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帖日记】《中秋帖》读帖学习
诉衷情·中秋
辛丑八月十四夜,阴雨转晴,明月皎洁,清风习习,感岁月易逝,遣兴为之,贻笑方家!
古帖孤灯旧桌台,
秋雨中秋来。
不见如期明月?
花影独徘徊。
米襄阳,王大令
萦素怀。
退笔成冢,
铁砚磨穿,
方见花开。
先来看看传世《中秋帖》之神采。
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从印章数量上来看就知道了此帖地位之高,名气之胜。然而它却是一个临本。来看一下王献之的《十二月帖》原始书写的状态。
可以明显发现,《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
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
话不能说的太绝对,我感觉米芾临摹的可能性也就百分之九十九而已吧。不过谁临摹的倒是无所谓,关键是我们都觉得他临摹的很好。此时此刻不禁思考几个问题:
第一,《十二月帖》字数并不多,为何临摹者要截取部分临摹三行?为何要有所取舍呢?这和我们现在的临帖方式不同。从书法临摹学习的角度来看,这是古人一种特殊的选临方式吗?他并没有照抄字帖,而是进行了一定的选择,然后重新组合,我们能否理解为这是古人学习和自我练习的一种方式呢?打破原有章法,重新组合章法形式,从而达到一种神采上的模拟。当时的实际情况如何我们已不得而知了,但这种方式我觉得还是可以借鉴着玩一玩。就像玩积木一样,“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平时拆一拆古帖戏耍一下又何妨。
第二,如果逐字对比就会发现,每个字都临的不太像。包括我们看近代很多大家留下的临帖资料一样,根本临的不像原帖。就笔墨表达能力而言,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们没有临的像的能力,之所以不像,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故意为之!他们是意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超越古人。古人不是完美的,因为这种不完美,给我们的努力留下了空间。所以,高手临帖,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发展,去发挥,去表达理念。这才是传说中的“意临”。从临本中我们真的能发现,无论从用笔的丰富,笔势的连贯,字组的处理等方面实现了一种超越。
第三,为何明知此帖肯定不是王献之所书,大家还要把它放在王献之名下呢,为何不说是米芾的呢?这就像把米芾临颜真卿《湖州帖》一样,也要落在颜真卿名下。因为这不是米芾的风格。《中秋帖》也不是米芾的书法风格,只是我们从用笔上推断。那种纵逸,那种神采我想还是王献之的。
祝大家中秋快乐,吉祥如意,书艺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