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心畬的弟子画山水,养眼
“努力的天才”是国内颇具盛名的书法史专家——傅申先生给予江兆申一生的评语,说真的,光有天才就叫人称羡,加上具有一辈子努力的毅力,更令人动容。任何人想要在某一方面的成就,得“天才加努力”。
从一个只有高小学历的人,到最终成为一名美术史家、书画家、篆刻家、文章家、鉴定家和诗人,这是江兆申创造的人文传奇。
江兆申(1925-1996),字椒原,斋名灵沤馆。1925生于安徽歙县岩寺镇丰溪水畔。著名书画、篆刻家,中国书画研究学者,曾任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兼书画处处长。
在江兆申身上,最大的“伯乐”是在台湾的画坛上素有“渡海三家”之称的溥心畬。1951年,他在台北首次拜谒溥心畬,同年春节,正式叩首拜为师,成为寒玉堂弟子。
在十三年中,师生两人只谈诗文,未上画课。溥对江曾经说:“我没有从师学过画。如果把字写好,诗做好,作画并不难。”这也许是原因之一。
1963年9月,溥心畬因患鼻咽癌入院治疗。一天,江兆申前去探望,溥叫江兆申从自己身边的一个抽屉中,拿出一卷自己所画的山水手卷,让江兆申“好好看看”,约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江兆申将手卷收起放回抽屉中。溥心畬见此情景又说:“再仔细看看,不要放过每一个细处。”江兆申又再仔细看了一遍,并回答已经全部记清楚了。
溥问:“你看这张画染了几遍?”江答:“三遍。”溥说:“一共十遍。你的画只匆匆地染了一两遍,颜色都浮在纸面上,所以山泽枯搞,毫无生气,颜色不对,慢慢的我再教你。”这是溥心畬唯一的一次与他谈论画事。
江兆申谈到一生的绘画经历时曾说:“我只是慢慢地画,画不好仍然继续慢慢地画,就像一道淡淡的蜗涎,缓缓地横过阶际,其实再细想,我一生的遭际也莫不如此,何仅是绘画。”回头看去,自己一生际遇其实也只是一种“随缘”,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出的。
综观他的一生,无论诗、书、画、篆,先后都有不同的变化,也因如此,才能奠定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不幸的是,在七十二岁那年,再度旅游东北内蒙时,在沈阳接受鲁迅美术院的邀请,当他神采飞扬的阐述中国文人画的当刻,溘然长逝,为此,我们无法目睹他笔下的北国风光,留给后人无限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