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久:用文字码出沧州文化高地

    何香久:用文字码出沧州文化高地

                                 李金焱

位于沧州市北京路的文化大厦,因一项工程的启动,将在中国文化史上“拔地而起”,名垂青史。10月15日,《四库全书丛编》缮录培训班暨抄录工作全面启动。

盛世修典,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沧州市政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何香久任总编纂。《四库全书》,这部号称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已诞生了两位沧州的“总编纂”。

   一首歌,全国人民传唱10年

记者:您从黄骅县文化馆的创作员到成为国家一级作家,著作等身,学界称您是“九千万富翁”。

何香久:这个称呼是历史了,我现在的创作与治学成果已经12000万字。内容包括诗集、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剧本、学术著作。

记者:那您就是实实在在的“亿万富翁”了。

何香久:哈哈哈。

记者:还记得自己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吗?

何香久: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一首歌词——《7亿人民7亿兵》。7亿人民7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我们是攻不破的钢铁长城……1970年,15岁的我写的这首歌词,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配上了曲,被全国人民传唱了近10年。

记者:大器早成,一鸣惊人,您的文学天赋极高。

何香久:是碰大点碰上的。当时创作者少,上世纪80年代全国的文学刊物也少,我在全国的文学刊物上几乎都发表过作品。作品多次获奖,并被选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诗选刊》《散文选刊》年度佳作选,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西班牙语。

   一个会,上镜最多最接地气的“明星委员”

记者:2013年,您有了新角色,成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何香久:我是沧州市几十年来唯一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按人口算几率是700多万分之一。我深感责任重大,绝不能做“名片委员”“挂牌委员”。

记者:听说您在全国政协创了两个纪录:一是提案最多,二是百分之百回复率。还是媒体上镜最多的“明星委员”。

何香久:我每年都写10来个提案,是写提案最多的政协委员。我的提案是用“脚”写出来的,代表了广大基层群众的呼声,所以件件有回复。2016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应成为国家战略》,我从辽宁到福建,跑了大半个中国,行程几千公里。《取消津京冀长途漫游,实现通讯一体化》《建议取消京津冀交界处高速公路收费站》《农民工图书馆是我的“中国梦”》《农村危房改造》……提案写的是热点问题,全国很多媒体报道过。

记者:您扎根基层,您的提案有很深的“农民工情结”?

何香久:是。2014年,为完成《让农民工享受更多文化权益》的提案,我到北京一个桥洞下的农民工聚居点,与四个省的十几个农民工兄弟同吃同住3天,半夜睡在桥洞子下,冻得腿抽筋,被媒体称作“有真作为的政协委员”。

城市里的农民工有“两忧”:一是没保障。没有住房,没有医疗,也没有工伤保险;二是无法融入城市。永远都像看玻璃窗里别人的生活,自己却走不进去。他们最不满意的就是文化生活。我亲眼看到一个青年农民工,带着一本首尾页都已磨没了的《读者文摘》,书中每个故事他都能背下来……农民工走进了我的心里,再也走不出来。

记者:听说这一年,“两会”未开,您就成了“网红”,还被“人肉”?

何香久:我写了《给基层公务员逐步加薪》提案,被“标题党”炒作为“给公务员大幅度增加工资”。全国政协一次给我转来127封信。有支持的、但骂的多。这件事也有积极意义,就是让我深思人民公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两会后的第二天,中央调查组就来沧州调研,推动了公务员的加薪。

   一部剧,捧来“金鹰”“飞天”“五个一”

记者:您是怎么想到要写《焦裕禄》的?

何香久:2009年,我接到中宣部任务写焦裕禄。那时英雄主义题材不吃香。我当时没有签约,吃别人嚼的馍没味道,我要看看能不能闯出一条新路。

2009年10月,我第一次去兰考,看到焦裕禄的坟上有供品,就问“今天是什么日子”,陪同者说:“一年365天,天天有人给焦书记上坟。他是我们兰考人心中的神。百姓有了高兴的事,来坟上说说,有烦心事,来坟上哭一场。”一位去世50多年的干部,人民还这样纪念他,我坚信能写好!

记者:《焦裕禄》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好评如潮,斩获“飞天奖”“金鹰奖”。

何香久:写《焦裕禄》,我在兰考住了4个月。50多年前,大老粗式的工农干部多,焦裕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毕业生,他不仅上过大学、扛过枪,而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舞也跳得特别好,文章写得更漂亮。不是过去影视作品塑造的形象。他的爱人徐俊雅对女儿说:“你爸要是那么窝囊,我也不会爱上他。”我采访了焦裕禄身边的工作人员、亲朋、百姓128人,搞了11场座谈会,走遍了焦裕禄走过的所有地方,故事元素都来自采访。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来沧州审稿,在宾馆看了三天也哭了三天,眼睛红肿的她马上签了家属委托书。

记者:2012年9月18日,53万字的长篇小说《焦裕禄》问世,这一年您夺得“五个一工程奖”“三连冠”。

何香久:这是一部“男人书”,是一位县委书记的灵魂史章,一位人民公仆的人生传奇。书中还原了一个传奇的焦裕禄、一个坚忍的焦裕禄、一个英雄的焦裕禄、一个真实的焦裕禄。真实是文艺作品的生命。这本书和《永远的焦裕禄》《焦裕禄传》同时获“五个一工程奖”。

   一部书,重修中国文化“万里长城”

记者:《四库全书》号称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启动这项工程不仅要有学识,更需要胆识魄力。

何香久:这项工程在李铁映的倡导下立项,有关领导推荐了我。我研究《四库全书》30多年,出版过多部学术著作。

记者:您如何来修一代文宗留下的这部皇皇巨著?

何香久:我们重新增加了注、校,书法家抄录,扩大了编制版本。原来没有收录元散曲,现列入副编;收入了小说,扩大了内涵。

改革开放40年再出发!我们要修这部大书,共3600卷,10亿字。每册要做100多页的考证,至少是几万字。

第一批240名楷书体书法家已开始抄录,全书需2000名楷体书法家。届时,《四库全书丛编》将成为一本中国楷书大全,可入选基尼斯世界纪录。

记者:沧州巨变,从西部的“五馆一场”,到高铁、机场、出海口,作为文化学者和领导干部,您的创作和脚下这片热土的关系?

何香久:我们沧州人敦厚务实干大事,沧州的发展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折射。从荒凉到繁华,沧州的步子走得更快,我作为一名作家,灵感被沸腾的生活触动,激情被伟大的时代激发。

           人物档案

何香久,男,63岁,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沧州市政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

1970年 《7亿人民7亿兵》歌词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1989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1990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2年 长篇小说《焦裕禄》,《永远的焦裕禄》《焦裕禄传》3部作品同时获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30集电视剧《焦裕禄》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获“飞天奖”“金鹰奖”。

2013年 成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8年 任《四库全书丛编》总编纂。

40年之最

最开心的事:我没心没肺,没有不开心的事。平时忙忙碌碌不分年节,但哪天朋友来了,哪天就是过年过节,最开心。

最独特的教子秘笈:两个儿子从小到大没管过,也没批评过。孩子犯了错,就请孩子到饭店去吃饭。所以每请吃饭时,孩子都会问:“爸爸,我哪里又做错了?”

最在意的事:读者的认可。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微妙斋主人,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记者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