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服饰解析(上):仪仗人员与王公大臣篇 | 围读服饰史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洗稿,授权请微博私信@青果煎饼)

把本文分享到朋友圈,或以链接形式分享无须授权

感谢@青果煎饼 的投稿,于是以后投稿的栏目就叫“围读服饰史”。(另外一个转载的栏目叫“旁听服饰史”)

本文分析的是《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的服饰设定,并且会尽量多给大家做一些扩展,方便大家理解。这两部片子实为同一部电影,分剪为两部,剧情前后连贯,建议先看《火烧圆明园》、再看《垂帘听政》。笔者最早看这部电影还是小学时在语文课上学完课文《火烧圆明园》后老师组织看的,距这次重温已经有十余年之遥了。

《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可谓是一部史诗级的历史巨作,在本片拍摄过程中外景内景几乎都是在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清东陵等地实地拍摄的(现在早已禁止,只能在影视城拍摄古装剧了),对同治帝登基大典、八里桥战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等宏大场面也有展示,电影最后还有慈禧陵寝随葬文物的珍贵镜头,历史真实感很强。

在服饰上,应该说这两部八十年代的老古装片在服饰上还是做出了一些不错的还原的,但是服饰的搭配问题也存在。不过相比几年后中日意英法合拍的电影《末代皇帝》,《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服装考据程度还是要更靠谱一些,前者虽然服装质感做得不错,观赏性较好,但在不同服饰之间的的搭配上却错误百出,还不及后者。(《末代皇帝》以后有空再扒,除了戏服质量看起来不错外,这片子服饰搭配上基本是甄嬛传的渣水平)

仪仗人员服饰

  • 豹尾班侍卫篇

《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中出现了许多让人眼前一新的服饰。比如一开始作为倒叙的同治帝登基大典上,就出现了一种在其他清宫剧中几乎没有出现过的服饰:豹尾班侍卫行褂。

△电影中登基大典上随从皇帝的豹尾班侍卫,穿吉服袍褂和明黄色无袖行褂

豹尾班侍卫为清代皇家侍卫之一,是扈从皇帝的仪仗人员。豹尾班侍卫标志性的特点除手持仪仗兵器豹尾枪外,还有其身上穿着的对襟无袖的明黄色大褂。这种褂为豹尾班特有,与一般御前侍卫的的黄马褂不同,豹尾班侍卫的行褂无袖,制度上记载其胸前不使用纽扣,而是用系带固定衣襟。

△豹尾班侍卫行褂

一般情况下,行褂(马褂)是行服的一部分,搭配缺襟行袍穿著。但是豹尾班侍卫的行褂却比较特殊,除穿在行袍外作为行服,还能搭配吉服和常服穿,穿着顺序从里到外为袍+补褂/常服褂+豹尾班行褂,即一件袍外穿两件外褂。

△《紫光阁赐宴图》  穿吉服袍褂与黄色无袖行褂的豹尾班侍卫(站在最后排的那群黄衣服的),手持豹尾枪(即枪头上垂有一条豹尾的红缨枪)或挎腰刀

△《冰嬉图》  扈从皇帝的豹尾班侍卫身穿常服袍褂与行褂

△塞宴四事图  穿行袍行褂的豹尾班侍卫(第二排穿黄色无袖褂的)

但是,片中的豹尾班行褂应用场合与穿着人员并不是完全正确。比如登基大典上负责甩三次静鞭的鸣鞭校尉穿了豹尾班行褂,而实际上应该穿銮仪卫的红缎小团葵花袍。

△电影中错穿豹尾班侍卫服饰的鸣鞭校尉

△真实的鸣鞭校尉身穿銮仪卫校尉袍

△《甄嬛传》第一集中身穿蟒袍的太监挥舞静鞭也是不对的

再比如在僧格林沁等人与洋人谈判时,清兵也穿了豹尾班行褂,而实际上作为皇帝仪仗人员的豹尾班侍卫显然不会在这个场合露面。可以说,片中对于豹尾班行褂是有着滥用的。

  • 銮仪卫与和声署篇

登基大典上出现的另一群人是銮仪卫的校尉与和声署的乐生,分管礼仪与奏乐。电影中同样展示了他们的独特服装,这些装束在其他影视剧中也较为罕见。

銮仪卫是清代的宫廷仪仗人员,最初沿用明代的“锦衣卫”的称呼,很快在顺治二年就改名为銮仪卫。銮仪卫校尉与舆士头戴顶为镂花铜座上植明黄色翎毛的凉暖帽,其中校尉的冬冠除常见的折檐款外,还有一种类似明代大帽的直檐款。身穿红缎小团葵花箭袖袍,腰束绿绸带。

△电影开场的宏大的登基大典上,持斧钺金瓜等仪仗的銮仪卫,可见他们红袍的葵花花纹

△清乾隆《紫光阁赐宴图》中排成两队、绵延不断的銮仪卫仪仗人员,全穿红缎小团葵花袍

△郎世宁绘《万树园赐宴图》中的銮仪卫舆士

和声署为继承明代教坊司的宫廷乐队,雍正七年正式改名和声署。和声署乐生冠与銮仪卫样式相同,但是冬冠没有直檐款,且材料限定为騷鼠皮。袍分两种,一种款式与銮仪卫校尉、舆士相同,另一种则为执戏竹的乐队指挥专用,为无花纹的红缎箭袖袍,只在前胸后背有方形的黄鹂补子(典籍中将袍上的补子称作“方襕”)。腰系云纹绿缎带。黄鹂本为明代八品文官常服补子,清初仍然沿用为八品文官补服花样,后来至晚在乾隆时期被规定为和声署使用,而文官八品补服则被改为原为九品的鹌鹑,九品补服相应地被改为原为杂职的练雀。

△一式和声署乐生袍

△二式和声署乐生袍(与銮仪卫校尉、舆士款式相同)

△《万国来朝图》中的乐生,穿二式和声署乐生袍

神乐署文舞生也有一种类似的袍,但方襕的花纹不同,为销金葵花,且颜色不限于红色,而是根据祭祀对象在几种颜色间更换。在清代宫廷绘画中,负责奏乐的乐生有时也穿这种神乐署文舞生袍,而不是和声署应穿的黄鹂方襕袍与小团葵花袍,不知为何。

△《崇庆皇太后万寿图》中的乐生,穿神乐署文舞生袍

△电影中的乐生穿方襕袍,但是看不清方襕的花纹,还算是符合清代的乐生打扮

△但是在影片中,銮仪卫与和声署的穿着也出现了服饰的张冠李戴。电影一开始的镜头里,手持着“銮仪卫”灯笼的銮仪卫人员,反而身穿着和声署或神乐署的方襕红袍。而持静鞭的鸣鞭校尉,却不穿銮仪卫校尉的服装,而改穿了一套标准的豹尾班侍卫服装,这一点在前面的豹尾班服饰的分析中已经提到过了。

王公大臣服饰

  • 朝服、吉服篇

本片中的王公大臣服饰相对较为用心,出现了完整的朝服和吉服。

△电影中咸丰帝生日时穿朝服陪皇帝看戏的群臣,注意朝冠高耸的顶子及肩上的披领

朝服是清代官员贵族最高规格的礼仪服饰,在大典、祭祀等重大礼仪场合穿着。王公大臣的男式朝服由朝冠、披领、补褂或端罩、朝袍、朝珠、朝带组成。吉服为次于朝服的正装,多为节日、宴请等次一级的礼仪场合或主要人物穿朝服时由次要人物穿着,男式吉服由吉服冠、补褂或端罩、蟒袍(皇帝为龙袍)、朝珠、吉服带组成。

朝服和吉服并不难区分:朝冠顶座呈塔状、顶子多长条形,吉服冠顶子则为球形;朝服有披领——即满语称作ilten的一种披肩,吉服则无(许多电视剧给吉服配上了披领,这并不符合清代一般的穿衣习惯);朝袍为上下分裁、下摆打褶子的袍,左侧开衩、接有内摆;吉服的蟒袍为上下通裁,宗室贵族的蟒袍前后左右四开衩,普通大臣则前后开衩。

△清代男子朝服(左)与吉服(右)的区分方法(仅对男装有效)。需要注意这是正规的搭配,但也有部分民间画像出现了朝服和吉服的混搭

△朝袍与蟒袍两种袍都有箭袖与综袖。箭袖即所谓的马蹄袖(满语wahan,意为“马蹄”),综袖(或称素接袖)是指连接箭袖的一截接袖,一般熨烙有褶子或用金线刺绣代替褶子,也译作赫特赫、赫德赫(满语hethe)。

△山东博物馆收藏的一对被拆下来的袖子,可以看到赫特赫上的褶子

另外朝袍和蟒袍的花纹也不同。朝袍按等级分为云肩膝襕、方襕、暗纹三种(实际中可能多有僭越),而蟒袍由于为节日等场合穿的吉庆服饰,其花纹更加繁杂、遍布全身,下摆有较大面积的立水。

△男朝袍上下分裁、下摆打褶、左侧开衩、接有内摆。清代高级男朝袍用云肩膝襕纹,为继承明代纹样排布方式(晚清时膝襕位置往往会更低一些)

△男蟒袍上下通裁,宗室贵族的蟒袍前后左右四开衩,普通大臣则前后开衩。男蟒袍通常花纹遍布全身,下摆处有较大面积的立水

△叫第一声起时,恭亲王奕䜣穿朝服走动的镜头,可见朝袍下摆上的膝襕

△肃顺等人在避暑山庄穿夏朝服的镜头,可见朝袍下摆上的膝襕

△本片中朝服与吉服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分开,但是在登基大典中一些官员为披领(朝服)混搭蟒袍(吉服)的打扮,理论上在这种极正式的场合不会出现,不清楚是不是剧组的朝袍不够用了。

  • 常服、丧服、素服篇

日常上朝(御门听政、叫起),大臣们多穿常服。王公大臣常服中,常服冠、带通用吉服冠吉服带,常服袍褂与吉服结构基本相同,但是没有彩色织绣,非常简朴。常服褂为对襟长褂,用石青色(一种深蓝色);常服袍为有箭袖的长袍,用色不拘。常服视场合决定挂不挂朝珠,并且每月朔、望、五日、十日,用有补子的补褂代替常服褂穿在常服袍外。冬天一些时候也用无补子、毛皮在外的端罩(又称“褡护”,即满语dahv的音译)代替常服。

△康熙十四子允禵像,穿标准的常服袍褂

△贵族、官员们有时用补褂代替常服褂穿在常服袍外。图为张之洞照片。

电影中王公大臣平日多穿补褂与常服袍,戴吉服冠束吉服带,较为符合清代习惯。在其他清宫剧中,大臣们往往都是不分场合一律蟒袍补褂的,实际上完全不符合清代官员穿衣习惯。补褂是一种很万能的男式外褂,可搭配朝服、吉服、常服。补褂上有补子,分方、圆形,公侯伯爵与文武大臣用方形补子,前后各一;花纹上,文武大臣遵从文禽武兽,公侯伯爵则为正蟒方补。贝子以上的贵族用圆形补子,或双或四,织绣行龙或正龙。

△在和洋人谈判的清朝官员们,可见补子有圆有方

△电影中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穿了一件四团龙的补褂,能模糊地看出是四团正龙。

制度上,亲王补服用四个圆形补子,前胸后背为正龙,左右两肩用行龙。但是僧格林沁本人在道光三十年被御赐四团正龙补褂,更高一级。

四团正龙补褂与皇帝的四团正龙衮服几乎别无二致,仅在两肩处比皇帝的衮服少了日月两章。关于它的来历,《啸亭杂录》中记载四团正龙补褂在早期还是亲王使用的,后来乾隆时期的富察·傅恒认为其和皇帝的衮服差别不大,于是奏请改为亲王用双正龙双行龙,以示区别,但是皇子仍用四团正龙。除皇子穿用外,四团正龙补褂也被破格赏赐给有功大臣,属于最高级的赐服之一。历史上除僧格林沁外,傅恒、福康安、阿桂、年羹尧等人也受赏得到过四团正龙补褂。

△富察·傅恒朝服像中的四团正龙补褂。傅恒以四团正龙补褂与皇帝服饰太像,而奏请亲王改用双正龙双行龙补褂,但他本人却因受赏穿上了自己所反对的四团正龙补褂。不过他平时办公仍用公爵的正蟒方补子,以示谦虚。

△用色不拘的常服袍

电影里的大臣们在处理公务的间隙,也有只穿常服袍的场景。奕䜣和肃顺两个各自心怀鬼胎的死对头在休息时的闲谈镜头,都身穿常服袍、束吉服带。两人在历史上都是宗室贵族,按照清朝惯例,皇帝与宗室贵族腰带用黄色,觉罗贵族用红色,普通大臣用蓝色或石青色。电影中两人都束深蓝色腰带,并没有完全还原历史。

△影片中的奕䜣(张铁林饰)与肃顺(项堃饰)

△清嘉庆  皇帝吉服带。腰带上挂的白色长布条被称为“帉”(满语golmin fungku),由于正装的腰带一般都挂帉与荷包,故又俗称“荷包手巾”。

关于为什么配帉,有人认为是皇帝赐死大臣时大臣自缢用的,也有人认为是为马上缚贼之用。实际上,我们从帉的满语本意(飘带手巾)来看,应该最初只是一种随身携带的擦手手巾而已。

在咸丰皇帝驾崩于避暑山庄后,同治小皇帝、百官与奕䜣等人都以白布褂为丧服。但是实际上,清代丧服多为白布袍外再穿元青色(即黑色)褂的装束,并束孝带。冬季有时候则翻穿白皮里子的元青色褂,露出白色皮毛里子。其实,满族早期并不忌讳白色,以白色为丧服颜色可能是入关后受到汉族影响的结果,并且为黑白合用。以上是清宫及旗人的丧服习俗,民间汉人丧服则多用大袖圆领。

△影片中的缟素

△闻丧赶来的恭亲王奕䜣在匆忙中披上一件白褂,边穿边跑的经典镜头

△晚清葬礼上的白袍黑褂(或只穿白袍)的打扮。

至于丧期所戴的冠帽,影片中表现为没有红色帽缨(朱纬)的吉服冠。这体现的是满族人“摘缨”的丧礼习惯。在亲人、好友或帝后去世后,服丧男子要拔去所戴冠帽的帽缨(贵族与官员往往还要去除顶戴)。这一习俗出现较早,入关前已经有记载。

△慈禧葬礼上,戴摘缨冠的人群

夏季摘缨一般用夏行冠,即雨缨冠,是一种用茜草染色的动物鬃毛(朱氂)作为帽缨的凉帽,一般在夏季搭配行服戴。清代凉帽用玉草(即芨芨草、德勒粟,满语deresu)或竹丝藤丝等制成帽胎,并在帽内侧用红绸作里子。夏朝冠、夏吉服冠的帽檐上还装饰一圈片金缘(织金锦),在帽外侧覆盖一层白罗(或其他类似织物)。而夏行冠表面并不覆盖织物,只在内侧有红绸里。

△穿行袍行褂,戴夏行冠的清朝官员。行服是清代一种骑马、出行的专用服饰,我们在下一篇服饰分析中会细讲。冬季穿行服,则仍用冬吉服冠。

△夏行冠,表面无织物,长长的帽缨超过帽檐,由于夏行冠的帽缨是防雨水的动物鬃毛材质,所以夏行冠又叫雨缨冠。夏季丧服就搭配摘去帽缨的夏行冠。

△影片中夏天用的摘缨冠帽檐有一圈片金缘,明显是夏吉服冠,不太符合真实情况,但是还是说明有摘缨的意识的。

△而《甄嬛传》中丧服的帽子看起来就是在帽子外简单地蒙了一层白布(关于我为什么总是用甄嬛传来对比,这是因为…这几年的宫斗剧我就看过这么一部)

帝后驾崩二十七日后,百官除缟素,换穿素服。所谓素服,就是比较庄严肃穆的服饰。明代在先帝后忌日及求雨时,皇帝与百官就会穿无补子或团龙的素青圆领作为素服,实际上是常服的严肃版。清代继承这一点,在先帝后忌日和求雨时所穿的常服中,将原本为石青色(深蓝色)的常服褂改为元青色(黑色),称作青褂,作为素服。帝后驾崩二十七日至百日内,百官平时穿素服,袍褂都为元青色,夏季仍戴雨缨冠,视场合决定是否摘缨。百日后至二十七月,平时只穿元青色常服褂,袍继续按照常服的规定用色不拘。在这段时间里,逢祭祀、大典时还是会启用朝服和吉服。

△电影中咸丰帝驾崩后,肃顺等大臣皆穿无补子的常服褂、常服袍与摘缨冠,应该就是在表现穿素服的情景,但是常服的颜色没有全用元青色

  • 其他服饰细节

在慈禧联手奕䜣击败顾命八大臣,并将为首的肃顺在菜市口斩首的场景中,被斩大臣其实理论上也要穿青褂。而刽子手的红衣红帽(帽上往往还插一支翎毛)的打扮比较符合标准的清朝刽子手的打扮,这种扮相至今影响着传统戏曲的服饰。当然,在那个杀人如麻的年代,很多老照片上的刽子手都没有这套制服可穿。

△肃顺被处斩

△清代外国画册中的中国刽子手

僧格林沁在摔跤比武中吊打洋人是本片的经典片段之一,僧格林沁穿了一件褡裢,即一种传统的无领摔跤服。这个扮相可能参考了郎世宁《塞宴四事图》中相扑摔跤者的形象。

△武艺高强的僧格林沁恃勇而痛打侵略军外交官巴夏礼,并关押外国使团,却给了侵略军火烧圆明园的借口

△《塞宴四事图》局部

仪仗人员与王公大臣篇到此告一段落,下一篇文章中将分析电影中的皇帝与后妃服饰,来看看一些其他清宫剧中少见的帝后服饰。在帝后服饰中,《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带给我们的惊喜更多。

本文由@青果煎饼 授权首发

授权请联系作者本人

请通过上面二维码打赏作者

◄ 本文完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