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

在孔子稍前,郑国的子产认为,人先有肉体而后有灵魂,人死后灵魂也就随之消散,不复存在。这是中国与其他的文明截然不同的思想。所以子产把人的生前死后看得很轻,看重的是人生的实际过程,即“天道远,人道迩”。而鲁国叔孙豹认为人生的三不朽为“立德、立功、立言”,不是“灵魂不灭”。

按西方宗教思想,人应该为上帝而活,中国思想认为人应该活在当下和后人心里。

之后就是孔子,他最重要的思想是“仁”。仁即爱人之心,乃人所固有、所同有。仁是人人可以达到的,是一种内在的必然,然而其又受制于外在的偶然,即所谓“命”。孔子的理论体系用“命”来阐述宇宙界,用“仁”来安定人生界。既然“命”不可测不可把握,所以人应该一心追求可以把握的“仁”。这可概括为“知命”与“求仁”。有了“仁”的内心,扩展到人际关系,就是“礼”。礼再扩展至社会生活,就是一种祭祀仪式,是人与天、神、鬼的感通,孔子把此意转移为人与人的“诚”。人生在宇宙中的节制是“命”,个人在人生中的节制是“礼”,而“仁”则是人所能及范围内的自由。这就是“仁”、“命”、“礼”的关系。所以孔子并不考虑子产关于人死后是否有魂的问题,也不考虑叔孙豹人死后能否不朽的问题,孔子只考虑人能否尽其心而达于仁,能否于当下圆满的问题。所以有“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之后有墨子,墨子极端反对孔子。墨子认为儒家的“仁”是有差别的爱,儒家的礼使人不平等,所以墨子主张“兼爱”。然而人与人有差别是一个事实,于是墨子提出“天志”,从天的观点看,则是人人平等的。然而受当时的经济水平所限,“他不能让人平等过高水准的生活,便只有先教人平等过低水准的生活”,所以墨者“以自苦为极”。所以后来庄子批评道:“墨子虽然存心为天下人着想,但天下人之心,却不能接受墨子那般的想法!”

墨子之后有杨朱,杨朱极端反对墨子。墨子讲“兼爱”,杨朱讲“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杨朱认为,人人自爱,各自为我,则天下自平。然而孟子批评说,墨子是“无父”,将家庭秩序破坏;杨朱是“无君”,将政治秩序破坏;“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反对杨墨,又回归到孔子。孟子对儒家的新贡献是提出了“性善论”。“善”是人心所固有,所同有的。人心向善如同水之就下,是一种自然属性;然而外力亦可强迫使水上扬,但那只不过是“势”而已,人心向恶也是如此。于是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与孟子同时有庄子,与孔、孟、杨、墨思想偏人生界不同,庄子思想偏宇宙界。人生有限而宇宙无限,于是庄子导出齐物论,若以有限的人生去看宇宙则“彼”、“是”有分,若以无限的宇宙来看人生则“彼”、“是”无别。于是就没有了“生死”、“是非”、“好恶”的对立,而只有以“是”为中心,以“彼”为外围的圆环,于是原来相对的事物在此可以并行不悖。于是有“无适”,即“彼”、“是”不相往来。于是有“约分”,即各守各的界限。然而宇宙中一切现象都是变动无常的,庄子谓之“化”。庄子理想的人生为“与化为人”,即把人安放在宇宙的大环之中。庄子又指出“化”的本质是“气”在变化。万物有化,而气无所化,能游于不化之境者谓神人。中国后来的神仙思想即源于庄子。然而庄子所谓神人,依然是人,而不同于西方宗教里另一世界的神。若说孔孟杨墨的思想是“道德人生”,那么庄子的思想则是“艺术人生”。于是后来的中国思想界,遇盛世则积极,讲道德人生,尚孔孟;遇衰世则消极,讲艺术人生,尚庄老;遂形成了孔孟与庄老递兴递衰的局面。

与庄子同时的惠施,是庄子密友,然而两人思想绝不相同。其实庄子与孔子也有相似之处,他们的思想都从实际人生体验中来;而惠施则近似墨子,以及西方的逻辑学家,他的思想从思辨理论上来。惠施之后有公孙龙,两人都是“名家”的代表。惠施讲“合同异”,公孙龙讲“离坚白”、“白马非马”。其理论都是从人类语言的层面分析而得出,而忽略了人类语言并不能完全恰合人类的心意。于是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名家其实是从墨家演变而来,他们想从名言异同的辨析上来支持墨义,教人“兼爱”。然而他们“一面经不起庄子在思想方法上之抨击,一面敌不住孟子在人生实践上的主张”,于是盛极一时的墨学就难免衰落了。

庄子、惠施之后有荀子,也是儒家,然而与孟子不同,孟子讲“性本善”,荀子讲“性本恶”。荀子认为“善”是出自人为而非自然,此见太狭隘,所以后来的中国思想界还是承袭孟子。孔孟言礼,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敬”出发,荀子则改成从人类经济生活之利害上出发。孔子的知命之学,还留有一条天人相通之路,荀子则把天人的界线划得太清了,变成了天人对立,“制天命而用之”。所以荀子的思想是强调理智而忽略情感的,其对人也如对物一般,只从外边着眼,而没有一种人与人之间情意的相通,这就有了一些法家思想的雏形。所以荀子从智识的层面将人分成四等:大儒、雅儒、俗人、俗儒。其中俗儒又称奸人,他们虽有一定智识,但是他们的智识只能够惑人心、乱法纪,这种人当诛。荀子这一理论后来转为法家,韩非、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这也是荀子思想“偏智不仁”的必然结果。

多数史家认为《老子》一书出自庄子之后、荀子稍前。老子的重要观点几乎全从庄子引申而来,然而又有许多不同。老子讲“长生”,庄子没有讲,庄子只讲“神仙”;后来的道士则把两者集合为一了。老子讲“治国”,庄子没有讲;庄子的思想近似西方之无政府主义,老子的思想近似西方之民主政治。老子讲“用兵”、“取天下”,庄子更没有讲;所以老子虽尚自然但还是求功利,虽宽慈但还是精算计,所以此后中国的黄老之学就变成权谋术数了。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同时他的书中又很推崇老子。之前的孟荀庄老,都是从全人类的立场来阐发其思想,而韩非的思想却只是为统治阶级服务。韩非心中之政治,只是驾驭民众;驾驭之道,则恃刑赏法术。韩非师从荀老,最后又反对其师。所以中国的思想在这种批判的继承中,得以逐渐发展,以期适应当下的社会需求。

秦汉时代,国家归于统一,思想界亦要求调和融通,归于统一。钱穆在《中国思想史》里称之为“新儒家”的一派,先融会了儒、道,再融会了百家,对此后中国思想界影响巨大。他们的代表作为《易传》、《中庸》、《大学》、《礼运》,这些书的作者已不可考,然而都是伟大的杰作。庄老的宇宙论,不信有创造宇宙的上帝,也不信人的智慧可以主宰宇宙,可说是近于“唯物”;但是他们对物的观念重在其流动变化,可说是“气化的一元论”。《易传》、《中庸》在此观点上更进一步,指出在万物的流动变化中有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性格与特征,故说是“德性一元论”,这是中国思想史中之特创。《易传》、《中庸》即用此观点来求人生界和宇宙界之合一,这就是中国思想史里的“天人合一”。庄老认为宇宙一切事象都是对立的,《易传》、《中庸》则认为,在对立的两端之间还有一个中间状态,因此两端看似对立,实则彼此相通,一以贯之。因此在对立的矛盾本身上求得了统一,此即儒家所谓的“中道”。因此《易传》、《中庸》不失孔孟传统,而终与庄老不同。《大学》一书为儒家政治思想的代表,专论人事,不涉天道。《大学》三纲领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最重要的是“修身”。《大学》的贡献在于把复杂的人生界用一种简单的观念与系统概括了,这是人生哲学的一元论,也是一种德性一元论,即把全人类追求的至善之境界分担到每一个人的修身上。《礼运》与《大学》异曲同工,都是要完成一理想的人文社会之“乌托邦”,只不过《大学》偏重政治,《礼运》偏重经济。《礼运》思想还是儒家的推演,但提高了“道”的地位,抑低了“礼”的地位;亦融合了墨家的观念。由此可见当时思想界调和百家的努力。

南北朝、隋、唐是一个佛学时代。佛学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有四个原因。一,佛学以人格观念而发挥平等义,不信外力、天帝,而崇内力、自力。二,佛学依法不依人,重实践尤重于思辨。三,佛学虽出世,但重在对人生实相的分析与理解,从人生观而建立宇宙观。四,佛学不取固定的灵魂观,不主张偏陷的唯物论,而采取一种流动的生命观。这四点与中国传统的思想相合。佛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期。一是小乘时期,宗教气味浓,此与中国民间阴阳巫道相配合。二是大乘时期,重在宇宙论,哲学意味胜过了宗教意味,与中国的庄老玄学相附会。三是天台、贤首、禅宗时期,此为中国僧人自己创辟之新佛学,重在人生界之自我精修,内心密证,生活上的实践胜于哲理上的思辨。有两位高僧对佛学的中国化有巨大贡献,一是南朝的竺道生,一是唐朝的慧能。竺道生提出“顿悟”和“佛性人人本有”。生公说“信”是信奉外面教言,“悟”则发乎内心知见,“悟发信谢”,开悟了,信便凋谢了,这就冲淡了宗教的信仰精神,而靠近中国的传统思想了。仅能信受佛法,佛法仍在我外,必须自心开悟,佛法始与我为一。此种开悟,既是“佛性”。然而为何是“顿悟”而非“渐悟”?因为“理”是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所以必须悟其全体,不可今日悟一些,明日再续悟一些。悟是悟此死生实相,悟此死生真理,一达悟境,即证无生,既是涅槃,其时则一切无分别,一切是真,故一念而无不知,此时既是顿悟成佛时。生公所悟启发了之后天台、华严、禅三宗,尤其是禅宗。慧能被称为禅宗六祖,其实是禅宗开山。佛教中有禅宗,恰似西方有宗教革命。慧能常劝僧众,即自见性,直了成佛。生公顿悟,如登高山,最后一步始达山顶;慧能顿悟,如履平地,步步踏实,脚下既是。生公教人见“佛性”,慧能教人见“自性”,故说“即心即佛”。所以慧能只是在讲自己心悟,而不是在讲佛经。慧能追求的是一种越离于外在对象所拘限的自在知见与自在关照。只许你有“知见”,不许你有“所知见”,而且还“住着”在“所知见”上。所以得明一切法而无念、无相、无住、无着。烦恼与菩提,同是一知见,同是一心,所异在有相与无相,着与不着。所以后来禅宗的种种公案都是讲一个意思,教人不要“执着”。

以上所有,直指中国思想一以贯之的自己“内心”,不求外索就已自足。对比外来的思想体系,足以独立而不朽。

(0)

相关推荐

  • 《国学溯源》自序

    <国学溯源>夏海著 中华书局出版 自 序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提出著名的"轴心时代"概念,认为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文明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精神领域出现了 ...

  • 中国古代货币历史-银锭发展历程(二)

    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铸造了中国第一种官方铸造的银币,这就是从一两至十两,分为五等的"承安宝货"银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脱离了单纯纪重而标明币值的银币,金代银锭还有解盐银锭和 ...

  • 中国古代陶器和瓷器发展历程分析

    引言 我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在很多考古行动中就发掘出各种各样风格迥异精致优美的陶器,例如彩陶和灰陶等等. 之后的发展中人们在原料的选择和精练,炉窑的改进和烧成温度的提高,以及釉的发 ...

  • 儒家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的哲学思想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无处不在,它倡导的价值观在自觉不自觉中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儒家的思想体系由先秦的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 479年)到明朝的王守仁(1472年 ...

  • 古代中国的瓷器发展概况

    在商朝之前的早期居民使用的为陶器,在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在郑州商代遗址和黄陂盘龙城遗址的商代中期墓葬中出土较多的原始瓷器,器形也较多. 东汉时期出现成熟的青瓷.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 ...

  •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知识点,考点讲解 真题分析

    在考试古代商业发展里面特别考查较多的是明代商业的发展,其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其他时期的考查较少,从考查方向来看,主要是考查商业发展的表现,如2020年考查商业货币的发展,2019年考查商业发展规模的 ...

  • 高铁: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院士王梦恕生前谈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中国中小企业 2020,(02),34-35 张璐晶 导出/参考文献 分享 打印 时速486.1公里--这是目前为止地球上的火车所能跑出的最快时速.而这个速度,属于中国人.曾经落后世界潮流30年的中国 ...

  • 浅析中国珠宝文化发展历程

    珠宝是一种时尚装饰物,领袖时尚有数千年历史,佩戴珠宝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民族风俗,然而珠宝文化形成时尚,并非一帆风顺,它是人类由生存至生活:而后由生居到装饰.佩饰,走过了漫长艰难的路程而发展过来的.为 ...

  • 周伟洲:中国民族史学发展历程及展望

    提   要:本文对中国民族史学发展的历程做了简要的回顾,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民国时期(1911-1949),为中国民族史学最初形成及发展时期: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1949-1979),为 ...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丨探析古代御厨机构的发展历程

    既然民以食为天,那么在古代社会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自然也就更加地讲究饮食,因此还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业"御厨",也就是专门为皇帝或者说为皇室人员烹调美食的人员. 这些人一般是长居深宫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