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个店到底能不能赚钱?
前文请戳:千万不要轻信影视里得诸如“开了个店”之类,真没那么容易的
@陌川_MC: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7亿多人摆脱贫困# 还是关于开店,昨儿评论里好多伙伴问:
--“你们一个个都说开店难,不赚钱,那难道是为人民服务吗?”
这倒还真不是,开店也有极少数赚钱的,我家就是正面案例之一——但是要注意,这事儿不是发生在现在,而是九十年代初。
那时郭佳刚开始改革开放,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一点点萌芽。
在时代快速更迭的大浪潮中,大部分国企职工仍然翘首权衡、迷茫纠结,不敢妄下决策。
我父母就是在那时自己从国企出来,跟随我叔叔下海做生意。
开始时,我妈跟同事弄了个迷你毛衣厂,找原国企租的几台毛衣的机器。
那时我太小,才上小学。也看不懂他们每天都捣鼓什么,单纯觉得毛衣机器特好玩儿。
有机器之前,身上的毛衣都是我妈一针一针织出来的。
但有了机器后,机器自动织针,一会儿就织出来一大片,效率提高了不知多少倍。
我妈忙着招人,培训员工,找渠道走货,签订单……
同时叔叔那边给在商业地段找个摊位,我爸每天去摆摊。
那个年代,摆卖衣服还总被人看不起,认为不是正经儿职业正经儿人。
有时就被人笑话:“不就是个二道贩子吗?”
我父母心态倒是挺好,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一切照旧。
那时,繁华商业地段的摊位费,一个月只有300块左右。
加上各种乱七八糟管理费服务费,大抵在350元上下。
他们去广州打货,我爸带我去过几次。
那时广州还是个不起眼的城市,一大片低矮建筑,散发老旧时代气息,就像个大渔村。
这里好多服装都是准备直接走出口的,还有一些则在珠三角一带售卖。
北方来打货的特别少,要是没人引进,就容易被坑。
那时广州火车站还特别乱,且特别容易丢东西。我爸每次都把百元大钞放在腰包里,然后把腰包贴身戴,再在外面盖上衣服。
不仅如此,他还把几张百元大钞分别贴身放——腰包里、鞋底、甚至皮带内测缝制的小兜里……
去一趟打回来一堆货,每件进价约莫10-20元。
拿回北方,往摊上一摆,售价150元无压力。
那时个体户不多,北方买东西的人都实在,不懂砍价。
要价150元,最多砍到99元,还会特别高兴以为赚到了。
一件衣服赚百来块很轻松,月度净利润至少能有三四千。
九十年代的三四千是非常值钱的——那时我家那套房子也就只卖三四万。
也就是说,这笔钱攒一年,就能买套六七十平的小房子。
要是攒两年,买套百来平大户型毫无压力。
因为下海早,赶上了红利期,所以这个摊位挺赚钱,而且是赚了好多年钱。
而我妈跟同事做的毛衣厂,开始时还有利润,做了两年就不行了。
其他人看这行赚钱,快速涌入,前仆后继。
竞争越来越激烈,订单价格越来越低。
很快就没有利润、开始亏损。
家里纠结了一段时间,决定果断止损,把股份都转给了我妈的那个同事(那个叔叔当时决定继续做,但后面赔到底裤都没了)。
毛衣厂不做了之后,我妈就开始负责小摊位的打货。
我爸不必隔三差五往广州跑了,但我妈就更加辛苦。
她几乎每天都要凌晨三点多起床,骑着自行车,穿越大半个城市,赶在五点钟抵达批发市场。
折腾一上午,打货以后,再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把那些货都驮回来,送到摊位上去。
夏天时尚还能熬,冬天的凌晨则最是冷冽之时,哪怕没有风,冷空气扑在脸上都像是刀子割的一样。
即便如此,甚至大风呼啸,也几乎无休,日日年年,重复如斯。
熬了好多年,直到我上初中,父母慢慢步入中年。
摆摊做小买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低。
生意慢慢变得不好做,父母的身体也越来越不给力。
从小时候每天利润一百多,慢慢变成初一时每天利润只有五六十——但整个小学六年多,物价却始终上涨。
相对于不断上涨的物价,日益缩水的利润就意味着,这个生意已经走向没落了。
父母年纪渐大,再也折腾不动,于是停掉了小生意,恢复了打零工的生活。
回顾那将近十年的生活,从开始的快速脱贫,到后来的逐渐回归底层……一切都好像走马观花、一场大梦。
有人说,开店摆摊是躺着赚钱。
也有人说,开店摆摊最为辛苦。
这其中有多方面因素,而历史环境的这个“大背景”也算是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当红利期到来时,总有一些普通人可以碰巧搭上便车 ,快速致富。
当红利快速退潮时,来不及退走的众生(比如我家),就容易被搁浅在沙滩上,枯竭而终。
九十年代下海潮如此,新禧年地产红利二十年如此,如今地产退潮、互联网大数据登上时代舞台,也如此。
每个时代都能造就英雄,而英雄要如何做才能永不落幕?这又是另一码事儿了。
不管怎样,如今已经不再是小本实体店生意的时代。
如果你想得到好的发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跟住红利行业。
紧密靠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大家怎么看?
你们觉得,现在开店还能暴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