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法,即为有效的方法
昨天,巴州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向我探讨语文教法,这位朋友十分谦虚,口口声声说向我请教。我有何德何能指教呢?既然是朋友,就应该真诚一点,本着说真话的原则,草就以下有关语文的思考,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语文教学路上一直在思考,彼此在探讨语文话题,这就是最好的状态吧。——题记
小学中高段的语文教学,教师要适当放手,切不可为学生代劳,更不必面面俱到。我们常说,放手也是爱,教学也是如此。中高段学生借助工具书完全具备自主处理字词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讲解新课之前,培养学生处理字词的能力,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低段向中高段教学,这种放手是有必要的。放手并不等于不管,可组建抽查小组,适时抽查,抽查形式可选择集体听写,小组听写,或者相互听写等,学生对字词掌握情况,教师应该做到了然于心。
语文学习,课文只是一个引子,教师应着重于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内容,特别是精美的语句背后隐藏着什么东西,作者写法(章法)妙在何处。课文课肯定少不了读,在朗读中感知内容,在欣赏中建构思维,在品味中重塑灵魂,有了这样阶梯式的三级提升,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情感就会更加明白,课后在温故中仿写、续写、改写等,慢慢地,学生就会真正写作文。
学生做笔记和摘抄都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关键是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养成这种好习惯,如果学生还停在懒散状态,或者教师强迫才动笔的状态,那么,这样的学生对语文是没有多大兴趣的。我一直认为,语文学习者,必须要树立大语文观,借助文本拓展思维,拓展的形式不只是思,更应该在行,行在阅读,行在写作,行在运用,这才是学习语文的重点。比如,古诗词学习,如果一味地朗读,就能真正走进其中?我想,未必这么简单。所以说,语文学习应该提倡读,但绝不应该只在读,更应在品,在品中积累。
纵观当前语文考试题型及阅读材料,我们可以洞悉语文改革趁势是走向大语文世界,也就是说,平时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用语言文字去表述一切是特别重要的,当然,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除了教师常规的讲解,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外,我想,教师更应该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在阅读中动笔写。课堂学习当以课本为学习的源头,但是,课本仅有的素材和容量绝对不是学习语文的终点,应该把学生引向语言大平台,大语文的世界,也就是我们说的生活即语文。这是需要学生具备充分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写作能力才能实现的语文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是特别重要的,教师不要只顾讲解课文,只顾批改作业,更应该多用心去关照学生的学习状态,即,学生是否自己在学习语文,学习语文的方法是否有效。老师在讲解一篇课文前,必须关注学生是否充分预习了,对文本的内容是否熟悉了,等等。同时,我更喜欢把语文定义为生活,生活有多么精彩,语文就有多么精彩,只有随时关注生活中的一切,才可能灵活学习真语文,语文学习才变得有灵气,学生只有把思维置于灵活的语言世界里,语文才真正有灵魂,有生命,有情感,学生也才可能拥有真实的语文素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无论教师以何种形式教学,求真,是为了教做真人,故,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遵循规律,尊重学情,时刻牢记语文教学的使命,采用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在通往精彩的语言文字世界,处处以文字浸濡学生的灵魂,最终培养具有语文情怀的学生。我坚信,当教师把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发现语文,运用语文,讲好语文,在生活基础上学习语文的学生,有了文字的浸濡,一定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