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熙亭文存之二十七散文篇:记历史的发展过程 ——给沧州市志办的信

  
郑熙亭文存之二十七散文篇:

关于“地情书”的话题(一)

前记

从1990年到2002年,我参与了河北省第一届修撰地方志工作,为编委副主 任、省志副总撰。分管市县志,分担政治类省志。手定河北省共产党志、政 府志、人大志、政协志等18部,从而熟悉了地方志这一特殊文体。现从日常 阅志稿手记中选出两篇,收入文存,作为纪念。
2009年6月

     

记历史的发展过程

——给沧州市志办的信
 郑熙亭
志书是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情书、国情书。
“不同于一般的史书, 不是一家之言,不是史料汇编、资料大全,也不是百科全书。”省有省的特 色,河北就和河南不同;地区之间也有特色,承德和邯郸不同,张家口和沧州不同;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县内也有差别,沧县运河西盛产金丝小 枣,河东就没有。黄骅县盐碱大洼,却有一个村自古长着“冬枣树”。所见已印行的一些志书,一个明显的缺憾就是平面化、概念化,这些“不同”不见了,市县特色不见了。有些县志简而明是不错,但你要查点有用的东西很难,时间、地点、什么人、什么事、怎么样这些过程没有了,活的东西没有了,全简掉了。有的几任书记、县长,最多的有六个人都写序,其实有一两个人写就可以了。如今的干部好名甚于古人。
我在沧州工作30多年,人熟地熟有感情。希望《沧州志》编得更好些。
最近我看到编写纲目,共计23篇、190章、数百节。逻辑性很好,按目录学要求无可挑剔,但篇章节题目都没有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等字样,大概是涵盖在“制度”、“体制”条目了。土地改革是民主革命的根本任务,从孙中山提出“耕者有其田”,到农民运动时期“打土豪分田地”, 再到1947年实行“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中国历史的重大变迁。而农业合作化则是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根本任务。人民公社虽然解体,但它是在历史上发生的,从1958年8月30日北戴河会议通过《决议》很快实现公社化,到80年代初期“联产承包”,人民公社在中国存在二十多年,怎么能够不立篇目呢?篇目好比人的眼睛,不见篇目,没有精神。至于立篇是立章节,要依总体设计而定,总之要见于篇目。另外,还有历次政治运动,大多数志书不立章节,只在文字中东见一鳞、西见半爪。有的只登大事记,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会给后人留下很多疑问。我们就是那么走过来的。应当尊重历史,不能割断历史、模糊历史。篇目不是框子,不是用框子去套材料,而是“量体裁衣”。总之,凡是重大历史变迁、历史事件,尽量在篇目上显现出来。
篇目发给大家看,征求意见,汇总起来,总撰作主,不开会讨 论,用那句名言“不争论”,当干部的有个习惯,“不读书好求甚解”,省志“共产党志”因为重要,篇目反复讨论,几易其稿最后也没完全统一起来,动手最早成书最晚。篇目也不要搞一律化。旧的方志的体裁,一般包含述、记、志、传、图、表、录 等。“述”指的是概述;记,就大事记,该 “记”的其他事情就少见了。就沧州而言, 比如:1947年“狂风暴雨打沧州”、民国初的“博施医院”、1957年副县长“白方玉回乡”,1979年“地方铁路地方办”,还有 “大化肥厂”、“南运河”、“大浪淀”、 “千里堤”等等,该不该单独作记?记也不见得要写多长,苏轼的《喜雨亭记》、《凌虚台记》、《石钟山记》、《文与可画竹记》、《钱塘六井记》等多种,都是几百字,千古留传。
志,可不可写金丝小枣志、鸭梨志、武术志、沧州狮子景州塔志,等等。传、图、表、录,有用的事情很多,见于志书的很少或者没有。主要是视野不到。记和志,可邀请专家写,附在篇章里,一定会给志书增添光彩的。
历史上的旧志书,大体上是按自然、社会、人三大要素来分篇目,我们目前通行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物,在逻辑上形成六七编 至多八九编。外地有的县志不设“大事记”,在志末设“大事索引”,或设 “大事年表”。有的用“概貌”和“县史述略”代替图片和概述。总之,各地在摸索和创造,不搞“死公式”一律化。好的篇目应是最能充分地表达地情。篇目设置要从地情的实际出发,不可与地情脱离,把地情框死。
你们设计的这个篇目:工业篇、农业篇,下设体制、结构、效益等, 不知这样能不能表述沧州工农业发展过程和本来面目?我记得沧州工业在解放前后只有泊镇和沧镇有点“基础”,泊镇有个火柴厂,其他就是铸造业。沧镇有个电厂、面粉厂、酒厂、鞋厂(手工业,纳鞋底)。50年代初搞 了个大窑厂,烧红砖,青砖房变成了红砖房。大跃进时期的“大办工业”一 哄而起,搞开关厂、捷地闸发电厂,很快下马。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五小工业,三就地工业,小化肥、小棉纺等等,遍地开花。张官屯小化工、李屯玻璃厂,效益好很快由穷变富,1974年召开10万人大会,批资本主义抓黑师傅,给搞掉了。50年代初期,沧州农业搞“一垦三改”(垦荒、改造低洼 地、改造盐碱地、改种高产作物)。1957年冬,改为大搞“水利化”,大种水稻。一个冬季,南运河两岸修成五级渠道100多万亩。结果运河没水,水稻变旱稻,耕地撂荒,次生盐碱,造成低指标瓜菜代,三年困难。1962年又 回到“除涝治碱”,大搞“排台改”(排水沟、台田、改造盐碱地),1973 年根治海河治得没了水,又改为“旱涝碱综合治理”。1975年以后,发展为打机井、三田建设几配套,搞小畦小背小垄沟,两密一稀种小麦,这是沧州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八三年推广河间“夏播棉”,提出“要发财,种两白”,棉花由50万亩发展到200多万亩。
1984年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地域商品经济大发展。再后来就是农业的现代化经营了。
我曾反复讲过历史是个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历史的观点。不知学术界能否认同。但我还是强调志书要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记述事物的发展、 变化过程。比如种植业,58年以前多是本地高粱,抗涝抗旱,农民有“舍爹娘、不舍高粱”之说,58年以后种多穗高粱,“千斤稻、万斤薯,多穗高粱七百五”,喂鸡鸡不吃,后来不种了。如今市场经济高粱又值钱了,茅台酒厂到黄骅县换高粱换不到。再说玉米,56年以前,是本地玉米,56年引进冀东大马牙,“大马牙、二马牙,要吃甜棒挨根拔”。六十年代引进杂交玉米,高产五百斤以上,现在是否又不种了?这些资料有用吗?有。这是沧州农业史,也是经验,付出了代价。记述下来,后人是有参考价值的。另外, 沧州地处黑龙港下游,以运河为界,河东盐碱,河西沥涝。从新中国成立那年起,生产救灾是一大任务。1949年建立生产救灾办公室,直到1957年。
1949年,全区开展“打野菜”、“一碗米”运动,开展副业生产。1951年冬发生献县四十八村万家寨灾民到政务院要饭,谢觉哉部长派人送回来,县长受记大过两次处分,上了《河北日报》。范寿三副专员督战四十八村,制定 “四十八村改观计划”。1953年大洪涝灾,1956年又是大洪涝灾,救灾办公室一直是庞大机构,包括民政、专社、银行、土产公司。这一项不知列在什么篇目。还有优抚代耕、转业安置,在1956年以前,一直是重要工作。抗美 援朝战争结束后,数万转业军人回乡安置,在当时是很大的问题,不知列在什么章节。不要把这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所作的工作,漏掉了。
关于资料来源,目前的做法,注重了采访口头资料、手写资料。更要注重报纸、期刊、文书档案、历史文献上有的东西,这是第一位的资料,是非常宝贵的。引用原文注明出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过程,要有“凭证”, 要“查证”,不能凭口头一说,不管是什么人说,只要有原始文字可据的, 就要先取文字。只是在没有办法取到原始材料的情况下,才采访口头材料, 一般应多访几个人。志书留给后人看,要给后人以信史。
 原载1997年第5期《河北地方志》 此次结集做了删节
【附记】《沧州市志》于2006年出版。主编孟庆斌。16开本,518万字,共4册。其体例之 精到,眉目之清析,记事之周密为本届修志之冠。

 郑熙亭:河北沧州人,原沧州行政公署专员,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6年开始发表诗歌、小说。主要著作有长篇历史小说《汴京梦断》(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东游寻梦—苏轼传》(东方出版社出版)、《大宋河山》(海南出版社出版),2010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三卷本《熙亭文存》。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