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孩子这面镜子照照自己
文/高英
西方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童年经历至关重要,会关系到一生的幸福与否,因此对一个孩子的心理抚养尤为重要。这与我们老辈人所信奉的“树大自然直”理论并不一致,大概是西方现代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壤不同之故吧。
然而,随着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国际交流频繁,再加上网络时代信息海量化的特点,今后中国的孩子能够“树大自然直”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少。假如在少儿时期孩子缺乏父母足够的关爱和适度的引导,孩子就多半会越大越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无论是让孩子爱上读书,还是让孩子懂得规矩,都必须从小抓起,从小抓的话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力。不然的话,现在的孩子身心发育都早,等孩子过了十二岁,再进行管理就为时晚矣。
根据心理学原理,央视对一些问题孩子的“改造”进行了跟踪拍摄,制作成纪录片《镜子》,内容发人深省,对此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去看看。
所谓“镜子”,指的是站在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所凸显的问题正是家长自身所存在问题的折射,而家长并不曾意识到。如果孩子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家长去咨询心理医生的话,心理医生通常就会告诉家长一句话: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家长,只有家长改变自己,孩子才能改变现状。
其实,假如家长能够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并积极改善自己,就不用去找心理医生了。自家孩子的事,也是求人不如求己。
大家都知道,少儿的心理非常稚嫩,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还很狭隘,他们对自身的认识还很模糊,距离形成健康向上的独立自我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在这个可塑性极强的时期,谁对孩子的影响最大?毫无疑问,那就是父母,或者代替父母角色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其他监护人,可以与父母一样笼统地称之为“家长”。
因为我是女儿所有的亲人中与她朝夕相处时间最多的一个人,从幼年一直陪伴着她成长起来,所以我对于育儿的镜子理论体会颇深,非常认可这一观念,经常通过我女儿来审视我自己,优点自然可以保留,缺陷一经发现就要尽量修补。
例如,我女儿本是生性活泼好动的人,换成以前的时代,她会从小满大街跑着玩,我得到处找她喊她回家吃饭,而今只是因为整天和我这样一个喜欢宅家的人在一起,女儿才比同龄人相对安静,并且自十岁起爱上了宅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性格还稍显内向了些,只和熟悉且投合的人才能聊得火热。女儿的爱宅状态,照出的是我的爱宅状态。
例如,之前的几年时间里,我女儿既热爱学习,又显得浮躁,从中也可以找出我们家长的影子。我和她爸爸都是热爱学习的人,但是在四十岁以后对人生和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夫妻感情进入重建阶段,心态也是波折起伏,显得浮躁,这一切显现在女儿那面镜子里,就是她的学习状态欠稳定,具体表现为数学成绩总是容易起伏。
例如,我女儿本来是个生性平和的人,十二岁以前除了会有哭哭啼啼的情况发生,基本都是没有急躁脾气,可是步入豆蔻年华以后,却开始容易烦躁起来,甚至偶尔暴躁,除了青春期发育快的客观因素之外,还有因为我继承了我父亲的坏脾气以前容易发脾气的恶劣影响,而她爸爸在她十岁后也曾当着孩子的面表现过急躁情绪。
当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思之后,我们做家长的痛定思痛,开始尽力改善家庭状况。我不再拒绝我家先生关于一家三口需要出去溜达一下的邀请,我们夫妻各自做好情绪管理,有什么事情都好好商量,让家里充满团结和睦的安宁气息。这就是我们家长照了孩子那面镜子后主动作出的积极改变。当女儿充分接收到家庭祥和的美好信息,就从此告别了躁动不安的青春期逆反心理。
有人说孩子是天然的最优秀的观察家。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埋藏于心里的喜怒哀乐,孩子都能够敏感地捕捉到,并自动进行加工处理,从而会影响到孩子自己的行为模式。多数情况下,早晚父母存在的问题都会以孩子身上出现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只不过具体显现的方式和程度因人而异。
因此,当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只是一味地管教孩子效果甚微,如果在正面管教孩子的基础上,家长同时反省自己并作出积极的自我调整,良好效果就会自然产生。
有人会说总为孩子着想那该多累,这种观点有待商榷。首先,只要生了孩子我们就要对孩子负责;其次,为孩子着想的时候家长会作出反思,积极建设良好的家庭关系;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家长能和孩子共同成长,收获的是共赢成果,而非什么自我牺牲。
人生在世,有了孩子貌似麻烦,实则从此扩展并拓深了生命的内涵。日常经常照照孩子这面镜子,会让家长变得越来越好,这个“好”当然包括方方面面。
高英写于2020年11月25日,农历十月十一,周三巳时,作者公众号:高英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