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应该知道的立冬10大知识点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传统上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所以它也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时间是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
在古语里面,立是开始的意思,24节气里有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夏秋冬的开始。冬是什么?你可能会说,不是冬天吗?这是现代的理解,在古代,冬其实是“终”,终了的意思。
元代有本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面这样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农作物全部收晒完毕,可以收藏入库,动物也藏起来准备冬眠。所以“立冬”,除了表示冬季开始,还有万物收藏的含义。古语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这么来的。
立冬在古代民间是“四时八节”之一,所谓“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所谓“八节”,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
我们都知道一个著名的成语,叫做“斗转星移”,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上的北斗七星也会变换方向。立冬的时候,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北方,而太阳经度(又叫太阳黄经)是225°。
立冬来临,意味着少雨干燥的秋天向阴雨寒冻的冬天转变,日照时间持续缩短,天地间刮起了东北风和北风,气温逐渐下降,草木慢慢凋零,蛰虫开始休眠。
古人根据大自然现象,给立冬定出三种物候特征:“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这一二都好理解,水开始结冰,土地开始冻结嘛。三是什么意思呢?
雉,是一种像野鸡一样的大鸟,蜃是海边的大蛤蜊。“雉入大水为蜃”,就是野鸡进入水里,化为大蛤蜊。
这显然严重违反了生物常识,古人是啥脑回路?因为立冬之后,鸟类都向温暖的南方迁徙,而蛤蜊的外壳颜色和线条,恰好和雉有几分相似,所以古人觉得雉鸟到立冬后就变成了大蛤蜊。古人并不怎么懂科学,他们有这样脑洞大开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立冬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君王率领大臣举行迎冬礼的做法。
据《吕氏春秋》记载:“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
汉朝和魏国时期,皇帝会在立冬这天给百官赏赐衣帽。
老百姓也趁这个时候,尽情享受秋天的丰收,好好休养身体。
在许多地方,人们会在立冬这天进行祭祖、宴会、卜岁,还有拜冬贺冬,向上天祈求来年的丰收,并做一顿大餐,好好犒赏辛苦了一年的自己。
这个时候,自然界许多虫子开始冬眠了,古人当然不会冬眠,但他们形成了立冬进补的习俗。民间谚语说:“立冬补冬,补嘴空” 、“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古人喜欢在这个时候进补热量高、能驱寒、滋阴补阳的食物,比如各种肉类、滋补汤等,为来年开春储备能量。
中国不同地区的进补方式各有特色,比如福建中部地区,以中药和肉类熬制草根汤,用来补肾、健胃、壮腰。
广东的粤语地区,喜欢炖各种营养汤,而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因为当地人认为这个时候的甘蔗已经熟透,吃了不会上火,还可以锻炼牙齿。
江南地区的百姓经常说一句谚语:“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立冬吃螃蟹,是他们的最爱。
北方地区,一般都有立冬吃水饺的风俗。古人认为,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然后到半夜子时再吃,因为这是年岁更替的时辰,吃饺子取“更岁交子”的含义。由于“饺”和“交”同音,而立冬是秋冬季节的交替,所以沿用了岁末吃饺子的习惯。
北方还有些地方认为,饺子外形像耳朵,只要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既然立冬这么重要,古代的诗人当然少不了要给它献诗,包括诗仙李白、南宋大诗人陆游等人,都写过立冬主题诗,但我最想给大家分享的,是一首无名氏写的七言诗《立冬》,这首诗虽然不算很美,但充满了人间烟火味:
九月开畦种晚菘,青苗小样细玲珑。
一帘夜雨滋根润,篱畔新菊绽蕊红。
细碎时光能静好,许人旧梦亦朦胧。
冬天又至需喝暖,菘味高汤缀绿葱。
祝大家像诗里写的那样:生活滋润,岁月静好。冬天喝暖,白菜高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