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道元|香山“新红学百年”发言
香山“新红学百年”发言
(据录音整理)
甄道元
自幼爱红,是个老红迷。但退休前,没敢发表一篇文章,没敢参加过红圈的一次活动。单人匹马读红,孤苦伶仃潜伏四五十年,未发一言。
不是低调,而是怕周围的同事说不务正业。担忧岗位上但有失误,落下口舌。只能业余时间偷偷研读。退休后,才正大光明全天候地补回失去的时光,找到了红群。并得高人指点,由一个红迷到专门关注某一领域的探究。
我关注的领域,是后40回。后40回的性质,无非有三种可能:要么,是曹雪芹80回的正序;要么,是后人所续;要么,是曹雪芹增删改写的基稿。除此三种,别无可能。
对于第一种,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接受的。因为,其文采远不及前80回;而且,也没有按照前80回铺设的展开;也未出现脂批所见到的情节。
人们一般都认为,是第二种,即后人所续。续书的观点,自裕瑞就有猜测,《枣窗闲笔》言:“……斯二端无处可考,但细审后四十回,断非与前一色笔墨者,其为补著无疑”。至百年前胡适的高鹗伪续,“狗尾续貂”,此观点进入鼎盛时期。
胡适的观点基于“红外”证据:程伟元乃一“书商”和张问陶《赠高兰墅同年》诗注。胡文彬老自1976年对程高续书说就开始质疑。在“程高伪续说”不能成立的的情况下,张问陶等的,放在高鹗身上还成立的证据,若放在高鹗之外的任何人身上,便不再是有效的证据。这等于在说,“红外”证据没有了。
在“红外”证据不存在的情况下,再分析前80回与后40回的关系,只剩一条路可走——只能从文本内部来分析,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
从内在联系来分析二者的关系,人们一般仍认为后40回是续书。第一,二者水平不一;第二,没有按照前80回预设的发展;第三,没有见到脂砚斋批语中情节。是怎么认为的?一看,觉着,一读,就能感觉出来它是续书。这就想了,倘若后40回是老曹增删五次的底稿,怎么会按照前80回铺设的来延展呢?怎么会出现脂砚斋所见到的情节呢?在底稿那个时期,增删稿还没有出现,脂砚斋还没有评批。打比方说,昨天我们写了一篇论文,今天又进行了修改,昨天的草稿怎么会按照今天的修改稿来发展呢?
而且,“感觉”也不是科研的方法,需要上升到“理性”。“还红学以学”,后40回的研究也要上升到“学”的层面,需要以理性的方法,来分析而不是感觉二者的关系。
科研就是要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分析到。我们是不是还有一种可能,没有考虑在内?它万一是底稿呢?这是一个大漏洞。
那么,它到底是不是底稿呢?
我们发现,前80回那些“毛刺儿”,“毛刺儿”是什么?它就是上一稿与当下的新构思之间的冲突,是继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毛刺儿”也是一个矛盾体,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方面。毛刺儿的这个矛盾体,其主要方面是与五次增删的总体构思,是一致的,占着主导地位;其次要方面便是上一稿的旧文字。任何作品在修改当中,既有大刀阔斧改得面目全非之处,又有将上一稿的文字,整句、甚至整段地誊抄下来了之处,还有小修小补之处。应当说,增删中对上一稿的处理,曹雪芹大都处理好了,衔接平滑了,我们已无法发现旧文字的痕迹了。但有些地方,还是留下了痕迹,形成了毛刺儿。
我们发现,这些毛刺儿之处,其矛盾的次要方面,恰恰与后40回相合的。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那“毛刺儿”可是新旧稿交接的地方啊!
你比如说,贾母在增删稿中是住西院的,贾政在中路,贾赦住东部。但在后40回中,贾母是住东院的。贾母住东院的证据是什么?在111回和112回,贼人行走的路线和包勇追赶的路线能反映出来。后40回与前80回东西对调的院宇布局,在105回的查抄和114回凤姐返金陵,也能够佐证。
我们看第30回,宝玉从贾母后院出来,“往西”穿过穿堂,经凤姐门前的大影壁墙,过夹道的西角门,到了中路上的王夫人处,与金钏儿调情。“往西”,贾母西边是什么?是荣府大院的大围墙,跳墙过去?墙外也不是贾府啊,而且增删稿中,贾母西边也不是凤姐、王夫人。方向,反了。即便绕地球一周,顺序还是不对。
我们把它校对作“往东”,往东便一顺百顺,行走路线合理了。但,这只是“然”,不是“所以然”。即,这是带有机会色彩的校对。而在底稿中,贾母是住东院的,所以由东院到中路,才是“往西”。即,在底稿中的确应该是“往西”的。
第30回这段文字,便是底稿中直移而来的。我们说,大多地方,曹雪芹的改动,均处理得毫无痕迹了。但是,一些地方他只改动了表层的“皮和毛”,而皮毛下面的“血和肉”还没改过来。贾母由居东,改为居西,方位的表层文字,是改过来了,但是与之配套的“行走路线”,也就是毛皮下的“血和肉”,还未来得及也随之调整过来。曹雪芹的大部分改动,是改好了的,衔接平滑的。由于这些部分改好了,我们也就无法发现上一稿是什么文字了。而一些尚未改好的地方,即“毛刺儿”之处,我们才能看到其早期的文字的面貌。贾宝玉的“往西”,便是早期文字,是与后40回一致的文字。
不单是第30回,从第24回到第30回,都是早期文字,是早期文字拼接到了增删后期的章回之上。这又涉及到传抄,传抄中可能存在着以几回为一个“单元”,不同增删时期的“单元”传抄在一起的状况,即曹雪芹每增删几回被脂砚斋拿走评批,而以单元的形式存在,后来的人们便将不同增删时期的“单元”,混抄在了一起。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以营利为目的的拆页、分抄、混装的状况。窜抄进来的文字还包括第70回,包括接近80回的那些章回等等。而这些窜抄进来的早期文字,却与后40回有着内在的联系。
我们知道,第42回刘姥姥为大姐儿更名为巧姐儿,凤姐是一个女儿,中途更名。这是段美文,是曹雪芹的最终构思。但后40回凤姐是俩闺女,前80回中,第27回巧姐儿在没有更名之前,就使用“巧姐”之名了,而且是大姐儿、巧姐儿同时出现了。也就是,在第42回刘姥姥为她更名之前,就有“巧姐儿”之名了。第29回也是两个女儿同时出现。而这些章回,正好在第24回至第30回之间,是窜抄、拼接进来的老文字,老文字曹雪芹给凤姐构思的就是两个女儿,是与后40回具有一致性的。到五次增删后来之时,才出现了刘姥姥更名的神笔。
不单是大姐儿、巧姐儿,珍珠和袭人第29回也是同时出现了。珍珠还在贾母身边,是贾母的贴身大丫鬟。但是第3回我们知道,珍珠是已经更名为袭人的,出珍珠就不能出袭人,出袭人也不能出珍珠,二者是同一人。以后的章回,也只能出袭人,不能再出珍珠。第29回二人同时出现,也是因老文字中,还没有构思是珍珠更名的袭人,后40回也是没有构思由珍珠更名袭人时期的文字,更名袭人的另有其人。
还有,贾母的生日,我们都知道,八月初三,也就是在秋季。但第62回,贾母的生日是正月。书中很多人,如黛玉、宝钗、薛姨妈都是两个生日。人们对贾母八月初三的生日印象深刻,有多少人关注62回的正月生日?
【邓遂夫插话】:有。正月二十一,它是错了一个字,姨太太的生日,而不是老太太。
【甄道元继续】:这个问题,我们回头再说,我先按照顺序继续。把所有的毛刺儿,比如说贾宝玉往西走,改为往东走,都给它附会过去,先不谈。……那还是先回答邓老师的问题吧:
如果认为后40回是续书,那么,是按照71回的八月初三来续?还是按照62回的正月来续?为什么后40回是支撑第62回正月生日的?它是姨太太吗?是笔误吗?好,如果我们认为后40回是伪续,不予考虑。那么,前80回不能算是伪续吧?第70回,为什么也是支撑第62回正月生日的?第72回为什么也是支撑第62回的正月生日的?我们看第70回的贾政回京,看第72回的贾琏借当,抄本是支撑正月生日的。“老太太”“姨太太”,这能算是笔误么?这是系统问题,是与诸多章回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问题,不是个别误抄问题。也不能从后40回与前80回是两个系统角度考虑,而是在前80回内部,就是两个系统,是增删不同时期两种文字系统。两种系统,实际上反映的是,增删的早与晚两个不同的增删时期。
从后40回我们看到,老太太的生日,利用了两个素材,一个秋季的,一个春季的。看前80回,最后的构思,是秋季。在后期的构思中,这两个素材,都采用了部分文字,并且到最后的构思之时,在时间上择其一,统一在了“八月初三”这个素材的时间上。但是,还是那句话:老曹在增删中,有的地方只处理了“皮和毛”,皮毛下面的“血和肉”,还没来得及一同调整过来。第62回的正月,便是没有调整过来的另一素材中的文字遗痕,形成了“毛刺儿”。
后40回所谓的续书者,有无可能他对显而易见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视而不见,而专门盯着矛盾的次要方面,盯着那些隐藏于字里行间的、不易被发现的次要内容,而去续写?并把次要方面在续书中予以放大为主体。对贾母住西院这种显而易见的文字,置之不理,而专门去看第30回宝玉“往西”这两个字,便在后40回中续为贾母住东院?对贾母八月初三这种显而易见的文字视而不见,而专门盯着第62回那种不易被人察觉的地方,去续写?这是不正常,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再比如说,再说就超时了。你比如说,王氏兄弟,它也是两个素材,一个是两兄弟,一个是三兄弟。老曹整合增删改写的时候,两个素材的文字,都部分地采用了,并在表面上反映出的是两兄弟。也就是,最后的构思,在兄弟的数量上,用的是两兄弟的素材,但文字内容,两个素材都用了。我们会感觉到,表面上是两兄弟,但有第三个兄弟的影子。也就是说,在实质上,一会儿两兄弟,一会儿三兄弟。比如第25回叔嫂逢五鬼。
王子腾探望凤姐和宝玉来了。王子腾第4回就外出巡边去了,没有得旨回京,到第92回才奉旨回京。92回属于后40回,我们还可以不予考虑。那么,一个九省统制,偌大的朝廷命官,他得请奏准假不可擅离职守吧?请奏、恩准,一来一往,得需要时日吧?再说了,凤姐、宝玉是王子腾的晚辈,又不是王子腾的生身父母亡故,朝廷怎么会准奏?退一步讲,即便是准奏,偌大的朝廷大员,其出行要鸣锣开道、百姓回避、贾家要长跪远迎吧?而且没有时日,也是到不了京都的。这不是说来就来的事情。来看凤姐、宝玉的,是本就在京都的另一个小弟。在底稿中,在后40回中,这个小弟叫王子胜。同样,这也不是笔误。这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文字。
仍是那句话,改写之时,改了“皮和毛”,将王子胜之名改成了王子腾,或说把王子胜的戏份,转移到了王子腾身上。但是皮下的“血和肉”没有随之一起调整过来。而且,有的文字,是难以改动的,文意深深地植于了字里行间。减少人物数量,复杂人物关系,将戏份集中到重点人物身上,使其形象更为鲜明,这是一切作品提升艺术性的正序。但是,王氏兄弟的整合,不是成功的。
没有时间了,说最后一个问题:意义。
从百年前胡适提出程高“伪续”,到1976年胡文彬老的程高不可能续,再到2008年的无名氏续,现在看来,有无必要再向前推进一步,各位提出意见,进一步完善,把这个课题做得像一个课题。百年不单是回顾,更是发展。
概括后40回的意义,没有找到合适的词汇,借用红友读了拙作《红楼梦底稿探索》之后的一句话,未必合适,但倒是形象,好理解。说:“有点儿像《地雷战》,踩了这边,响的是那边。”换句话说,后40回的性质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不是定性为底稿就万事大吉了。而是一个牵一线而动全身的问题。涉及到前80回文本校对、解读、评点等等问题,会牵动一系列的大而新课题立项。
比如说校对,第30回需要重新校对,远远不止第30回,前80回有诸多之处需要重新校对。再比如说评点,我们在高校给学生搞个讲座,我这里兴致勃勃手舞足蹈,在讲第42回刘姥姥为大姐儿更名为巧姐儿,是多么地高妙。“叭”,台下学生就举手啦:老师,第27回就有了巧姐了,你怎么说42回才更名?有时候,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能够把人顶个后仰翻。回答不了啊,很多很多问题,不解决后40回的性质,就无法解释书中一系列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后40回的问题,前80回的那些疑难杂症,才可以得到解释。
后40回是增删五次的底稿,是底稿中的后面之部分,前80回是在底稿的基础上增删改写的。后40回与前80回,反映着老曹“十年辛苦不寻常”。所牵动的大而新的课题立项,对《红刊》《曹刊》都……
(录音终断)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周小云
据录音整理,并经甄道元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