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学区房,说出来吓你一跳

看三国,玩三国,三国里面秘密多。

比如说,三国里面的读书人,为什么差不多都能带兵打仗呢?不是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吗?

这得说,那个时候的书生,不是以后的那个书生。

三国虽说是三国,实质属于东汉未年,而汉代,中国男儿最为尚武,最为血气。现在的汉代画像石、画供砖上,佩戴刀剑的人物比比皆是。

学文不忘习武,习武兼要学文,在汉代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习惯。汉武帝时,有个叫做魏相的丞相,尚武,对官吏佩剑要求很高。官员求见他时,如果没有佩剑,必须借别人的佩剑佩带好才敢进入。

在东汉邓太后掌权时,普通的儒生认为文德兴起,武功宜废,就停止了练武的制度,不讲战阵之法。

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马融非常生气,他认为圣贤历来重视文武之道,就像金木水火土,五行每一个都重要,武功怎么能不讲呢?

马融有两个学生,非常有名,而且这两个学生,双双在《三国演义》的第一回里出现。

这是讲刘备时提到的,“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郑玄、卢植,都是马融的学生。郑玄比卢植大12岁。

卢植是典型的文武全才。175年,扬州九江郡发生蛮族叛乱,朝廷认为他文武兼备,就派36岁的他去做太守,到任后,卢植三下五除二,平定叛乱。

卢植是什么时候给刘备和公孙瓒当老师的呢?

卢植是涿郡涿县人,年少时,跟着马融学习。马融是大学者,又是大富翁,前台给学生讲课,后台常有歌女表演歌舞。

卢植跟马融学习多年,一眼未瞟。马融由此对这个学生非常敬佩。

学成后,卢植回家了,回到涿郡涿县。

好了,刘备刘玄德,就是涿郡涿县人。

公孙瓒不是涿郡涿县人,他是辽西令支人。

但是,因为这小伙长得帅,机智善辩,嗓门还大,被涿郡太守相中,把姑娘嫁给了他。

公孙瓒日后,之所以罩着刘备,就是因为深厚的同一个老师的同学之情。

当时,他俩还有一个同学,叫刘德然,家里挺富。刘备家里穷,刘德然的老爸刘元起经常接济刘备。刘元起的媳妇不乐意了,“又不是一家人,接济一回两回得了,常接济,算哪门子事?”刘元起说:“我们老刘家的这个少年,不是一般人。”

学生不一般,师父更不一般。对于刘备和公孙瓒来说,有一个好的学区房多么重要。有了好的学区房,才有了好老师。有了好老师,才有了开挂的人生。

《三国演义》第一回中,184年,黄巾起义后,朝廷马上派卢植去讨伐,可见卢植是第一人选。

当时,卢植45岁,正当年。已经有着数次平叛经验的他,连战连胜,用5万人,把张角的15万人包围在广宗县。

胜利在望,可小人左丰向卢植索贿未成,向皇帝告阴状,将卢植免除职务……

后来董卓要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时,百官都不敢吱声,只有卢植一个人出来反对。

不过了,卢植虽然牛,为什么《三国演义》时,说刘备“尝师事郑玄、卢植”,而不是说“尝师事卢植、郑玄”呢?

我们明天再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