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藏象学说(上)

我是中医人:李文龙,前5节我给大家介绍了中医的整体性。为什么用了这么些章节去讲中医的整体性,因为中医在我看来,它不仅是一种疗病的方法,更是一种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哲学思维,中医讲的是疗全身而治一处,所以看中医,看懂中医,第一步必须要看懂中医的整体性,这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节不通的话,那就是本末倒置。

那从第六节开始,我们就逐步开始介绍一些具体的中医知识。本节,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医中的脏象学说。

什么是脏象学说,从字面来看,脏指的是脏腑,是内里,那么“象”又怎么理解呢?象指的是表象。什么的表象呢?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在体外的各种表象。这样来看的话,脏象学说也就是研究人体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同时,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到中医不是像很多数人了解的这样,只有“望、闻、问、切”,它是有很多的医学理论知识,包括一些解剖学的知识在里面的。

藏象学说所指的任何一个脏腑都不单是西医学中某个脏器或某个生理解剖系统。人体的脏腑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中医上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以五脏为中心,六腑相配于五脏,气、血、精、津液则是脏腑功能产生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脉、七窍二阴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转变。它还认为人与自然界保持着统一性,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与五脏相通,四时的阴阳盛衰与人体阴阳消长相应,因此人与自然界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藏象学说不仅要研究这些脏腑的部位、形态、生理病理,而且要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脏腑与气、血、精、津液的关系,脏腑与人体情志的关系,可见这一学说所研究的范围是很广泛的。

藏象学说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则、方药、预防等各个领域,是辨证论治的基础,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医家非常的高明,他们通过长期大量的实践,以解剖知识为基础,当然那时候的解剖知识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是比较浅的。但是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恶劣的条件下,我国古代的这些非常智慧的医学家门从体外的各种征象推测脏腑的生理功能,推究病理变化,并运用古代哲学阴阳、五行的思维方式,进行类比推理、综合分析,逐步形成了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的形成,可以上溯到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内经》。这也说明在《内经》时代,人们已自觉地把解剖知识引进了医学领域,所记载的人体脏腑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许多数据都与现代解剖学非常相近,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从某种角度讲,这些文字记载的发现,颠覆了人们对古代中医学的一些固有认识。而且古代医家凭借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对脏腑功能活动、脏腑与形体官窍的关系的认识已超越了解剖的范围。

拿生活实践而言,如人饮食过饱则腹部胀满,因而认识到胃主纳谷,脾主运化,有腐熟水谷的功能;人受凉感寒则发热、咳嗽、鼻塞、流清涕,从而联想到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风寒外侵,由皮毛而影响及肺,就会发生这些症状。这就清楚地说明,人体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虽然各有分工,但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五脏六腑的特性以及脏腑间的关系,则运用五行学说加以解释,一方面把五行归属于五脏,另一方面用五行的生克规律说明脏腑间的生化制约,这就使藏象学说更为系统化、理论化。

在《内经》所奠定的基础上,《难经》对脏腑的解剖形态和功能的认识又增进了一步,首次提出“左肾右命门”的观点,促进了后世对命门的认识与争鸣。《中藏经》以脉证为中心,分述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判断证候的顺逆,形成了系统的脏腑辨证理论。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将五脏、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方(东、南、中、西、北)、五体(筋、脉、肉、皮、骨髓)等纳入五行的范畴,说明脏腑器官之间及与自然界的整体联系。

宋代著名儿科医学家钱乙,治病以五脏为纲,配合五腑(六腑除三焦外)、进行辨证,认为五脏的发病特点是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并对五脏为病的常见症状作了归纳,立法用药对后世影响深远。

金代李东垣,以脏腑寒热虚实来分析病机,进行辨证治疗,并从补虚、泻实、温寒、清热几个方面提出常用方药,对脏腑辨证作出进一步的补充,突出脾胃在发病中的重要性。

清代叶天士提出了养胃阴的理论和方药,补充和发展了李东垣的内伤脾胃学说,认为治病,当先明脏腑,并躬身实践,解剖尸体,对传统理论提出质疑,如否定“心主思”之说,认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

经过历代医家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藏象学说逐步成为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藏象学说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人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并与自然界保持着统一。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心、肝、脾、肺、肾五脏是中心,每脏都配以相应的腑,比如:心配小肠,肝配胆,脾配胃,肺配大肠,肾配膀胱。其他形体官窍、四肢百骸均与五脏相关。气、血、精、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的产物,它们与五脏关系也非常的密切。

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称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或“五志”(喜、怒、思、悲、恐),“五志”归属五脏,但这绝不是机械的划分,它是有内在的依据的。作为人体机能活动表现的情志,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脏气失调会引起异常的情志,而异常的情志同样会影响脏腑的功能。

五脏的主要功能是“藏精气而不泻”,即贮藏精气,勿使外泄;六腑的主要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即受盛和传化水谷,排出糟粕。就五行而言,金、木、水、火、土归属五脏,类比推理出肝属木。同样的道理,推演出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藏象的阴阳五行模式,绝不是玄虚臆测的理论,而是为历代医家反复实践所证实了的,具有科学的内涵。

藏象学说贯穿到中医学各个领域,成功地指导了中医的实践。就诊断而言,之所以能够运用诊法了解病位的所在,分辨病邪的属性、虚实,关键是通过疾病的外在表现,同时联系脏腑的相关情况,加以分析归纳而得到的。比如眼睛肿痛,大多就是是因为肝火旺的原因,因为“肝开窍于目”,肝火太旺就会导致发生眼睛发红、肿痛。这就是从“象”来了解脏腑的虚实及功能活动,明确疾病的症结所在。

就治疗而言,五脏是主贮藏精气的,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是精气不足,如心气亏虚、肾精亏损等,常用滋补的方法,六腑则主受盛与传化水谷,得病的原因大多是由于传化失常导致的,如食滞胃脘、热结大肠等,常用通法,所以有“六腑以通为用”的说法。由此可见藏象学说对指导临床的重要性之所在。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含有极丰富的内容。但是,从其基本特点及其发展所处的历史条件来看,总以直接观察为手段,以经验材料的积累为基础,所以从客观评价的角度讲,理论比较朴素,对人体各种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的内在联系和内部规律的认识都有待深入。

近30余年来,中外很多医学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等途径,对藏象加以探讨,对藏象理论进行多途径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大进展。比如关于脾与植物神经系统的关系,一些研究表明,脾虚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偏低,副交感神经偏亢,以及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应激能力低下。一些研究还表明,脾与免疫功能、内分泌系统均有关系。这些研究对促进藏象学说的发展,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都是很有意义的。

(0)

相关推荐

  • 医中说医:藏象学说,初通人体的奥秘!——认识“藏象”

    导语:"医中说医"系列更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藏象"学说的相关内容,将是我们解析中医基础理论的最后一个部分.本系列从二月末陪伴大家至今,只为助热爱中医的读者夯实 ...

  • 中医藏象学说,全归纳在这50条, 看过就可以给自己诊病了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指藏于体内的 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 ...

  • 中医藏象学说(下)

    我是中医人:李文龙,前面五篇我给大家介绍了中医的一个基础知识.为什么用了这么些章节去讲中医的基础知识呢,因为中医在我看来,它不仅是一种疗病的方法,更是一种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哲学思维,所以看中医,看懂中 ...

  • 『中医知识』中医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研究的对象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的特点可分为三类: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 ...

  • 中医基础知识讲座——藏象学说-脾

    脾位于中焦,在隔之下.人体的消化运动,主要依赖于脾和胃的生理功能,所以<素问>说:"脾胃者,仓庶之官,五味出焉."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 ...

  • 中医基础讲座(四)—藏象学说、心脏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的形态和生理病理为研究目标的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学既通过解剖分析的直接观察方法认识脏腑的形态和功能,又运用哲学思维,以整体观察的方法认识脏腑的生命活动规律,并以脏腑精气的贮藏.运动和代 ...

  • 中医基础讲座——第六节 藏象学说 肾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 ...

  • 藏象学说(入门中医必读)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关于人体脏器于阴阳五行形象化的学说.比如:肝有病了,要考虑肾:因为肝的象是木,肾的象是水,而水生木.这里没有肝的外部表象'眼'和肾的外部表象'耳'的事儿. 错误观念:藏象学说是关于 ...

  • 藏象学说,中医解读五脏六腑,(中医药大学教材大纲)

    藏象学说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所谓藏象,即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 ...

  • 01、中医《藏象学说》第一节:藏象概述—人体脏腑的秘密

    01、中医《藏象学说》第一节:藏象概述—人体脏腑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