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华、梁德新║墟日”杂谈
墟日”杂谈
张华华 梁德新
客家人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称为“墟日”。墟日文化丰富多彩,它成为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的墟日有不同的日子,一般是分为“一四七”墟、“二五八”墟、“三六九”墟。两个相邻的墟镇,它们的墟日总是相邻一天而不会重复,这样就能让买卖双方都有较多的交易机会。旧时有些小商贩来往于附近墟镇做生意,几乎每天都赴墟。各墟场墟期都是三日一墟。赴墟最多人的时间是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前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五至二十九天天都是墟日。因为当地有些人几乎每墟都赴,松口人们称他们为“六墟伯”。
松口镇柴墟坪农贸市场
人们把人流量大、交易量多、散墟晚的墟叫“老虎墟”,如梅县的松口、松源墟场。松口是古代岭南四大古镇之一,旧时有“松口不认州”之说赴墟的有二万多人。松源是闽粤赣三省七县交会地,旧时交通不发达,远近步行赴墟的人有上万人。墟日这天,大街小巷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过去松源墟的特色是饭店多,最多时大小饭店达百家,中午远地来赴墟的人都在饭店吃饭,因此饭店顾客爆满。
墟日的前一天叫“墟上日”。有些从远地来做生意的商人会在这天先住在墟上的客店里,待第二天早上把货物摆到墟场上或能够占一个好的摊档,希望早点卖完自己的货物。墟日的第二天叫“墟下日”,这天是最没有生意做的日子。一般墟镇里的商贩都在这个时候进城采购或补货,为下一个墟日的好生意做准备。
墟日的商品一般分类交易,如粮食方面有“米行”,家禽牲畜类的有“鸡行”、“猪行”;服装类的有“布行”等。各墟镇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特色。
墟日市场一角(照片来自网络)
墟日最热闹的要数另一类的小商贩,如卖老鼠药、卖蛇药、算命、卖跌打药(有的“撮把戏”兼卖跌打药)。他们把其行业或产品的特点编成顺口溜高声叫卖。诸如:“老鼠药,老鼠药,家家用得着,一家买到了,邻居都安乐;上夜吱吱叫,下夜硬翘翘……”之类,几乎人人耳熟能详。“撮把戏”的戏班有3—5人,旧时比较有名气的戏班是“鬼马祥”、“李牛皮”、“大力士王剑锋”,表演的节目有单掌开砖、手拍酒瓶等,表演时把腰中的功夫带解了又系,系了又解,然后鼓劲运足气用手掌或头把砖块打断,把酒瓶拍碎……客家人通常也把这些人叫做“走江湖的人”。
旧时,客家地区的男女婚嫁由父母作主,普遍采用“相亲”的形式来选择对象,墟日是相亲最佳的日子,在媒人的牵引下双方父母带上自己的孩子在墟上的小饭店会面,此风俗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
赴墟的人各自回家离开墟场叫做“散墟”。“散墟”的时间不等,按各墟场的情况而定。人流量小,交易量少的一般散墟早,上午11时已经没多少人了。有的大墟场如松源下午2时还没散墟。
们把人流量小、交易量少、散墟早的墟叫“黄虫察墟”(“黄虫察”即蟑螂),一般到
客家地区的“墟日文化”有着其深厚的地方特色,它是客家人文的组成部分。地方史志均有记载。
文章配图来源: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作者简介
张华华,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副教授,对客家文化有研究,有文章在报刊发表。退休后到各地田野调查,把客家文化研究人文的资料辑录编著《客家文化拾零》。
梁德新,梅县松口镇人,中学退休教师,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兼学习文史委员)。有文章在报刊发表,编著书数本,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对客家文化有研究,曾邀请出席嘉应学院、三明学院等单位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文章和论文约5万字入录《客家文化拾零》书中。
编辑:梁德新;校对:梁德新
策划:周逸帆;责编:韓小丹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