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怎么了?
导语:不知道为啥昨天合成大西瓜又冲上热搜了,自从合成大西瓜这游戏开源到了 GitHub,网上就多了不少有意思的变种,那个反向操作的合成小芝麻玩起来也挺带劲的。不过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搜索引擎中的搜索这件事。
在移动互联网当道的时代,再也不是一个小小的搜索框就能框住整个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的入口变得多元起来。
但随着搜索引擎市场的固化,以某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巨头们的鼎立,就出现了搜索引擎已死的说法,但我却不这么想。
我以前也给大家安利过不少小众的搜索引擎,不是它们能替代某度这样的巨头,而是它们要么搜索更垂直,要么呈现搜索内容前进行了技术筛选,剔除掉了无意义的搜索杂音。
毕竟无论时代怎么变,信息爆炸的局面是一直存在的。
将死的搜索引擎
我想之所以会有搜索引擎已死的说法出现,无非是两点。
一点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相比以往变得更多更杂,而一个个应用软件或平台(App)的出现分割了这些信息(有的平台出于各种原因不允许搜索引擎抓取),进而出现了信息孤岛。
与此同时我们的搜索需求并没有减少,虽然仍是通过搜索引擎去寻找答案,却并不像过去那样停留在搜索引擎的小框框内,而是遍地开花。
比如去知乎搜问答,去微博吃瓜,去购物平台找商品,去贴吧灌水摸鱼等等,App 越多,搜索行为越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信息噪音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也就更不满足于过去的那种搜索形式。
所以才会有疲于往返在各个平台的人想着搜索引擎已死。
另一点则更为直接,搜索引擎背后对标的是流量,而在当今这个时代,庞大流量和暴利画上了等号。
最初搜索引擎收录内容,为网站提供流量,这是它的本分,引擎方和网站方更是平等的关系,但自从搜索引擎尝到了流量的甜头(有意的就让我想起遗传给 360 流氓属性的 3721,以前的文章有提过),这平等关系就开始不对称了。
以搜索引擎排名机制为例,从最开始的无差别把搜索内容提供给用户,到以一定的逻辑有序的呈现内容,排名先后的决定权掌握在搜索引擎手中,这就给用户带来了真假难辨的广告糊屏现状。
讨好金主,还是讨好用户,取舍之间被消费的只剩下我们这些无辜的韭菜苗,更在搜索引擎有意的拱火和无意的放纵下,准确搜索有用的信息成了难事。
搜索引擎的价值在消费我们的过程中消耗殆尽,这可能是搜索引擎已死的又一种考虑。
搜索引擎简史
搜索引擎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随着信息量的指数增大,被分成了四代。
如果要说搜索引擎的鼻祖,公认的是 1990 年出现的基于 FTP 服务器的 Archie,而真正的 Web 搜索引擎应该还是 WWWW(World Wide Web Wanderer)。
但 WWWW 只是收录了网址,并没有提供跳转的服务,所以第一代的搜索引擎就是个存放网站网址以及标题的目录,各大搜索引擎的区别其实是由人工编辑时认知不同所产生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可以不局限于网站标题产生标签,迎来了文本检索时代。
人们利用第二代的搜索引擎可以初步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受限制的仅仅只是提供搜索引擎方数据库的容量。
但第二代的搜索引擎也很局限,反馈给用户的搜索结果跟用户搜索内容有直接关系,它更像是一个超大的文本检索器,返回给用户的是包含关键词的清单,但真正效果如何还需要用户进行下一步是筛选。
1998 年成立的 Google 率先突破了这个局限,在 Google 的带领下,人们进入到了整合分析的时代。
用户搜索关键词,搜索引擎再将反馈回来的数据智能整合成一个门户网站的界面,一个个外部链接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信息世界。
这时的搜索引擎已经利用技术开始为搜索内容进行排名,用户可以根据搜索引擎的分类轻松的获取信息。
在搜索模式固定的前提下,提供搜索服务的公司开始打磨自家产品的用户体验,一句话,以人为本。
所以出现了现在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第四代搜索引擎,所有的搜索引擎都在努力实现一件事,精准的通过关键词来判断用户的真正查询目的。
换句话说,是不让用户再次筛选,把精筛过的高相关的内容之间送到用户跟前。
而同时代背景下移动设备的普及,又给这一代搜索引擎带来了新的问题,怎么打破信息孤岛,怎么应对不同的搜索场景。
现在可能还处在这一时代的末期,率先解决问题的公司,可能会成为这一时代最后的赢家。
也有说第五代搜索引擎是基于物联网生态圈的搜索,不过这个有点破圈了,我们今天就不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