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一艘800多年前的宋代沉船,中国无可奈何地撒了谎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而从很早以前,就有学者注意到进行古代遗迹考察和古代遗物研究的重要价值,进而形成了考古学。
最终,包括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等在内的10个考古项目入选。这些最新的考古成果,为我国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史、解决“中华文明起源”、“一带一路”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最新的实物资料,意义非凡。
今天,我就带你们去看看让人震撼的南海I号。
迄今为止,南海I号是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并且,沉船中陆续出土了18万余件文物精品,对研究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
这个故事,要从1987年说起。
那一年,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成立。而也正是那一年,英国救捞公司找到广州救捞队,想寻找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莱茵堡号”。结果在广东阳江海域,没有发现“莱茵堡号”,却挖出了一条鎏金腰带。
由于发现沉船的海域位于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专家认为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当时,将这艘偶然发现的沉船命名为“川山群岛海域宋元沉船”。“南海I号”的名字是后来由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创始人俞伟超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命名的。
1989年中日两国合作,正式开始对南海I号进行水下考古调查。这是中国水下考古队伍成立之后,在中国海域所进行的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
为什么中国的沉船会找日本合作考古调查?是因为那时中国自己的打捞技术和财力有限。从发现南海I号到正式打捞,整整耽搁了十几年。
那么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力打捞,又不能让私人盗捞,国家只好派军队警戒,谎称“海底有当年外国侵略者扔下的炸弹”,如此才保住了南海I号在水下的完整。这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谎言。
同年3月,广东省发改委同意筹措资金,在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向人们讲述南海I号的故事。
在博物馆内走走,你可以看到对古港口实景的模拟,各式穿着的人们、挤挤挨挨的箱子,营造出了一种商贸繁荣、商贾云集的码头场景,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之前古船长期沉浸在海水里,已经有了适应的环境,当被打捞出水后,如果马上清理、发掘,船体及其上的文物会因环境的突然变化而被破坏。所以南海Ⅰ号进入水晶宫后,仍会被“浸泡”在海水中进行保养,而海水温度、微生物生长情况等都要与之前的海洋环境相同。
从沉船上挖出的淤泥,还需要用吊机吊走。
在顶层展厅,因为有吊机吊淤泥的口,所以参观时能闻到一股非常强烈的腐败气味,让人晕眩。考古人员每天长时间在水晶宫内工作,即使戴着口罩都避不开,他们是为了崇高的考古事业而奉献,一点都不觉得辛苦,真的很感人。
宋代是中国瓷器第一个鼎盛时代,出现了定、钧、官、哥、汝五大名窑。
作为宋代沉船,南海I号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
看这对绿釉印花卉纹折沿菱口碟,器身内外满施绿釉,颜色十分饱满。你真的不敢相信,这是800年前的工艺。
这一对酒壶,器型优美、胎质细腻,充满了异域风情。出现这些瓷器的可能原因是,这艘船是到东南亚的商船,所以有一些迎合东南亚口味的瓷器,但目前尚未完全确认。
这一只碗造型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每一片花瓣都活灵活现。
这应该是盛酒的器具,看上去略显粗糙,但颜色却十分浓郁。
南海I号共出水了金手镯、金项链、金戒指等黄金首饰,即使泡在海水中几百年依然闪闪发亮。
除了金器,还有其他金属制品,比如这只锡盘,造型十分古朴。这些物件,正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历史见证,也是宋朝艺术与技术巅峰的象征。
古代的船上还有一些奇特的装置,比如这是测风力和风向的“五两”。
南海I号在海底经历800年,保存相对完好,这是一个奇迹。
即使到了今天,南海I号还有很多谜团亟待揭开。船主是谁?船是怎么沉的?是风浪肆虐还是船只超载,亦或是触礁?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