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从学术专著到名著导读——读陈文新先生《明清小说名著导读》有感
专业人士该如何走出象牙塔,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学生与社会大众普及专业知识,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对各类媒体炒作或歪曲的不满并不是拒绝的理由,这样等于将良好的机会拱手让人,会造成更大的认知混乱。
肖承森绘漫画
有责任感的学者不应该拒绝普及,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在普及一个作家、一部作品,而是在熏陶和培养一般读者对传统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情感和认同,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事实上,也必须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学术普及的意义和价值。在此方面学界已有共识,比如在教育部的社科项目中,普及读物单独算作一类,教育部的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也单独设立成果普及奖,以表倡导和鼓励之义。
《明清小说名著导读》(第三版),陈文新著,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从学术成果到普及读物,需要一个转化过程。普及读物不是学术论著的简化版,它有自己的言说方式和特点,实际上写作也更难。对作者来说,不仅要有普及的诚意,更要有普及的能力和技巧。俗话说:大家写小书,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近读陈文新教授的《明清小说名著导读》,颇有感慨,对这个问题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认识。陈文新教授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该书新出者为第三版,系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不断补充修订而成,质量也更为精良。对一部具有普及读物性质的教材如此用心,令人感佩。
陈文新教授
就笔者拜读之后的体会,它符合一般读者所期许的好教材的标准,是一部优秀的普及读物,可以为此类读物的撰写提供一些具有方法意义的启发和借鉴。这表现在作者很好地处理了如下三个核心问题:
1
一是写给谁。读者意识不仅关乎一部教材、一本普及读物的成败,而且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写作态度。
市面上众多学术普及读物刚一上市,转眼就被特价处理,这几乎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作者学养及写作能力不够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读者定位不准,甚至可以说,缺乏读者意识,没考虑过这一问题。没有明确的读者对象,看似面向所有读者,而实际上就是没有任何读者,不少作者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陈文新教授在高校任职多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他经常到各地讲学,受到欢迎,由他来撰写这类读物,无论是从学养还是从写作能力上来讲,都是再合适不过。从这部书的内容来看,他对读者对象的把握是相当精准的。
《明清小说名著导读》
这部书既是学校里使用的教材,也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学术普及读物,适合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这些读者对明清小说并非一无所知,而且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是需要适当的引导,以提高文学素养。
这就决定了这部书具有一定的起点,不是从简单的ABC讲起。但是明清时期的小说作品,文言的、白话的加在一起有上千部,不可能每一部都讲,因此选择一些艺术价值高、影响较大的名著进行解读赏析,无疑是很好的入门方法。
该书共选择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十二部经典名著(这将姑且将“三言”、“二拍”各算作一部小说),作品的选择是颇为精当的,读者通过该书学到欣赏作品的角度和能力,再去读其他明清小说作品,举一反三,就会得心应手。
《明清小说名著导读》(修订本)
2
二是写什么。明确了读者对象,接下来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在导读过程中,为读者介绍哪些内容。
该书收录的这些明清小说名著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围绕它们撰写的论著都有几十部乃至上百部,像《红楼梦》则更多。其中的任何一部作品要系统完整地讲一遍,都需要写成专著,两万字左右的篇幅远远不够。
在有限的篇幅内既要让读者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又要把问题讲清楚,这就需要精心选择内容,做到点与面、知识与鉴赏的结合。在此方面,作者处理得颇为妥当。
对每部作品,作者大体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作者、成书与版本,二是思想内涵,三是艺术特点,四是影响传播。从知识点的分配和切入分析的角度来看,这四个方面的选择还是比较恰当的。通过这些方面,读者可以形成对这部作品的整体认识。
在这四个方面的基础上,作者又根据每部作品的特点灵活进行调整。比如《金瓶梅》就增加了该书确立人情小说审美风范一节,强调其在明清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三言”“二拍”一章则先讲其体制及兴盛情况,这是了解这几部拟话本小说集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红楼梦》也是如此处理。
《明清小说名著导读》(修订版)
即便是上述四个方面,也同样根据作品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点来讲,比如《红楼梦》,其思想、艺术可讲的内容仍然很多,作者抓住《红楼梦》对人情小说传统的扬弃与超越、 “情痴情种”贾宝玉与《红楼梦》的悲剧意蕴、《红楼梦》的写实、诗意与神秘氛围这三个点来讲,每一个点展开来讲都是一个小专题。
总的来看,在每部作品二万字左右的篇幅里,读者既可以得到较为系统的知识,也可以一些关键点的深度讲解,在点与面、普及与提高、知识与能力之间找到了一个较为恰当的平衡点。
3
三是怎么写。对习惯于专业著述写作的专业人士来讲,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讲述,这同样是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陈文新教授
该书很好地做到了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结合,作者本人的三次修改也经历了一个从学术专著到入门教材、普及读物不断完善的转化过程。
比如讲解《三国志演义》的文化内涵,该书第一版和第二版均将其概括为“准纪事本末体”、“准话本体”和“准笔记体”三个方面,从学术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表述无疑是准确、恰切的,但一般读者未必读得懂。
作者在第三版就将其表述为“历史的三国”、“民间的三国”和“掌故的三国”,这样不仅更为生动、醒目,也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全书类似这样的地方还有不少,可见作者之用心。
2018年6月14日《中华读书报》
拜读陈文新教授的《明清小说名著导读》,一方面被其引人入胜、新颖别致的内容所吸引,另一方面则从该书学习到撰写入门教材、普及读物的一些好方法,收获良多。所谓开卷有益,大概说的就是这种状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