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是一坨屎,散是满天星
项目有两个标段,今天查完了一标段,一标段的项目经理像高考完的学生,屁颠儿屁颠儿地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过中秋节了。
倒是我们几个甲方的小伙子落寞地看着人家远去的SUV,擦擦嘴角的灰尘,回到工地继续准备蓄水。
没有意外,屋面零渗漏、地下室零渗漏、门窗零渗漏。
稳还是稳的,能干一个零渗漏的项目还是比较牛皮的,以后出去面试可以吹一吹了。
管渗漏不得劲。
渗漏这个东西类似于防守,你不能出差错,出了差错就是你的问题;没出差错也不是你的功劳,因为你本来就不应该有渗漏。
现在有点理解足球里头那些后卫和门卫的痛苦了,我向孙继海道歉。
地产里头也有个部门相当于后卫:客户关系部。
客关部是真的惨,地是投拓拿的,房是销售卖的,楼是设计和工程造的,结果前人享尽了荣华,拍拍屁股走了。
客关部来擦屁股。
设计问题导致的客诉得客关来搞;工程问题导致的无法入住也得客关来搞;就连当年傻叉销售瞎承诺且压根无法实现的东西也得客关来搞。
处理得当,是客关应该做的;处理不当,是客关的能力问题。
嗯,上辈子倒了八辈子的霉才会做客关吧?
我还没毕业在老东家实习的时候就是干了半年客关的工作,那会每天从紫金港骑车去一个刚交付的项目搞房修,项目上就三个人:我,一个房修工程师和项目经理。
我们三就就像过街的老鼠一样躲在还没交付的商铺角落里办公,不是在物业就是在业主家,但凡到了办公室就得时刻提防堵门的小业主和要钱的施工单位。
最骚的是还得接受电视台的采访,那些刁钻且有所图的小业主一言不合就会向媒体爆料,好事的媒体就会来找事情。那会公司还没有品牌部,都是一线工程师直面采访,得亏我长得丑以及不会说话,指不定我就上电视了。
这些媒体里头啊,1818黄金眼最烦。
印象中那会我已经开始写公众号了,次条放了一篇2017年10月份写的文章,应该是这个公众号的头几篇文章了,当年哪有什么排版和文笔啥的,写了就完了。
不过还真有点干货。
说到干货,我现在就是有点后悔。当年干房修的时候没有好好积累,一些房修上遇到的高频问题都没有做一个记录和总结,帮项目经理做的一些稀里糊涂的房修工作汇报也仅知道个大概,再让我回去做一次房修,我就琢磨着出一版房修高频问题梳理,以终为始,有这种经验了,在前期做工程的时候怎么滴都会重视一点。
我觉得吧,以后新任项目经理必须要有房修经验,在房修折磨折磨,看你以后干工程建新房的时候会不会重视。
昨天刚写完一篇苟富贵的文章,没想到今天又收到消息,项目上一个关系不错的客关同事也苟富贵了。
收官意味着离别,项目竣备了、交付了就不需要这么多人了,老项目即将结束,新项目还没有着落,人心难免惶惶,再受点委屈或者啥的,出去面试下瞧瞧,一来二去外面有机会就跳出去了,这是地产里面项目上的员工必然会经历的过程。
地产流动性之大,不仅在于一个完整的项目前前后后熬走了13个人,也在于项目竣备或者交付之后大面积的人员离职。
尤其是最近大部分热门城市开始集中供地,在新地供应期到之前,有些不养闲人的地产就先把无用之人给开了,省下一笔不多不少的人力成本,等到拿地拿项目了,再招聘就是了。
那些地产的hr实惨,一年到头都在忙,先忙着裁人,再忙着招人。
以后找工作的黄金期不再是春节后,可能是每季度末或者年中的集中供地期。从经济学上的货币价值理论看,当所有人都轮动起来,年中的时候调换一下单位,那企业主就可以省下一大笔年终奖的支出...
这招妙啊。
昨天的文章里有兄弟评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这话当年我在老东家管培生训练营的时候听到过好多次,每次听到内心都分外澎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经历了社会上的各种毒打之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聚是一坨屎,散是满天星。
你现在回想一下从你这个垃圾项目出去的同事们,大家是不是都混得很好,至少比当初在这个项目要好...
就这样吧,不写了,可以看看好奇狗哥里更的几篇高质量文章。
大家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