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眠余胜陶彭泽,书迹我服杨契丹 | 楼明月先生书法欣赏

楼明月先生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楼明月

浙江宁海人,原《宁海报》副主编,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早期会员。曾任宁波市书协理事、宁海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宁海县书协主席。退休后受聘《宁海县志》副总编,宁海县书协名誉主席。兼任浙江慈云佛学院古典文学教师、宁海县老年大学书法教师 10 余年。

业余长期从事书法艺术探索。书法作品曾参加省、市多次展览,并发表于《书法》等专业期刊。另有书法论文载于各类书刊。为县内外碑、亭、牌坊等撰书序言及联额多处。

事略入编《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

宁海书协

醉眠余胜陶彭泽,书迹我服杨契丹

专栏

说起我幼年练字,别人都以为我是富家弟子,父母重视教育。其实情况恰恰相反。我生于宁海县西乡最穷的黄泥山岗,小少入学时,大多数人是用不起铅笔的,更不要说那昂贵而诱人钢笔了。于是,让母亲到小店里卖掉几个鸡蛋,花五分钱买一支县城“袁文林”笔店制的狼毫小楷笔,再化五分钱买一顶“五百斤油”的香墨,花一角钱买一个巴掌大的塑胶砚台。这样,一个学期的学习用品就备齐了。那时的乡下小学生,无论是数学作业或作文,都是用那支小楷毛笔去完成作业的。也许是因穷得福,我们这批小学生,那支小楷毛笔是运用得纯熟自如了。

自作诗

(32cm×64cm)

那时,写字就是写字,没听说过“书法”这个词。中午写字课,也没有帖子,老师让学生照着语文书的句子随便写一页大字,然后,老师在你的大字本子上把好的几个字画上红圈圈。谁的圈圈多,就说谁的字写得好。我的圈圈似乎比别人多了一些,于是对写字有了一点兴趣。就这样,从小学到中学,从部队到地方工作单位,我所在单位的主要宣传阵地——墙面黑板报,基本上都是我包下来抄写的。这就无形中培养了我的书写习惯。

旷怀养德

(166cm×50cm)

知道“书法”这种说法,是在六十年代,我当时还在当兵,偶然在书店里看到张铁铮写的《书法基础知识》小册子,于是买来浏览一番。然而,那时的军校学习课程较重,也没有多少时间练习书法。转业回地方后,又因偶然的机会,为宁海县百货公司和汽车总站写过几块招牌,于是,本地人以为我会写几个字。上世纪80年代,刚好群众性的书法热潮兴起,我就猴子充大王,有时也被请去讲个书法课,写点字。后来,县里书协主席缺档,又被硬拉进去当了一届书协主席,这真是天晓得。世上的事,总是这样扭来扭去,也真是好笑。

明  梁辰鱼诗

(64cm×32cm)

要说书法,我自愧不如别人,尤其是后起的那些年轻人,确实写得好。而我,只不过是吹竽群中的南郭先生而已。不要说我,就是有些被书坛尊为泰斗的人,有的可能也是南郭。何谓泰斗?泰山、北斗是也。泰山唯一,北斗唯一,你看全国那么多的泰斗,如果满天都是北斗,遍地都是泰山,这不乱套了吗?
我本没有结集出书的想法,由于现任文联和书协领导的推促,本无准备的我,只好搜寻几件有限的旧作,再挤时间匆匆涂抹几幅凑数。自知不成样子,也只好咬牙献丑了。出此集,聊作敝帚自珍而已。

——楼明月自序

宁海书协

楼明月书法作品欣赏

专栏

风拨红叶动,云开碧宇清.

自拟联(134cm×32cm ×2)

唐  罗隐诗

(40cm×40cm)

欢庆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

自作诗(130cm×52cm)

古联

(130cm×27cm ×2)

唐  王维诗

(180cm×47cm)

宋  张耒诗

(198cm×60cm)

赠南溪温泉(自作诗)

(32cm×64cm)

古联

(170cm×28cm ×2)

唐  罗隐诗

(40cm×40cm)

唐  李文册页(左右滑动查看)

(33cm×26cm ×4)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