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了,说一说灶糖的历史故事

音频正在赶来的路上,请各位客官随后在【喜马拉雅FM】APP中搜索 “大锤说史” 关注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友情提示

大锤粉丝交流群已经建立啦!各位读者老爷可以添加群助手微信:447925803178 进群 

咱们一起畅聊古今历史八卦,分享有趣的故事,大锤在这里等着您~

1月17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年。熟悉咱们大锤说史栏目的读者听友都知道,赶上这种日子,大锤都要凑个热闹蹭个热点,之前2018年的小年,大锤就推出过一期节目《灶王爷“秘史”》,有兴趣的读者听友可以前往延伸阅读。本期大锤说史我们又赶上了一次小年,我们继续讲跟灶王爷有关的历史故事,那就是北方地区在祭祀灶王爷时常用的食品——灶糖。

如今民俗中的灶糖,讲究的是在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也就是传说灶王爷上天向老天爷汇报工作的时候,拿来祭祀神灵,并分给大家食用。据说祭灶的食品之所以首选灶糖,就是因为它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非常甜,另一个是特别沾嘴粘牙,所以人们选在这一天给即将上天打报告的灶王爷吃灶糖,其中用意有两个,一个是甜的东西是好东西,既然给你灶王爷吃了,正所谓“吃人的嘴短”,吃了人间的糖,灶王爷就不好意思在天庭那边打人间的小报告;另一个就是灶糖本身特别黏,能够直接粘住灶王爷的嘴巴,让他即使是到了天庭上,想扯人间的闲话坏话,他都张不开嘴。

灶糖祭灶,是小年诸多祭祀灶神活动中的重要一项,如今也为北方人所熟知,南方祭祀灶神则多用南糖,种类比北方的灶糖还要多一些,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其实这个灶糖,看起来很普通,它其实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项祭灶活动,大概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堪称是我们腊月二十三祭灶活动中的历史活化石

作为麦芽糖的一种,灶糖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那个时候它跟祭祀灶王爷还没有建立关系,它那时候的名字叫做胶牙饧[táng],这个“饧”字如今通“糖”字,那个时候指的是相对糖稀来说的糖块。通过灶糖的最早的这个名字,我们就能看出来,它早在南北朝时代,就具备了粘牙、糖块这两大特征,这已经跟如今我们吃的又甜又粘牙的灶糖,非常接近了。而且大锤需要说一句,即便到如今,我国一些地区还在沿用这个胶牙饧的名字,只不过“饧”字换成了更通用的“糖”字。

虽然早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出现,不过因为我国当时的制糖技术还不发达,所以这胶牙饧一直是非常珍贵的食品,还不能成为普遍意义上的节俗食品。进入唐代之后,制糖技术逐渐发展。其中在制糖历史上留下辉煌一笔的,就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他当时去印度求佛法归来,还带回来一种新的制糖技术。

由此开始,国人开始大力种植甘蔗并以此为原材料生产蔗糖,并很快超过了周围的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技术领先的制糖大国。而以麦芽糖为主要原材料的胶牙饧,也受到了蔗糖产业的带动,完成了灶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事件,那就是灶糖与春节建立联系。正是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春节期间有了食用胶牙饧的习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就说明那时候的人们在春节聚餐的时候已经吃灶糖了。

到了宋代,人们在祭祀灶神的时候,开发出一项新的工作,那就是给灶神上甜品,不过最开始人们给灶神上的甜品是“糖豆粥”,但是这仍是灶糖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事件,因为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把甜品这类好东西,同祭祀灶王爷联系了起来。

同样是在两宋时期,另外一项关系灶糖发展的重大事件也出现了,那就是宋朝人祭祀灶王爷的时候,已经开始出现了用酒糟来涂抹灶门的风俗,以象征用好东西来涂抹灶王爷之口。

宋代祭祀灶王爷的活动中既然出现了这样的两大风俗,自然人们就需要一种既甜又能抹在灶王爷神像嘴巴上的甜品了。那么从隋唐时期已经奠定了春节期间节日食品的胶牙饧,就这样因缘际会,出现在民俗的历史舞台上。

到了明代,在腊月二十三前后祭祀灶王爷时使用胶牙饧为贡品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清代则继承了明代这一习俗,现如今灶糖有很多个名字,比如糖瓜、关东糖等等。这些名字基本都是在明清时代形成的。这些同属于灶糖的别名,实际各有不同的指代,糖瓜是用麦芽糖做好之后粘上芝麻,做成瓜形或者葫芦形,取的寓意是瓜藤缠绕生长、子孙兴旺发达之意;而关东糖则是江米粉配饴糖制成的长条形糖块,在北方的寒冬中很容易冻得坚硬,相对比较容易保存。

而这些种类各异的灶糖,在清代中值得专门一说的,就是“关东糖”。这个名字是清朝才出现的,因为当时的满清宫廷也继承了之前宋元明沿袭的历史悠久的祭灶习俗,在小年这一天采用灶糖来祭灶,而且清代统治者也比较重视祭灶,认为这是跟祭祀祖先可以相提并论的一件大事。

既然重视祭灶,就得上贡品,而清代的糖类宫廷贡品很多都来自于当时关东的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因此清朝宫廷内用来祭灶的糖瓜、糖条等糖类贡品,常常因为来自关东的供奉而被称之为“关东糖”。上行下效,久而久之,民间也逐渐沿用了这样的叫法。

热门推荐

慈禧太后当年是怎么筹备过春节的

回眸:历史上那些关于的狂想

《大明风华》之外:明朝皇帝到底该戴什么样的帽子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0)

相关推荐

  • 【心安之处随笔】祭灶火爷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祭灶火爷 --小年习俗 文|心安之处 民以食为天,食安则民安.自古以来,中国就形成了对灶神的崇拜.在远古时期,先民住在山洞,有一堆火,烧些猎物,野果,野麦 ...

  • 【时令节气】小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腊月二十三日,是灶王爷上天述职的好日子. 据说还有人曾经亲眼目睹灶王爷升天并接受了灶王爷的祝福. 这件事就记录在正史<后汉书>中. 西汉末年,河南南阳人阴识,侍奉双亲至孝仁厚,无丝毫怠慢. ...

  • 小年,准备过年

    大道知行 2021-02-04 08:43 "腊八祭灶,年下来到. 小闺女要花,小小子要炮. 老婆儿要袄,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一说起小年,记忆中的歌谣就回响在耳畔, 新春的气息便 ...

  • 腊月二十三小年:冬将尽,春将始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的祭灶日,俗称小年,也被称为灶王节 往年传统,过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打扫卫生,干干净净的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不过在古代,小年的日期有差异,基本上是 ...

  • 腊月二十三来临,除了要“祭灶”,还有哪些禁忌?为来年攒点好运

    小年是相对于大年而言的传统节日之一,北方小年的时间是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则是腊月二十四,这其实是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突出体现. 古人将小年称为谢灶.祭灶,或者是祭灶节.灶王 ...

  • 【祝福】小年来到,略说小年!

    一年一度的小年又来了,不过在不同地方可能会有一天之隔,有的过腊月二十三,有的过二十四.不过,无论过哪一天,对于小年本身的意义没有不同的."小年"这一天,相当于即将到来的" ...

  • 小年炕锅贴,聊聊中国面食的历史

    "锅贴儿" 首发/文化影响力 作者/李青友 大家好,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我们聊聊"锅贴"以及中国面食的事儿. "锅贴儿"是河南特别是南阳一带祭 ...

  • 过小年, 糖尿病友慎食灶糖保健康!

    首先祝各位糖亲:小年快乐,健康平安发大财! 小年到,春节的味越来越浓烈,今天是小年,大家都为准备年货而忙,小年也是个大节,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民间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quo ...

  • 让梨树均衡生长没小年

    梨树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梨子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而对于梨树种植户来说,梨树的大小年现象是让他们非常头疼的.梨树大小年会严重影响到梨树的产量,降低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那么导致梨树大小年的原因是什么呢?又该 ...

  • 过小年,贴灶神!厨房是家中财库,你可别忽视了~

    进入了腊月,春节的氛围就更加浓厚起来了!在民间一般把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称为"小年",这是因为南北方的习俗不同而导致的日子不同. 但无论是在哪一天,小年的到来就标志着春节大幕正式 ...

  • 一个不平凡的小年

    我是一个教书匠~ 每天1个学习.教育.生活的干货 这是灰灰龙的第244篇原创文章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哈~ 昨天是小年,腊月二十三,是一个不平凡的小年. 感恩,感谢,感激. 01 转线上 前一天晚上 ...

  • 过小年,行大运!小年习俗这样过才有年味!

    腊月是我们每年农历的最后一月,人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而过了腊八,又会迎来小年.这个时候,大部分的人家都会准备新年的各种年货,除此之外,还会打扫祭灶,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 ...

  • 今天过小年了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农历上的小年,也是"灶神菩萨"上天的日子.有些地方会根据姓氏选择农历二十四这天过小年,具体时间会根据当地风俗略有不同. 在这一天,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家家户 ...

  • 小年贺岁 | 明清绘画中的灵猴

    文/朱万章 画猴在中国画中属走兽一科.明清以降,专门以画猴著称者,并不多见.就现存作品而论,明清画家中有猴画传世者,大多为职业画家或佚名者,只有少数文人画家参与了猴画的创作."猴" ...

  • 小年,我在文庙留下行走的痕

    清晨,当阵阵鞭炮声响起的时候,我从梦中醒来,发现,阳光已早早地进入房间,候我. 在小年的日子里,我的妻子.我的女儿和我,将要去长春文庙走一走,看一看,听说,在这一天,那里将举行一次公益文化活动. 今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