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航渡路1575号原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

 华东政法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879年9月的圣约翰大学,以其73年的历史而成为中国教会大学中历史最久的学校之一。在约大早期校友中,有不少在中国政治、经济、医学及工商各界占有相当地位,这所由美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即是上海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因为圣约翰大学在美国注册,毕业生可以直接升入美国的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现代史上许多名人如南开系列学校创办人张伯苓,外交家颜惠庆、施肇基、顾维钧、王正廷,名医颜福庆、牛惠霖、牛惠生,会计师潘序伦、民族资本金荣毅仁、刘鸿生,作家林语堂,建筑家贝律铭,出版家邹韬奋,宋氏家族的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民国总统严家淦、连横(连战的祖父)都是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据说作家张爱玲曾想入约大而受阻于学费。

华东政法学院于1952年创建时,即设在同年停办的圣约翰大学的校址。原圣约翰大学一群古朴典雅的校园建筑系1939年前60年前建造。这群中西合璧的校舍,在建造时是中国前所未有的,人们称这为约翰式的中国高等学校著名建筑群。

示意图


俯瞰圣约翰大学建筑群 

圣约翰大学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一览表

 建筑曾用名 建筑现名  建造年份 
怀施堂  韬奋楼  1895 
思颜堂  教学楼 1904 
树人堂  宿舍  1935 
交谊室 礼堂  1929 
体育馆  体育馆  1919 
图书馆  办公楼  1916 
思孟堂 宿舍  1909 
西门堂  东风楼  1924 
裴蔚堂 六三楼  1939 
华商住宅  院长办公楼  1911年前 
格致楼 宿舍 1899 
牌坊  牌坊  1929


怀施堂(近处有钟楼的)和思颜堂


韬奋楼(原名怀施堂)


从东南方仰视怀施堂

怀施堂第一进院落


第一进院落内的邹韬奋塑像


邹韬奋塑像。

怀施堂于1894年1月26日举行奠基典礼。系拆除1879年4月建筑的四合院,用原隅石奠基,以示新旧继续不绝之意。1895年2月19日举行落成典礼。基地面积3242平方米,建筑面积5061平方米,砖木结构,计87个房间。该楼的建筑图纸,在美国绘就,保存着中国四合院式的建筑特点,当时屋顶四角皆为曲线形(于1959年大修时改为直线形)。南面中间,原图设计是塔楼,后采纳了约大科学系主任顾斐德教授提议,改为钟楼(大钟由美国马塞诸塞州波士顿E.HOWARD联合公司铸造),钟不仅适应约大师生的需要,也方便了附近一带群众。在当时,该楼是创始中国式学院的建筑,也是教会学校建筑中最佳校舍。这幢约大第一建筑物,由该校美籍校长卜舫济(FrancisL.H.Pott)经手筹建,耗资2.6万美元(折合白银31834两),其中2万美元在美国募得,其余在中国募取。在该楼落成典礼上,为纪念约大创始人施勒楚斯基(S.I.J.Schereschewsky),正式命名该楼为怀施堂。施氏(1831年—1906年),生于立陶宛,犹太血统,自幼失怙,童年时代受教于犹太拉比,1854年(24岁)赴美国改信基督教,1859年来华传教,能读20国文字,讲13种语言,对中国语言文字颇有研究、教会译《圣经》及《公祷书》为中国文言文时,出力居多。施氏于1877年升任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他见到中国人尊师重学由来已久,于是主张并创办了教会学校圣约翰书院(St.JohnsCollege)。该楼落成初期,楼下设课堂、膳堂和图书馆,楼上则为学生宿舍。图书馆于1904年思颜堂建成后才迁往。新中国成立后,约大师生为纪念1921年毕业生邹韬奋,要求将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于1951年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同意更改楼名。1952年,华东政法学院创建后,该楼一层为教室,二层为学生宿舍。1979年复校后,该楼二层逐步改作教室之用。韬奋楼是华东政法学院代表性的教学楼。

怀施堂的第二进院落


思颜堂。 

思颜堂于1903年10月24日奠定隅石,1904年10月1日举行落成典礼。为纪念约大创办初期出力最多的颜永京牧师,而命名思颜堂。颜氏自1879年起协助施氏筹办圣约翰书院,募资购地,兴建校舍,并任学监兼数学、自然和哲学教授,1888年离校。该楼呈现U字型,采用中西结合建筑形式,楼项四欠皆为曲线形,东侧南顶以阳台护栏式装饰。基地面积2414平方米,建筑面积4052平方米,计114个房间,砖木结构。西侧三层均为学生宿舍,可容150人。从怀施堂迁移来的图书馆置于楼下的西南隅房间。东侧二楼设大会堂,是聚集场所,安置600坐。大会堂北侧三层,当时系教员寄宿处和招待室,东侧一楼为办公室。建筑经费自1901年起,共计募集美金55337元,来自美国的募款2.2万余美元,其余来自约大经费、上海商人和学生方面。后者居多,故大会堂又称同学厅。


1913年2月1日,约大举行学期结束仪式,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应邀于大会堂演讲。经大会主持人介绍孙中山先生时,师生欢呼,谨聆训词。中山先生首先论说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最后语辞是:“今且言责任,圣经中云,已见光明,应为人导。既有知识,必当授人。民主国家,教育为本。人民爱学,无不乐承,先觉觉后,责无旁贷,以若所得,教若国人,幸勿自秘其光。”中山先生在演讲词中反复阐述教会传布教育的功劳,对约大的教育事业,尤为称美。华东政法学院成立后,将思颜堂改名为宿舍一楼,1979年复校后,又改称为学生宿舍4号楼。因该楼在河西校舍中排列第40,故又称其为40号楼。


树人堂(九号学生宿舍)。
树人堂于1935年建筑,坐落于体育室北侧,基地面积509平方米,建筑面积1526平方米。该三层校舍共有房54间,一层为12间,二、三层各21间。对该校舍建筑经费的额数现尚不详,但悉,其半数由圣约翰大学学费收入中开支,半数从校友和学生中募得。1935年,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学生人数陡增,西门堂校舍已不敷使用,故另建筑一幢三层校舍供作学生寝室。该楼当时命名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树人”一词。在“文革”中,改“树人堂”为“鲁迅楼”。经考证,圣约翰大学与鲁迅(原名周树人)先生没有任何缘故。在1999年大修时,恢复原楼名树人堂。1952年至1956年,该楼为华东体育学院办公楼。


树人堂大门


交谊室。


上海解放时,这里曾作为华野指挥部入城后的第一个宿营地。


交谊室(交谊楼)。1919年11月15日约大举行40周年纪念会时,该校同学会和校友们为纪念校长卜舫济故夫人黄素娥女士,发起捐银建筑新交谊室。该室的落成典礼,与约大50周年纪念会及纪念坊揭幕典礼同日举行,日期是1929年12月14日。新交谊室择址于1888年建的旧交谊室的基地,由校友范文照设计中西合璧的图样,基地面积863平方米,建筑面积1768平方米,是钢筋水泥及砖木混合结构。黄素娥系1881年(光绪七年)6月创建的圣玛利亚女校首任校长,该校址在今东风楼上(原校舍名为思丁堂)。她的父亲黄光彩和母亲黄氏,是受美国圣公会洗礼进教的中国第一个男子和第一个女子。黄素娥与卜舫济为结发夫妻。交谊室的建筑费计银6.5万两,其中捐银独多者为校友刘鸿生,计银4.5万两,刘吉生捐银3000两,同学会捐银1万两。1915级学生捐银500两,以购器具之用。该校舍两层,上层分大、小交谊厅各一间。大交谊厅除了用以交谊、会议、文娱活动以外,还可进行篮球比赛,厅的四周上端筑有看台,东、西、北有数排长木板坐位,约能容300人就坐,南还设有放映间。下层有大小房间11个,供学生文体社团使用。这幢富丽堂皇的交谊室落成,殆可为当时中国大学校舍中著名建筑物之一。1952年11月15日,华东政法学院首届开学典礼在大交谊厅举行。建院初期,学生会及学生文娱团体,则设在交谊室下层。

体育馆

体育室位于韬奋楼(怀施堂)以北,其前身为简陋健身房,1918年6月30日安置隅石,1919年11月15日举行顾斐德纪念体育室落成典礼。基地面积421平方米,建筑面积881平方米。建筑及购置运动器械等经费共计4.98万美元,其中约大支出2.35万美元,校友捐1.17万美元,学生捐0.78万美元,校外捐助0.68万美元。顾斐德(F.CIEMENLCOOPER)教授于1894年到约大任科学系主任,是约大最初体育运动发起者。顾斐德于1915年6月4日病殁英国伦敦。1917年,约大学生和在美国的校友,为纪念这位英籍教授,而建筑体育室。体育室图样由约大理科教授华克设计,两层楼房的楼顶四角为曲线形。人称约翰式建筑。第一层有来宾接待室一间,浴室和更衣室各两间,机房一间,储物一间。浴室内装置冷热水莲蓬头,墙、地面均用白磁砖,学生可按时入浴。第二层系室内运动场,长75英尺,阔45英尺。体育设备,始臻完善。场之南端,下有体育教师办公室,上筑一看台,可依栏俯视场中球类比赛。体育室东侧为游泳池,上架玻璃天棚,池之南端,备有来宾参观席,池长60英尺,阔20英尺,池底和四壁均用白磁砖砌成。此室内游泳池,实为中国前所未有的。1998年改游泳池及浴室设备为学生健身等用房。此外,约大早在1907年,在河东已购地建筑田径运动场,师生来往,备有渡船。1925年举行的远东运动大会全国预选大会,曾在此田径运动场进行。中国学校的体育运动,实以约大为嚆矢。1952年至1956年,华东体育学院曾设在华政园内。除了树人堂为该院办公楼以外,充分利用和发挥了体育室和田径运动场的设备和效能。


老图书馆

图书馆(红楼)于1915年岁首举行奠定隅石典礼,次年初夏落成。基地面积492平方米,建筑面积1067平方米。1913年12月20日,约大同学和校友举行校长卜舫济任职25周年纪念会,并捐洋2万元,为建筑图书馆之用,以示纪念。卜舫济的中外朋友亦出资赞助,共计建筑费2万余银两。约大图书馆在怀施堂时,藏书中有圣公会英文宗教藏书、施氏所藏的中国书籍等。迁至思颜堂时,美国纽约市长、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罗氏与其弟捐助书籍甚多,馆名则称罗氏图书馆。建筑图书馆时,捐助贵重书籍的校友甚多,其中曾任驻英公使施肇基博士捐助值洋1000元书籍。馆舍为中西式参半的两层建筑,用钢筋水泥及砖木筑成。上层系陈列图书之用;南大间系藏书室;北大间为阅览室,中置陈列橱及长方桌10具,座位近百,内壁皆置书架,陈列着中西文报刊杂志、字典和参考书籍等;中间为馆长及馆员办公室,并悬挂着卜舫济的画像。下层有房8间,除一小室贮藏未装订之报章外,其余在建馆初期为课室,后因藏书日益增多,于1924年秋撤去课室,改辟二大室:一为神学院图书馆兼课室;二为馆员办公室兼报章装订室(于1930年秋改为报章阅览室)。由于藏书量陡增,1936年,上层北大间加筑了夹层阁楼,藏书与阅览两大间对调使用。黄世美因其子在约大读书,赠与约大旗杆两根,由菲律宾硬木加工而成,竖于图书馆之前。一根升美国国旗,一根升当时中国北洋政府五色旗。每值礼拜日或重大节期才升旗。两旗杆因年久腐蚀,约于1959年另制一旗杆和旗墩,置于4号楼东南隅的草坪上。原两旗墩,现尚存原处。


老图书馆入口


老图书馆一侧


思孟堂墙角下的隅石于1908年9月19日安置,翌年9月落成。基地面积819平方米,建筑面积2194平方米,砖木结构。该楼为三层,计房96间,为当时约大的高年级学生宿舍。建筑经费总计27833美元,学生捐款7000美元,在美国约募得1.5万美元,其余为约大经费支付。该楼命名为思孟堂,其缘由是纪念孟嘉德(ARTHVRSITGREAVESMANN)牧师。孟氏于1904年到约大任职,教授哲学。


思孟堂


圣约翰大学思孟堂


1907年7月29日,孟氏在庐山旅游时因营救一个落水的中国朋友而同溺于瀑布中。约大学生为哀悼孟氏,发起捐款建堂,选赴于格致楼东南隅,沿苏州河岸。孟氏是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该楼在孟氏去世后特制一纪念铜牌,置于思孟堂一楼楼梯旁。孟氏生前曾为约大创作校歌,为该校师生传唱。华东政法学院创建后将思孟堂改名为宿舍2号楼,1979年复校后又改称为学生宿舍5号楼。


西门堂(东风楼)


西门堂(“文革”期间改为东风楼)


西门堂


隅石于1923年岁末奠定,次年12月13日举行落成典礼。基地面积35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78平方米,两层长方形(又称马蹄形)砖木结构,计99个房间,并筑有小会堂和膳堂各一。施氏在分明建圣约翰书院后,又将文记女校和裨文女校合并成立圣玛利亚书院,于1881年6月开学。1903年建筑思丁堂(在美国募得建筑费29396美元)专供圣玛利亚书院之用。圣约翰和圣玛利亚两校在同一校园内(仅一篱笆之隔),均难以继续发展。故又募款购得白利南路(今长宁路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址)地产,建筑新校舍。圣玛利亚女校于1923年9月迁居新址。西门(JohnFerrisSeaman)在沪经商40年,对圣约翰大学的教育事业极为赞成。西门去世后,西门夫人捐资5万美元建筑校舍,以纪念亡夫。女校从思丁堂迁出后,即行拆除该堂三层楼房,并向左右延伸建筑新校舍,命名为西门堂。堂内膳堂的建筑费,系由本薛斐尼妇女协会捐助5000美元,故膳堂又命名为莱氏堂,因莱氏为西薛斐尼妇女协会的主教。1925年起,西门堂为圣约翰大学附属高中部校舍,初中部划归圣约翰青年会中学办理而外迁。后因高中部学生逐年增多,西门堂已难以敷用,于1935年建筑一幢学生宿舍楼,名为“树人堂”。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曾设在此楼内。于1956年交由华东政法学院使用。1997年将东侧的小会堂改建成两个梯形教室,1998年又将西侧的膳堂(10年前已改为学生健身房)改建成两个教室。


圣约翰大学裴蔚堂(六三楼)

斐蔚堂(六三楼)。1939年约大师生和校友为纪念约大神学科主任郭斐蔚(F.R.Graves)主教(1893年~1940年期间圣公会上海教区第五任主教),捐款建筑两层教室楼一幢。基地面积481平方米,建筑面积1071平方米,钢筋水泥和砖木混合结构,计房13间,均为教室。1998年大修后改为行政职能部门办公用房。解放初期,约大师生为纪念早在1925年该校的“六三”爱国壮举,将斐蔚堂改名为“六三楼”。1925年,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约大校友聂光墀目击惨案情形,当晚返校向同学们报告了帝国主义的暴行。却被美籍校长卜舫济发觉,驱逐聂出校,并厉声呵斥道:聂在此无说话的权利。约大师生被“五卅”惨案所震撼,又见到了卜侵犯学生自由和权利的铁证。群情愈益激昂。定于6月1日宣告罢课,以约大学生会名义上书约大教授会。卜率美籍教员力主不准罢课,如罢课,即驱逐出校。经国文部教员力争,以31票对19票表决,通过允许学生罢课,照常住校的议案。卜宣称此事校长有擅自决定的权力,不为教授会决议案所束缚。6月2日,卜闻师生愤激愈深,召集教员、学生代表联席会议,继而宣布放假7天。会后,中国教员和学生开会议决在校内升半旗,为被害同胞致哀,并于当日晚上去校长处陈说此事,经卜允许,随将中国五色旗交出。3月早晨,师生们在图书馆前旗杆处升半旗后,到大会堂集会,会毕又返旗杆处,但国旗已被卜撤去。爱国师生对卜在升旗问题上一夜之间出尔反尔的态度甚为不满,即推派两人前索国旗,卜始终不肯交出国旗。师生们无奈取出童子军自备的国旗,方欲升旗时,卜突来又夺去国旗,并挥手驱散学生。爱国师生才知“中国人之友”大言欺人,深感奇耻大辱,悲愤难抑,失声痛哭,宣誓永远与约大脱离关系,愤然离校。圣约翰大、中两校学生535人签署的《圣约翰大学暨附属中学学生脱离宣言》,次日在上海各大日报上刊登。“五卅”前约大及其附中两校学生有720人,惨案后顿减大半。约大的爱国教员坚决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国文、体育两部孟宪承等17位教授,声明总辞职,即日离校,不为约大的优越条件民眷留。离校的师生,在社会各界的赞助下,赠款捐地,组建了光华大学(校址在今东华大学)。此举使卜舫济的声誉一落千丈。爱国的约大师生“六三”反帝壮举,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高尚的民族气节,值得永远纪念。


圣约翰大学裴蔚堂(六三楼)楼介绍


行政楼(4号楼)和大草坪地区(万航渡路北侧),原为兆丰花园一部分,面积计72亩(12英亩)。业主于1911年忽欲出售,价银14万两。当时,经约大募银购得,其中2.5万两由教会拨付。在该地产中有华商住宅一幢(即今4号楼),基地面积754平方米,建筑面积1275平方米,计房25间,砖木结构。屋面以黑铁皮代瓦,曲线形多屋角。前业主自购地至建筑和装饰这两层住宅,起讫时间长达36年(1963年~1899年)之年。约大购置后,楼上为校长住宅,楼下改作图书馆(由思颜堂迁来),西北隅设有函电收发室;楼顶筑有塔楼,可供凭眺;楼西侧平房为约大校办。约大购置此地产后,将校门从怀施堂前三角地南移至万航渡路边,不再像以往弯曲迂回进出校门。园林草木葱茏,多数树木系18世纪60年代所栽种,其布局为英国式。当时约大的园林之胜,在中国校园中固不多见。在华东政法学院创建初期,院政治辅导处及有关部门曾在该楼办公。现为院党政领导及所属有关职能部门的办公室。

院长楼一侧


格致楼。

格致室(格致楼)于1898年11月20日奠基,落成典礼于1899年7月19日举行。楼址原系1879年购置的别墅住宅,当时供施氏办公和起居住宅的基地,建楼时,将拆除住宅的砖瓦搬至今体育室处,建筑一简陋的健身房。访楼为三层楼房,基地面积930平方米,建筑面积2331平方米,砖木结构,计房60间。楼的西墙面与今韬奋楼南墙面相仿,其南墙面为城堡式,益增其苍然老态。三楼为医学系课室,一、二楼分别为物理化学试验室及课室,以及神学课室。此外,约大博物院也曾设在楼内。中国学校中筑有科学馆在当时实属仅有,约大自称:“教授自然科学,实为约大开其端也。”该楼的建筑经费共计3万美元,其中一半,由卜舫济于1897年赴美募得,另一半由上海士绅、学生及西商等多人捐助。

1952年,华东政法学院创建时,院长办公室、教务处及有关教研组、总务处及所属科室等在该楼内办公,故将科学馆改名为办公楼。1998年暑期,该院将办公楼改作学生宿舍时,采用曾用名格致室中的“格致”一语,改名为“格致楼”。


纪念坊。1929年,曹家渡众商民为纪念圣约翰大学建校50周年而立该纪念坊。其形状古色古香,颇为别致。该纪念坊于1955年曾被拆除,1992年10月由圣约翰大学校友会在纪念坊原处复建。纪念坊的四根石柱上,前后均琢有两副对联,并有横额,现录于下,附加笔者浅识。下面,外联语是:“环境平分三面水,树人已半百年功”。其意为:校园的东、北、西面临吴淞江水,培育学生半个世纪事半功倍。中联语是:“淞水钟灵英才乐育,尼山知命声教覃敷”。其意为:吴淞江畔优美的环境乐于培育优秀人才,圣约翰大学办学50春秋广泛教育学生。正面横额是:“缉熙光明”。其意为:光明由人们逐步努力织成。北面,外联语为:“明礼达用是为国华天挺之才资造就,新命旧邦广开学舍海通而浚此权与”。其意为:申明礼节通达事理是为中国造就天资卓越的人才,古老中国兴办新型学校广度深度起初开始于约大。中联语为:“命中西於一炉五十载缔造经营蔚成学府,在东南为巨擘千万人灈磨淬厉用扬国光”。其意为:使中西文化融于一所创立办学50年负有盛名的大学,在中国东南经洗涤磨炼的千万杰出人物弘扬国家光明。

背面横额为:“光与真理”。其为约大校训,大意是:授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使他明明了真理,养成优良品格,以增进人类的幸福。据载,正面的外联,系题联名家嘉定王焘曾撰,由书法家吴兴王震书;中联为嘉定金文翰题书。但是,背面的两副对联是否出自他们之手,现不得而知。


  同仁楼


小白楼


圣约翰大学河东旧址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

  • 探索华州:咸中建校初期原貌素描

    邮箱:3125136050@qq.com 咸中建校初期原貌素描 作者:王子休 (注:此文作于1933年5月,系作者任职咸中校长期间.作者王子林,陕西高陵人,1932年至1935年任咸中校长.原文标题: ...

  • 【建筑可阅读】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河东旧址)

    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河东旧址)位于苏州河东岸的光复西路上,部分在现华东政法大学校园内,与长宁区主校区隔河相望,由校园桥相连东西校区.圣约翰大学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于1879年创办,是在华办学时间 ...

  • 解放上海的第一宿营地今何在?“陈毅老总就是从这幢楼后面的苏州河木桥进校”

    "71年前的昨天凌晨,陈毅老总就是从这幢楼后面的苏州河木桥进校的."5月27日,大上海全部解放的日子.当天,站在交谊楼门口"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铭牌前,86岁的 ...

  • 东财最古老的楼与最年轻的学院…老铁镜头中的萨里学院

    东财情怀系列,久日不见新作,此帖欠账多时,今天补上一课.我标题中使用了醒目的"古老"二字,这词儿看起来挺便,有点大,是吧?东财校史,可劲儿往前追溯,也不过60多年,校内最老的建筑, ...

  • (5)万航渡路540号华园

    华园,原名盛氏花园,位于万航渡路540号.建于1925年.建国后为正泰橡胶厂的疗养所. 原为晚清政府邮传大臣盛宣怀第四子盛恩颐的住宅,砖木结构.园中的两层建筑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盛期的新文艺复兴风格,屋 ...

  • 万航渡路540号华园

    华园,原名盛氏花园,位于万航渡路540号.建于1925年.建国后为正泰橡胶厂的疗养所. 原为晚清政府邮传大臣盛宣怀第四子盛恩颐的住宅,砖木结构.园中的两层建筑体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盛期的新文艺复兴风格,屋 ...

  • 2019年3月23号-上海徒步第77回 愚园路/万航渡路/江苏路徒步

    前言 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市区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 作为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精华,愚园路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去年2018年是愚园路拓路完成100周年,上海徒步光影公众号适时 ...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

    香港路59号原上海银行公会大楼,始建于1925年,由中国建筑师过养默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古典主义风格,前部有三层,中间五层,后部七层,正中为五开间科林斯式立柱构成的柱廊,柱高两层,挑檐上部有三层,三 ...

  • (35)绍兴路5号原朱季琳住宅

    绍兴路5号上海版权局,1949年以前,房子的主人是南市华商电气公司老板朱季琳,是洋派人物,信天主教,而且要求全家人都入教.十几个子女中,有的从小就被送到法国教会学校里读书,回沪后在上海天主教会任职.他 ...

  • (35)虎丘路20号原亚洲文会

    博物院大楼原为亚洲文会(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公和洋行设计,砖木结构,1933年竣工.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竖向构图,底层石砌墙面,以上各层用青砖砌清水墙.入口券门.八卦窗.2层栏杆.压顶等为中 ...

  • (34)万航渡路623弄中行别业

    中行别业位于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623弄,北靠开纳路(今武定西路),东邻忻康里.协和里,由1条东西朝向的主通道,3条南北向和10条东西向的支通道组成总体平面.占地面积46.17亩(30779.7平 ...

  • (34)万航渡路1384弄湖丝栈

    万航渡路1384弄湖丝栈,明永乐年间,举人曹守常家族由临安(今杭州)迁至上海范溪(今北曹家宅)经营盐业.隆庆.万历年间,吴淞江(今苏州河)疏通后,航运日兴.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清政府镇压太平军修 ...

  • (17)东长治路505号原雷士德工学院

    原雷士德工学院位于商丘路的东长治路505号. 雷士德工学院建筑由德和洋行鲍斯惠尔(E. F. Bothwell)设计,占地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9900平方米.主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呈&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