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脉络之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厥阴病本证
一、厥阴寒热错杂证
(一)乌梅丸证
【原文】: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原方原量】: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炮,去皮,六两)蜀椒(出汗,四两)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病机】:上热下寒,蛔虫内扰。
【主症】:时静时烦,得食而呕(吐蛔),腹痛,时发时止,与进食有关,肢厥脉微。
【治法】: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原文】: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反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原方原量】: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病机】:胃热脾寒,寒热格拒。
【主症】:食入即吐,下利便溏;可伴见口渴,口臭,食少乏力,腹胀腹痛,喜温按等。
【治法】:苦寒泄降,辛温通阳。
(三)麻黄升麻汤证
【原文】: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原方原量】:
麻黄(去节,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葳蕤(一作菖蒲,十八铢)芍药(六铢)天门冬(去心,六铢)桂枝(去皮,六铢)茯苓(六铢)甘草(炙,六铢)石膏(碎,绵裹,六铢)白术(六铢)干姜(六铢)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病机】:阳气内郁,肺热脾寒。
【主症】:寸脉沉迟,手足厥逆,咽部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下部脉不止。
【治法】:发越郁阳,清上温下。
二、厥阴寒证
(一)当归四逆汤证
【原文】: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原方原量】:
当归(三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大枣(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机】:血虚寒凝,经脉不畅。
【主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或见四肢关节疼痛,身痛腰痛,或见月经延期,量少色暗,痛经等。
【治法】:养血散寒,温经通脉。
(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原文】: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原方原量】: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桂枝(去皮,三两)细辛(三两)生姜(切,半斤)吴茱萸(二升)大枣(擘,二十五枚)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病机】:血虚寒凝,兼内有久寒。
【主症】:在当归四逆汤证的基础上,兼有脘腹冷痛、呕逆吐涎、寒疝囊缩等。
【治法】:养血通脉,温散久寒。
(三)吴茱萸汤证
【原文】: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原方原量】:
吴茱萸(洗,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切,六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病机】:肝寒犯胃,浊阴上逆。
【主症】:头痛,呕吐,或干呕,吐涎沫,或少腹满寒疝,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细弦等。
【治法】:暖肝,温胃,降浊。
三、厥阴热证(白头翁汤证)
【原文】: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原方原量】:
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病机】:肝经湿热,下迫大肠。
【主症】:下利便脓血,血色鲜艳,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可见口渴欲饮冷水,舌红苔黄。
【治法】:清热燥湿,凉肝止利。
第二节 辨厥证
一、热厥
【原文】: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二、寒厥
1.阳虚阴盛厥(四逆汤证)
【原文】: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2.冷结关元厥
【原文】: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三)痰厥
【原文】:
355、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四)水厥
【原文】: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第三节 辨呕哕下利证
一、辨呕证
(一)阳虚阴盛证(四逆汤证)
【原文】:
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二)邪传少阳证(小柴胡汤证)
【原文】: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三)痈脓致呕证
【原文】:
376、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二、辨哕证
(一)误治胃寒证
【原文】: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二)哕而腹满证
【原文】:
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三、辨下利证
(一)下利辨证
【原文】: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二)实热下利证(小承气汤证、栀子豉汤证)
【原文】: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375、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三)虚寒下利证
1、阳虚阴盛下利证(通脉四逆汤证)
【原文】: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2.虚寒下利兼表证(四逆汤证、桂枝汤证)
【原文】: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