我要为家庭而努力奋斗,那么我就全力以赴吧。

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驱动力》分享的内容;

我们在总结一下,我们已经不再只是满足萝卜大棒或者生存驱动的人,我们天生就已经有追求把事情做好的内在动力,要想激发这种驱动力要做到,自主,专精,和目标超越。我们可以自主的做什么,和谁做,怎么做的自主行为,还要把事情做专精,要想专精就要激发进入心流状态,做一些稍微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把工作当成玩乐,并且不仅仅以利益推动自己,我们还有改变世界变得美好,帮助别人的愿望。

希望你也是在自己的驱动力去努力奋斗的!!!!

今天的文章对你有用就点赞支持一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