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印刷趣谈之十: 金文石刻, 雕刻技术持续发展 ; 无墨压印 , 盖印封泥汉瓦秦砖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作者:张树栋 张耀崑 题字:王树明
编辑:赵志忠
金文石刻 雕刻技术持续发展
无墨压印 盖印封泥汉瓦秦砖
编者按:一部《古今印刷趣谈》,让我走进八十五岁高龄的淮镇籍老乡,张树栋先生的印刷史学和他的精神世界中。翻书灯下,受益匪浅!张树栋先生现居北京,其原籍是河北省献县淮镇东刘庄村,他是中国印刷史学的著名学者,其著作等身。作为乡贤张树栋先生虽身居京华,心系家乡,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家乡捐款,助力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此书为张老先生的封笔之作,征得老先生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开始将全文刊发《古今印刷趣谈》。张老先生以中国的印刷发展史为线,将中华传统文化从远古至今贯穿起来,其中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说、趣事等。阅读《古今印刷趣谈》一书,我们从书中或许能得到启示,我们淮镇是全国重点镇、河北省重点小城镇,又是千年文化古镇。梳理淮镇文脉,整理淮镇文化,创建文化淮镇,构建中国·淮镇。我们需要精神动力,寻找文化之源,那就请大家继续关注“诗眼看世界”,在淮镇籍学者张树栋的《古今印刷趣谈》一书寻找答案吧,让我们为构建中国·淮镇而共同助力!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手工雕刻与转印复制技术,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拍印和树皮布印花之后,历经商朝的甲骨刻辞,周朝的金文模铸,战国的凸版印花,秦汉的碑文镌刻、盖印封泥和砖瓦模印,工艺技术日趋成熟。至此,印刷朮雏形已具,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造纸朮一旦成熟,以纸为承印物的“雕版印刷”便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指日可待了。
金文石刻 雕刻技术持续发展
中国的金文与石刻,始于殷商而晚于甲骨。其中,金文盛行于周,石刻始兴于秦。二者,尤其是后者,对手工雕刻技术的提高和造就为数众多的雕刻能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金文是范模翻铸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常载于各种彝器、乐器、兵器、度量衡器、铸币、铜镜和金属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上载文最多。手工雕刻技术发展到金文范模翻铸,较之甲骨刻辞有了很大的进步,对手工雕刻与转印复制技术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钟鼎彝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有刻有铸,从工艺技术角度说,铸比刻难度要大得多。原因是铸需要先制范,且铸造出来的质量取决于范的好坏。只有范制得好,范上文字的笔画深浅适度,体式规范,铸造出来的文字才能达到预想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朝模铸铭文,有的是一字一范,由一个个单个字范拼成全文之后铸造的。例如,公元前七世纪铸成的《秦公簋》就是用单个字范拼排成完整版面之后铸造的;现存东周齐国的《陈曼簠》两个拓片下面的三个字反正不同,而其余的字又完全一样,显然二者原出一范,因下面三字损坏不得不补刻而于排版时排反所致。郭沫若在仔细观察这两件拓片时发现了这一现象,并批注说:“二铭除下列三字外实出一范。下列三字,第二器均反书,而簠、逸二字异位。盖范损,下列另铸一模,压时误反也”。
周朝始创用单个字范拼排成完整版面后再行翻铸的铸字技术,对后世活字印刷、尤其是金属活字印刷的发明理应有所启示。有人把它看作 是活字印刷、尤其是金属活字印刷的先驱,是有一定道理的。
石刻,又称刻石,是在石头平面雕刻文字或图像的工艺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起源早,而且应用时间久,至今仍在广泛应用中。现在能以见到的最早的石刻是周朝刻制的石鼓。石鼓之外,早期的石刻还有秦朝的《诅楚文》。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之后,东巡刻石,用以宣扬、歌颂自己的功德和业绩,刻石之风才逐渐兴盛起来。
古代石刻,从形体看,秦朝之前多为圆柱形,叫做“碣”;汉朝之后,形体由圆变长,叫做“碑”。汉朝之后碑刻盛行,迄今不衰。石刻的兴起,对造就更多的雕刻能手和推动雕版印刷中刻版技术的成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早期石刻最负盛名的是汉灵帝熹平年间雕刻的“熹平石经”。熹平石经的雕刻,不仅在手工雕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儒、释、道教 经典雕刻之先河,而且直接导致了“拓印朮”的发明,为尔后的“雕版印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墨压印 盖印封泥汉瓦秦砖
在应用广泛的雏形中的印刷朮中,于包括凸版印花在内的型版印花之外,秦汉以来的盖印封泥、模印砖瓦,均属于“无墨压印”。顾名思义,无墨压印是在没有转印材料的条件下,把印版(模版)上的图文直接压印到承印物上去的工艺技术。
印章的封泥盖印
我们日常使用的印章,通常都叫它图章。图章的起源很早,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印章,为我国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已经有了印章提供了实物证据。印章上的文字,有凹下的阴文,也有凸起的阳文,随时代及用途而异;印章上文字的书体,有古文、篆书、隶书、楷书,随时代和主人的爱好有别。但有一点是古今中外所一致的,即印章是作为印信,用来盖印的,属压印、复制朮范畴。在造纸朮发明之前,印章虽有用于缣帛之上者,但更多的是用来盖印封泥。自1822年以来,我国在四川、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封泥。这些封泥,最早的出自西周,最晚的为晋朝遗物。说明中国的封泥盖印始于周而终于晋。其用途,主要用于封存简牍、公文和信件。起封存和保密作用。
封泥的原料是柔软、光滑的粘性泥土。制作方法是将粘性泥土用筛子和水筛洗之后,制成澄泥浆,贴在需要封存的锁口处,待其将要干燥之时,用印章将图文压印在上面,起到封存的作用。古代的封泥,赖其为泥质,虽封尘地下数千年而犹存,为我们研究和了解历史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实物证据。
砖瓦的无墨压印
砖瓦的无墨压印,通常称它为模印。秦汉时期,模印广泛用于在泥土为承印物的砖瓦上复制图文。其中,作为宫殿、房屋、墓葬等建筑物上使用的砖瓦,更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出土文物显示,模印在砖瓦上的图文,多是与这些建筑有关的人名、日期和吉祥用语。例如,现存实物中有一块模印于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砖,上面印着“永平七年二月造作”八个大字,明确地记载着这块砖的制作年代。还有一块砖,砖上印着人和吉祥用语“广汉王,王大吉阳”。与砖铭不同的是,用作建筑飞檐的瓦上,则多印有龙、虎、飞禽等图形或美术图案。当然,瓦上也不乏与砖铭相似的纪念性用语。现存实物中,有的汉瓦上便印着“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等吉祥用语。
无论是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还是压印在封泥和秦砖汉瓦上的图文,都是模印上去的,模印用的“范模”上的图文都是手工雕刻的,而且是反向的。因为只有反向的图文,模印出来的图像才是正向的。这与印刷朮中将印版上的反向图文转印到承印物上是完全一样的。因此,自周迄汉广泛应用的金文石刻、盖印封泥和砖瓦模印,对印刷朮的发明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