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字里为什么要保留汉字?
日本文字里为何一直保留着汉字?
日文里有颇多汉字,这其实对于去日本旅游的中国人来说还是有一定好处的。我第一次去日本呆了半年,最开始日语挺次的,但是通过汉字半猜半蒙,基本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去哪里也不容易迷路。
不过虽然大部分日本汉字和中文的意思是相同或相近的,但另外有一部分意思早就大相径庭。日本为何一直在文字里保留汉字?为什么统一的全部变成假名(あいうえお这种蝌蚪文)呢?这原因恐怕还要从汉字传入日本讲起。
汉字何时传入日本?
徐福携500童男童女去海外仙山求药的故事一直深入人心。但对于研究日本的起源和中华文化对其的影响来说,毕竟只是一个传说。目前最为可靠的说法,汉字应该是隋朝、南北朝时期伴随着佛教文化一同传入日本的。
南怀瑾先生的《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里讲到了佛教传入韩国和日本的历史。晋代之时,苻坚派沙门去高句丽传教,后来又传播到了百济和新罗。这高句丽、百济、新罗并称朝鲜三国。到了大约南朝梁的末年,百济国王派使者到日本,赠送佛经和佛像。于是起源于中国的汉字跟随佛教,一同经由朝鲜,到了日本。
日本僧侣大概是最开始学习汉字的人,之后贵族家里的男孩子也开始学习汉字。不过,因为汉字的写法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容易,那个时候的很多女孩子,还是喜欢避开汉字。
会写汉字的都是受过教育的人或贵族阶层,所以汉字无疑成了当时高端大气的代表。
日本汉字不等于“汉字”
汉字传入之前,日本是有一些原始文字的。而汉字和佛教传入之后,便真正开启了日本的文明。要知道当时不只是佛经,就连论语和千字文等重要著作,也一同进入了日本。而每一代天皇都会学习佛经等著作。为了方便阅读,他们把汉字加上了注音。这些注音被称为【万叶假名】,也是如今假名的来源。
日本汉字是源于汉语,但如今的日本汉字其实已经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汉字,这和二战不无关系。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签署了《旧金山条约》,联合国军最高总司令带领部队进驻日本长达7年之久。有一本书叫《拥抱战败》就是讲战后的日本,在被联合国军进驻后,在文化、经济、教育等当面的变化。虽然写的有点惨,但相比他们作为侵略者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其实还是挺温和的。
在那个时候的日本,“防止军国主义死灰复燃”是联合国军最大的责任,于是他们对日本各方面实行了制裁,包括公文上要用英语,而不是日语进行书写。在1946年的时候,就有美国教育者声称要废掉汉字和假名,理由是不利于教育。但到底真的为了教育,还是别有用心,咱们都不说的那么明白了。
当时还有日本作家跟着起哄,说日本文化发展不起来,是因为日语不好听,提议换成法语,还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咱不知道他咋想的,怎么就那么不待见自己国家的文字。)
不过最后日本内阁还是决定沿用汉字。并且划分出指定范围,大约有1850个汉字可以使用。后来一些汉字的写法在日本又被进行了简化,就搞得有点面目全非了。比如汉语的【智能】,在日本汉字里就成了【知能】。
所以这种支离破碎的汉字,还是被称为“日本汉字”更为妥帖。
为何不能废除汉字?
1948年,韩国和朝鲜不再使用汉字。但这其中的过程和过渡阶段,也是非常艰难的。至于日本为什么不废除汉字。下面一张图片,可以让咱们一眼洞见最大的原因。
从“巧匠”到“哄笑”的40多个词语里,在我们汉语里各自都有自己的读音。在韩国语里重复的也不是很多。如果重复的不多,那么根据语境就可以正确判断出它的意思。
而在日语里这个情况就比较混乱了。按照奈良时期的日语,读音还挺丰富的。但到了江户时代以后,这些词语就都成了一个读音,都念【こうしょう】。如果是两个人说话的时候那还好,如果是写成文书呈现于纸面,估计读的人肯定哭晕了。
日本文字里如果不保留汉语,先不论是不是一种文化的遗失,起码光用假名谁都用不明白。而且如今日本老龄化非常严重,重新替换文字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