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饮水与糖尿病 崔晓庆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二科

作者:崔晓庆

饮水与糖尿病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很多糖友认为多尿是由于多饮造成的,因此就控制饮水量,这是大错特错的。
当人体血糖过高时,肾小管吸收不了肾小球过滤过的葡萄糖,导致大量葡萄糖溶解在尿液中,同时带走了大量的水分,产生了渗透性利尿,尿量过多会带走人体过多的水分,水分丢失了,自然引起口渴。
所以口渴是体内缺水的表现,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糖友盲目控制饮水会使病情加重,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是非常危险的。
糖友限制饮水的危害
(1)限制饮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进而导致血糖值升高,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2)限制饮水有可能增加尿路感的机会,增加大便中水的吸收,引起便秘;老年糖尿病患者还易因血液浓缩导致脑血栓形成、肾前性肾功能不全等;
(3)限制饮水还会加重高渗状态,可能导致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发生,严重时危及生命;当然,对肾功能不全且伴有水肿的患者,要另作考虑。

既然糖尿病患者不需要控制饮水,那么每天宜补充多少水呢?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7》,成年人每天应饮水7~8杯(1500~1700m),糖尿病患者应喝更多的水,约每天2500ml,有助于缓解口渴症状,增加血容量,降低血糖浓度,防治便秘等。
当然,若合并肾功能不全特别是尿量减少或水肿时,应限制饮水量,“量出为入”,即排多少水喝多少水。
糖友饮水注意事项
1.未渴先饮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等到口渴才喝水就已经迟了。
早在口渴之前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波动,感到口渴了才喝水,这种虽能及时补充部分水分不足,其实身体已经受到损害。
因为口渴是表示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缺水已到一定程度,中枢神经发出要求补水分的信号,口渴后才喝水,等于“禾苗干枯才灌溉”,这样禾苗已受损,生长造成危害。
所以糖友在口渴之前主动饮水、及时饮水,对病情是有益无害的。
2.饮品选择
糖友可选用的饮用以温开水、清茶为宜,饮水温度不要太烫,一般以25℃-30℃为宜。
太热了会烫伤患者口腔及消化道黏膜,易引起溃疡;太冷了则极易引起胃部不适。
不宜饮用可乐、雪碧等含糖饮料和汽水。
还可运用其他补水途径如:蔬菜汁,可提供维生素、膳食纤维等,但是太甜的蔬果汁不适合糖友喝;
牛奶,含大量的水分、蛋白质、钙等,可预防骨质疏松,以低脂、脱脂奶为宜。
3.少量多次,灵活饮水
每天清晨饮水,劳动、活动后及时补充失水量,此外摄入蛋白质食物多、锻炼强度大、出汗多等情况下,都应适当多喝水。
老年糖尿病患者失水后渴感不明显应养成少量多次主动饮水的习惯,切忌一次饮水过多,以免造成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
睡前半小时内最好不要大量饮水,以免夜间多尿,影响睡眠。
4.早晨第一杯水的重要性
夜间睡眠期间,患者未进水也未进食,而呼吸、排汗、泌尿等生理活动仍在进行,消耗了许多水分,使血液处于黏稠状态,所以及早、及时补充水分对防止血液过于黏稠、血栓形成有重要作用。
以清晨空腹(早餐之前约30分钟)喝水最好,推荐喝白开水(温度以自己胃肠舒适为准),若饭后饮水,会加重胃的负担,易引起消化不良 ,慢性胃病等后果。
5.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时合理饮水
糖尿病肾病患者喝水多少,需要看患者的病情而定,对于没有心衰,肾功能不全等慢性并发症患者,也就是说当患者的肾功能还有代偿能力,身体无水肿、胸闷、憋气等心衰表现的时候,可以不必严格控制饮水量;
而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严重水肿,就必须提高警惕,遵循“量出为入”原则,每天监测体重的变化,将摄水量尽量控制在每日1000毫升以下,计算下24小时尿量,使饮水量少于尿量,这样有利于尽快消肿,对病情有一定的好处;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根据病情需要,合理饮水。

温馨提示

在留言中输入:

【在线问诊】
【预约挂号】

点击打开科室医生问诊与挂号链接

或直接扫码咨询文章作者

扫码咨询作者

▼链接点击▼


文章: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二科 崔晓庆

配图:网络(侵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