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杀儿第一人”,再血腥的家庭悲剧也莫过于此了
开元三年被册立为太子的李瑛是李隆基的次子,他的母亲也母凭子贵荣升为丽妃。可惜的是,李瑛最后遭到武惠妃的迫害,连同他的两名兄弟一起,在一天之内被李隆基处死了。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按照封建王朝的继承制,东宫太子不是该由皇帝的嫡长子担任吗?李瑛既非嫡出,也不是长子,他有什么资格被立为太子呢?
原来,李隆基的原配夫人王皇后并无子嗣,所以所有皇子均非嫡出。既然没有嫡子,那为何不遵照“无嫡立长”的原则呢?大皇子早年曾在打猎中受伤,面部有条可怖的伤疤,着实影响皇室形象,不适合继承大统。于是,幸运的李瑛就这样成了皇储。
按理说若无变故,李瑛只要熬到李隆基百年之后,就能顺理成章地登位。然而,帝王世家,怎会没有变故?武惠妃生逢其时,在李瑛被封为太子后挤入后宫,混得风生水起,很快便被李隆基独宠,李瑛的生母赵丽妃地位不保。
不过,在武惠妃得宠之初,李瑛的太子之位并未被撼动,为何?武惠妃诞下的龙子皆命薄,前三个儿子生下来不久便夭折了。武惠妃觉得宫闱中的风水有问题,在生下第四个儿子后,立马将儿子送到宁王府上,对外宣称这个孩子是宁王的子嗣。
说来也怪,或许李家皇宫的风水的确有些门道,这个被送出宫的皇子并未夭折,而是茁壮成长了。
开元十二年至十四年,接连发生了四件震惊朝野的大事,直接动摇了李瑛的东宫之位:
先是武惠妃一阵反攻倒算,将王皇后赶下台,自此后宫唯武惠妃一家独大。
后来,被寄养在宁王府中的皇子李瑁度过了“危险期”,被接回武惠妃身边,还被李隆基封为寿王。
再后来,李瑛的生母赵丽妃身染重病,一命呜呼了。
这三件事对于李瑛来说,简直是接踵而至的噩梦。李瑛不但失去了生母的庇佑,还多了一个危险的敌人,这太子还怎么当下去?
开元十四年,第四件令李瑛脊背发凉的事件发生了,李隆基与大臣们提起,想要把武惠妃扶正,让她当皇后。
可以预想的是,如果这项议程通过,李瑛就得靠边站了。
在这十万火急的关键时刻,有明事理的大臣说了句公道话:太子已立,武惠妃又已生下皇子,如果让武惠妃成为皇后,她的儿子就成了嫡子,难道要改换太子吗?想到立皇后换太子所带来的政治影响,李隆基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
大臣的话,彻底断了武惠妃的路,让她再无成为皇后的可能。说起来武惠妃对皇后之位并不感冒,她只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面对敌视她的外廷和并不糊涂的老公,势单力薄的武惠妃也没了主意,没法搞出什么幺蛾子。
就这样,内廷与外廷相安十年,直到开元二十三年。
此时的寿王已到了婚配的年龄,皇家为他安排了一门亲事,对方是杨家的三女儿杨玉环。寿王见姑娘蛮漂亮的,欣然同意了这桩亲事。别看寿王喜得爱妃,武惠妃却一点都不开心。眼看寿王已长大成人,让他当太子的事八字都没一撇,这该如何是好呢?
就在这时,上天赐予武惠妃两个机会:
李林甫买通宫里的太监向武惠妃传话,说会鼎力支持寿王;
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嫁给了杨洄。
一时间,武惠妃多了李林甫和杨家这两大助力,政治实力暴涨。
杨洄娶了咸宜公主后,立即站队武惠妃,帮丈母娘抓太子李瑛的小辫子。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杨洄有了新发现,原来李瑛近期总与鄂王和光王两兄弟混在一起,三人经常凑在一块喝酒发牢骚。
其实,这三名皇子发牢骚的内容我们也能猜到,无非是他们的母亲都失宠了,父皇太薄情寡义云云。本来,喝酒发牢骚算不得什么大事,可这事传到武惠妃的耳朵里,再经过武惠妃的运作,就变得不一般了。武惠妃哭得悲天跄地,向李隆基打小报告:“太子和两个王爷结党,想要害死妾身和寿王,还说了陛下不少坏话,陛下一定要为我母子二人做主啊!”
李隆基脸色铁青,第二天一上朝便与大臣们商量废掉太子李瑛。李瑛运气不错,这时首席宰相张九龄挺身而出,帮他一个大忙。张九龄劝谏玄宗:“陛下践祚垂三十年,太子诸王不离深宫,日受圣训,天下之人皆庆陛下享国久长,子孙蕃昌。今三子皆已成人,不闻大过,陛下奈何一旦以无根之语,喜怒之际,尽废之乎!且太子天下本,不可轻摇……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张九龄还讲了一大套女人误国的道理,希望李隆基能醒悟。
李隆基此时正深陷武惠妃的温柔乡中,哪能听得进去这些大道理?不过,若没有宰相的首肯,废太子一事还需从长计议。
不是说武惠妃除了杨家外,还有一大强援李林甫吗?他在这起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李林甫在朝堂上一副老好人的嘴脸,谁也不得罪,私底下故意在太监面前叨咕了一句:“这是主上家的私事,陛下何必要问外人呢?”李林甫心里清楚,这句话肯定被好事的太监一字不落地汇报给李隆基。李林甫的这句话有多少分量?古往今来宰相教唆皇帝违乱纲常时,这句话是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
这句话传到李隆基耳朵里时,李隆基愈发摇摆不定,想要用皇权挑战一下阁权,学一学一意孤行的暴君前辈们。偏偏这时,武惠妃下了一步臭棋,险些让她满盘皆输。
武惠妃觉得,问题的关键出在张九龄这个老顽固身上,解决了他,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于是,武惠妃派出心腹太监牛贵儿,让他去劝说张九龄。
可惜,武惠妃的目光毕竟短浅,她低估了张九龄不容侵犯的道德操守。张九龄听完牛贵儿的话,气得直跺脚,一顿臭骂加大棒将牛贵儿赶出家门。
第二天早朝,张九龄将武惠妃收买自己的情况如实上报,李隆基一听,心里凉了半截。看样子,一切都是爱妃搞的鬼,自己险些错怪了太子。
李隆基何许人也?
他熬过了武则天时代,熬过了韦皇后时代,曾活在女权人物阴影下的李隆基深知后宫乱政的危害。李隆基可以容忍一个女人有政治头脑,但绝不能容忍一个女人有半点野心。
可以说,武惠妃的做法,触及了李隆基的底线。所以,从这以后,武惠妃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地位急转直下。当然,这是后话,与我们今天的故事关联不大。
虽说在这起事件中,李瑛总算是在张九龄的保护下逃过一劫,但李隆基却更加忌惮他了,为什么?李瑛总约两个兄弟喝酒,还喜欢发牢骚,这是事实。没有哪个皇帝愿意看到,皇子与太子拉帮结伙,还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
李瑛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危机,始于张九龄罢相。
老张年事已高对政务有心无力,再加上近年来朝中政治风波频发,犯了些政治错误,被李隆基打发到荆州了,在退休前晚节不保被调离中央。就在张九龄调任的第二天,李隆基再次召集文武百官,与他们商讨废掉太子李瑛的事宜。
说到这,大家可能会比较迷惑,李隆基怎么又把这件事翻出来了?
史料中的解释不尽相同,光是《新唐书》与《旧唐书》,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旧唐书》称,杨洄这小子又帮了丈母娘一把,在李隆基面前摇唇鼓舌,说太子李瑛和两位兄弟(还是鄂王和光王)又凑到了一起,意欲不轨。这下,李隆基的敏感神经再次被触动,所以再次将废黜太子提上日程。
《新唐书》中的记载则不同,说的是太子李瑛这次又栽进了武惠妃的陷阱。什么陷阱呢?就在前一天晚上,武惠妃派人假传圣旨,称宫里有匪徒,让李瑛赶紧派人救驾。李瑛接到消息时,正在与鄂王和光王这两个倒霉兄弟在一块喝酒,听闻陛下有难,三人连忙集合卫队,冲进了皇宫。正所谓事急从权,皇子带兵入宫虽为大忌,但事态紧急,三兄弟也未多想,只顾着冲进皇宫救驾了。
倒霉的三兄弟冲进皇宫,哪有什么盗匪?只有武惠妃在那里故作紧张地喊道:“来人呐!太子造反啦!”李隆基本来就是靠着政变起家的皇帝,他对政变的戒心比谁都重。李隆基立即采取行动,率禁军三下五除二将三个皇子拿下。估计李瑛、李瑶、李琚是没机会看到《水浒传》了,否则他们在读到林教头误入白虎节堂时,一定会潸然泪下:“这遭遇简直与我们哥仨一模一样呀。”
《新唐书》与《旧唐书》中讲得截然不同,哪个才是真的呢?
此时已经不重要了,倒霉的三兄弟第二天就被贬为庶民,流放到不毛之地。在被公差押送到驿站时,李隆基赐死三人的诏书便尾随而至,三兄弟连长安城门都没出去,便被赐死于城东的驿站......
参考资料:
【《新唐书》、《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