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中秋词写得太美,现代人却读不下去,因为会情不自禁唱起来

在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苏轼在密州担任太守。此时是他政治生活的低潮期。然而,悲愤出诗人,大凡在逆境之中,文人爆发出的能量是可怕的。此前他曾写过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将希望杀敌报国的豪情抒发得淋漓尽致。随后,他又以一首更为出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世人折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很出名,我们在中学课本上也已经学过了,甚至有多首现代歌曲也是由它改编的,读着读着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小编在此就不做翻译了。词的前面,苏轼已经阐述了写作了缘由。那就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因此很多人看来,苏轼这一篇中秋之作,是为了抒发抒发节日的情感,并且怀念自己的弟弟苏辙。

这是很有根据的,苏轼入朝为官之后,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和。如果在别的朝代,可能也能容忍过去。可是在当时,宋神宗与王安石,拉动了波澜壮阔的变法。这场变法运动,是对当时的体制根本性的革新,朝中迅速被划为两派,要么是变法派,要么是保守派,没有中间的道路可供选择。

苏轼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他虽然对王安石的人品道德文章赞不绝口,唯有在变法一事上,始终也无法苟同。因此,他自求外放,辗转在外为官。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能调任到弟弟苏辙近一点的地方,让兄弟俩多一点团聚的时光。

然而,即使这种想法都很难如愿。在填词之前,苏轼两兄弟已经有六年未曾见面。此词写完之后的第二年,苏轼又调任为徐州太守。

此时,这首词已经名扬天下,海内共知。苏辙为兄长的才华叫好的同时,也被兄弟情谊所感动。也就是这一年的中秋,同样思念兄长的苏辙来到徐州,与苏轼相会。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也填词相和,就是下面这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如果只论文学上的造诣,苏辙的这首词当然不能与苏轼的相比,但是,如果说骨肉亲情,兄弟情深,那是一模一样的感情,没有高下之别。

但是,很多研究者也认为,苏轼这首词,表面看起来是写兄弟感情,实际上却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看起来是对中秋的想象,实际上是苏轼对于朝廷意图的揣测。后面那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像是诗人希望回到朝廷,结束飘零贬谪的生涯,但是又害怕朝廷党争,相互倾轧的局面。

据说这首词在八年之后才被宋神宗所知,当时的神宗在宫廷之中,自然消息不是那么灵通,他询问太监最近有什么好词,太监这才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抄录给他。宋神宗爱才,对于苏轼的才华肯定很喜欢,可为了变法,也不得不压制苏轼。但是,当他读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内心突然莫名感动。

他认为,苏轼是在为他说话,知道作为皇帝也过得并不如意。因此,宋神宗竟然大发感慨:苏东坡还是爱皇帝的。此时苏轼正因“乌台诗案”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神宗因这首词,而让他调任离开封近得多的汝州。

不管苏轼填写这首词的目的到底是思念弟弟,抒发感情抑或是同情皇帝,这首词都太过于华丽和唯美。在此前此后,都有不少咏中秋的词,但这首词的横空出世,以至于其它词都黯然失色。南宋著名文学家、评论家胡仔在《渔隐丛话后集》直接说: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