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脏腑和表里——学习吴雄志演讲体会之二
吴雄志认为,三阳在腑,三阴在脏;三阳为实症,三阴为虚症。我觉得还可以加一句,三阳在表,三阴在里。
为什么说三阳在表呢?因为消化系统虽然在身体内部,本质上却和皮肤一样,面对的是身体外部环境和物质。消化道中食物残渣和肠道菌群绝大部分会作为大便排出体外,泌尿系统内容物会以小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小肠的褶皱和绒毛结构表面积相当于半个足球场,是皮肤的100多倍。肺虽然归类为脏,也有腑的特征,肺泡与外界交换气体的表面积相当与一个篮球场,也比皮肤大得多。肺与大肠相表里也显示它们的性质相似,有密切的联系。
表面积越大,越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皮肤受低温影响身体会受寒。身体通过皮肤调节体温的方法是开关毛孔。在低温的情况下如果身体有准备关闭了毛孔,寒气也难以进入体内。寒气最容易进入体内的恰恰是温度高身体为了散热打开毛孔出汗时,汗液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热量,最容易使人受寒。这时候先擦干汗,避免汗液蒸发吸热,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降低的环境,关闭毛孔,寒气就不容易进入了。
喝了冰啤酒、冰牛奶或加冰的饮料,冰镇食物,胃也会受寒,胃粘膜下层组织液中的碳水化合物会改变化学成分,释放热量抵御低温,留下含量物质。这时候喝热汤,会很快以寒痰和寒鼻涕等形式排出寒气。有人以为经常吃寒凉食物可以增强身体适应寒凉食物的能力,实际上这样的适应是身体在低健康能量水平上建立的稳态。
肺部受寒的情况也类似。我曾有这样的经验,冬天早晨出去活动,寒气会吸入气管和肺部。回到温度高些的屋里会打喷嚏排寒,喝一碗热粥、热汤,咽部可能会有凉痰涌上,或鼻腔里有凉鼻涕流出。
如果身体能量不足,寒气不能很快排出,胃和肺里的寒量物质就会淤积,降低胃和肺的功能。寒凉物质长期不能排出,胃和肺可能出现器质性病变,如胃溃疡、息肉、组织增生,肺纤维化、肺结节等。寒凉物质进入肠道,使肠道温度降低,不仅吸收营养的功能弱,长此以往也可能出现肠道纤维化、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等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
从表里来看,肺和脾(中医泛指的消化系统)兼具某些阳症、实症的特点。从解剖学的角度看,相表里的两条经络都是共用同一个组织液通道。
从身体的代谢主回路来看,中医意义上的肺和脾,主要功能是吸收氧气和小分子营养素,保持热量代谢平衡;肝用这些营养素来合成蛋白质等细胞零件;中医意义的肾(主要指生殖器官、骨髓和胸腺)制造细胞和生命。它们的重要性和疾病的严重性都呈明显的递进关系。
中国古人依据7—8岁换牙,14—16岁开始有月经遗精,身高逐渐稳定,21—24长智齿,骨骼强壮,生育能力强,49—64停经停精,牙和骨骼开始衰落等现象,推断身体的生命再造功能与骨骼有关,比现代人证实骨髓造血要早几千年。我对古人的智慧和逻辑推理能力深表敬畏和惊叹。
宏量营养素主要是提供热量,包括糖类、脂类和氨基酸。大分子淀粉、油脂和蛋白质也需要分解为葡萄糖和各种氨基酸等小分子营养素才能利用。微量营养素包括各种植物生化素、维生素、醣质营养素、矿物质、纤维素等。
消化食物需要身体分泌大量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胆汁、胰腺汁、肠道消化液等,其中大部分是水分,但主要成分是各种消化酶。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各有侧重,唾液主要消化淀粉类食物;胃液酸性强,兼有杀菌作用;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汁主要消化动物性蛋白和脂肪;肠液呈碱性,主要帮助吸收,也有利于健康肠道菌群生存,生产食物中没有的维生素。没有消化酶身体无法消化吸收除葡萄糖以外的各种营养素。
每天身体分泌的消化液大约有2—6升。濒危患者分泌消化液的能力极弱,特别是对油腻的动物性食物没有胃口,有的甚至连肉汤都难以下咽,会吐出来。我想这可能就是陈玉琴所说的胆气绝。这时候几乎不需要消化酶的蔬果汁就成为救命的稻草。
乔尔·福尔曼提出过营养密度的概念,他认为动物性食物缺少丰富的微量营养素,营养密度低,各种植物性食物几乎每种都含有上千种植物生化素,营养密度最高。
我觉得还应该考虑营养效率的概念。对于分泌消化液能力弱的人来说,动物性食物和油脂需要消耗大量的消化酶,减去分泌消化酶付出的能量,它们给身体带来的正能量极少,甚至可能是负能量。这时候完整的植物性食物在消化过程中消耗最少,营养效率最高。
身体需要上千种微量营养素,各器官、系统才能正常运行。虽然可以靠输葡萄糖和盐水提供热量、维持电解质平衡,暂时维持生命。但缺少上千种植物生化素营养,时间长了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会紊乱、降低,甚至衰竭。持久地给身体提供完整的植物性营养是生命延续、自愈功能恢复正常的必要条件之一。
我曾见过有人连鸡蛋汤都无法下咽,想吐,全身无力、昏睡,喝了苹果胡萝卜汁以后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坐起来谈笑风生。李宁先曾让濒临死亡的胰腺癌患者每半个小时喝两口中药,第二天患者就能吃流质,一周后竟然能骑着自行车到处转,一年后癌症自愈。葛森等营养疗法用蔬果汁救治危重患者的成功率远远高于现代呼吸机和人工心肺机,我想背后的生物化学和营养学机理可能也在于此。
消化道粘膜细胞更新速度很快,只要一两天,只要我们善待消化系统,停止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续伤害它,消化系统恢复正常的速度也是很快的。
消化吸收系统衰竭,主要是没有分泌消化液的能力,即所谓胆气绝,可能导致死亡,身体各器官和血液中的细胞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更可能导致死亡。太阴和厥阴病中有些是中医古籍所讲的死症。
太阴症和少阴、厥阴症一样,本质上都是虚症、寒症,我觉得可大致分为血量少和血脂高两大类。
血量少者多黑干瘦,水少组织液流动性差,血红蛋白和骨密度低,嘴唇和牙龈紫,多因受寒、过劳所致。中药应以姜附桂扶阳、当归补血为主。这类人艾灸效果最显著。
血脂高者多虚胖,四高,血液流动性差,多因饮食厚味油腻、少动所致,中药应以人参黄茂补气祛湿热为主。这类人采用低脂素食效果最显著。
有些人既有血量少,也有血脂高的问题,两类症状兼而有之,或偏于某一类。扶阳补气应兼顾地黄滋阴,配合早睡等健康生活习惯,以提高身体能量水平和自愈水平为目的。
阴症的肝火、心火多为虚火,是血量不足的表现。早睡多造血可以降虚火,改善失眠。
上述虚症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砭针灸药都可能暂时有很好的疗效,但毕竞是救急之策。改变不良的生话习惯才能消除病因,是治本之策。不良生活习惯不改变,可能要与疾病相伴终生。
现代医学以精确的单因素细分法为理论基础,至今尚不重视,甚至没有自然疗法最看重的敬畏生命管理系统智慧、顺应自愈方向、血量与健康能级、脏腑区别、多种营养素相互作用、精神与生化物质相互作用和转换等概念,严重制约了现代医学的进步。采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才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