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明白人难,做糊涂的明白人更难
有这样一位谋士,智谋不低于诸葛亮,视野不窄于荀彧,忠诚不弱于周瑜。
他的才能,让曹操叹息,说如果早得到他,平定天下不足为虑。
可是,这样顶尖级人才,却不遭老板待见。
他,就是沮授。
沮授有过两任老板,一是韩馥,一是袁绍。
这两任老板,彼此之间有些关系,韩馥是袁家的门生,论起来,得叫袁绍一声少主。但后来韩馥当了冀州牧,袁绍是冀州渤海郡的太守,归韩馥管辖。袁绍后来用计,诱韩馥让出冀州。
沮授是冀州本地人,魏郡广平县人,少年时,就是学霸——少有大志,长于谋略。
由于能力和声名高,沮授被冀州向朝廷举为茂才,当过两个县的县令,又当过州刺史的别驾。别驾,是刺史的副手,地位较高,是州府中管理各项事务的官,相当于秘书长。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老巢就在冀州。
这个时候,沮授在干什么,没有记载。但根据他的个人经历,找个地方隐居起来的可能性比较大。
从184年到188年,朝廷派名士王芬来冀州当刺史。王芬收纳流民,安抚叛乱,治军理政,很快使冀州安定下来,在州四年,民生富饶,冀州恢复元气,成为民多粮广的富州。
有些底气的王芬,开始研究换皇帝,还要拉曹操、华歆入伙,被拒绝。
沮授,没在刺史王芬的视野之中,这说明他这个时候,只是一个低级官吏,还够不上刺史的级别。
最大的可能,他在当县令。
公元188年,王芬的阴谋败露,惧罪自杀。
第二年,董卓入主洛阳,封韩馥为冀州牧。
韩馥到任后,任沮授为别驾,拜骑都尉。
和以前的别驾比,这次别驾的级别高了不少。因为以前刺史是中低级官吏,而现在是高级官吏,而且韩馥是冀州牧。牧,执掌一州军政大权。
给州牧当别驾,加上骑都尉,沮授已经跃居俸禄2000石的中高官吏,和太守平级。
冀州,在东汉末年,是北方唯一超过500万人口的大州,民殷人盛,兵粮优足。
韩馥当了两年冀州牧,竟然和前任王芬一样,觉得手里的实力超群,也研究起换皇帝的事来。
韩馥和袁绍认为,可以立刘氏宗亲幽州刺史刘虞。这个动议,遭到曹操、袁术的反对,刘虞本人的拒绝。
韩馥反朝廷的举动,反过来引起猛将麴义的反叛。
袁绍和麴义联手,逼迫韩馥让出冀州。
作为韩馥佐官,沮授坚决反对,他说:袁绍就一个外来人,带支穷困的军队,仰我们鼻息才活着,好比婴儿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给他喂奶,立刻可以将其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
韩馥没听这明白人的明白话,他坚持把冀州送给袁绍,也把自己的小命送掉。
袁绍接管冀州,倒也识得人才、用得人才,照样征召沮授,给他当佐官。
袁绍有想法,向沮授请教如何使国家安定。
沮授一番话,勾画出中短期规划,袁绍执行了9年,成为诸侯中实力最强的人。
沮授的谋划是这样的:凭借冀州实力,向东攻打黄巾,占领青州;回军讨伐黑山张燕;往北进发,夺取幽州;威势胁迫戎狄,平定匈奴。
占领北方四州之后,收罗天下英雄,拥有百万雄兵,再把皇帝从长安接回洛阳,向天下发号施令,征讨那些不服从的人,谁能和咱们争锋呢?
袁绍大喜,任命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
但是,袁绍其实只听进去半截谋划,即占领北方四州,拥有百万雄兵,而后面的接皇帝回家,替皇帝讨伐不臣之人,他没照着执行。
公元195年,汉献帝摆脱军阀李傕、郭汜的控制,朝着东面洛阳的方向逃。
沮授向袁绍建议:赶紧迎接皇帝,定都冀州州府所在地邺城。
他说: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这番高超的政治见解,一年之后荀彧才向曹操提出来。
应该说,沮授的政治敏感和觉悟,比荀彧高。
但是,因为有人反对,袁绍放弃迎接汉献帝,公元196年,被曹操捡个大漏,随后迁都许昌,成功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的肠子都悔青了。曹操这位过去言听计从的小弟,现在借皇帝的名义,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他比比划划。
这只是袁绍不听沮授建议的开始。
沮授劝袁绍不要三子分立,袁绍不听,像分家产一样,一个儿子一个州。
沮授劝袁绍利用己方兵多粮广,对曹操搞持久战,袁绍不听,偏要发起大决战。
沮授劝袁绍别让颜良独自领军,袁绍不听。
沮授劝袁绍稳扎稳打,先守延津,后攻官渡,袁绍不听,还将沮授统率的部队交给别人。
沮授的一个个好建议,都被否掉,袁绍终于输掉了几乎不可能输的官渡之战。
袁绍带着800骑兵,跑回黄河以北。
手下无兵的沮授,来不及撤走,被曹操俘虏了。
沮授和曹操是老相识。
一见曹操,沮授高喊:我不投降啊,我不投降啊,我不投降啊!
重要的事,说三遍。
曹操说:袁绍没有谋略,不用你的计策。现在国家还没安定,咱俩一起来努力呗?
沮授说:我叔、我妈、我弟,都在袁绍手里。我投降了,他们能有命吗?让我早点死吧。
即使这样,曹操也没杀沮授。后来沮授密谋逃回冀州,事情败露才被杀了。
沮授这个才华出众的老实人,到底错在哪里呢?
他的错误,错在不会择木而息。
公元191年,袁绍占据冀州时,荀彧同样也被袁绍器重。
但是,荀彧认为袁绍成不了大事,于是离袁绍而去,投奔了曹操。
很巧的是,沮授和荀彧的内心里,其实都是一个复兴汉室的心。
放不下家人,放不下皇帝的沮授,能看明白天下大事,也能明白自己的选择。
在他看来,比生死、利弊大的事情,是一定要做的。
慷慨为理想而死,其实很容易,卑微而违心的活着,才需要更大勇气。
《三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