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配合默契的课堂,是最糟糕、最失败的课堂

【平湖一柱 第1574期 课堂教学】

【核心提示】课堂教学的这种“学生配合老师”, 让学生从学习的主角蜕变成配角,让本应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异化成为一种“配合老师的表演”,消解了学生个性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这种课堂,师生配合越默契,就越糟糕,越失败!


当下,听课评课时,常常听到不少老师这样说:“这节课真好,师生配合默契……"

在很多教师的观念中,师生配合默契与否是评价一节课优差的重要指标。

上网随便一搜,“师生配合默契”的条目就有22,100,000条,而且有学校评课的报道直接就以“师生配合多默契,自主学习效率高”作为标题。

一些观摩课、示范课更是提前给学生拟好“配合”台词,以达到预期、理想的教学效果。

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学生就形成了这样的观念,课堂之上,他们的职责不是来学习的,而是来配合老师讲课的。

一次小学阅读课,阅读的内容是《水獭》,老师将“獭”读成了“赖”。

实际上,在文章下方的注释中就有对“獭”的注音。

老师说:“水赖是一种水中的动物,这个赖字我们过去没学过,文章注释中有拼音,下面请一个同学站起来拼一下,并领着大家齐读三遍!”

一个同学站起来后,声音特别地洪亮:“t—a,t—a,赖,水赖的赖!”

下面同学也跟着读,一连读了三遍。

学生停下后,老师问领读同学:“t—a应该是'塔’啊,怎么能拼成“t—a'赖’呢?”

领读同学回答道:“老师一开始就读'赖’,我们当然要配合老师的读法啊!”

这不是一个段子,而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谈这位老师水平的高低和备课的认真与否,就说说我们那些学生,是多么地可爱啊——他们上课,要听师言,观师色,揣师意,然后顺着老师的思路,想着给出老师需要的答案!

这不能怪我们的学生。多年来,我们很多的老师,在课堂上其实都是这样。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其他什么学科,在提问学生时,老师都是只想学生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只要答“对”了,就会受到肯定、表扬,否则,就会被否定,甚至被批评。

时间长了,学生们当然就学乖了,就会“顺着”老师的思路去想,就会想着给出老师想要的答案,就像“t-a-赖”那样,想尽一切办法“配合”老师!

课堂教学的这种“学生配合老师”, 让学生从学习的主角蜕变成配角,让本应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异化成为一种“配合老师的表演”,消解了学生个性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这种课堂,师生配合越默契,就越糟糕,越失败!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