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学生们傻眼,10岁小孩一语道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三千年从未断绝。经过三千年历史的演化,每一个中华文字都包含着无数代人的努力,每一个名词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这些充满智慧的词语就存在于我们每天的日常交流之中,你可曾注意过,可曾探究过?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就曾发问“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
朱熹于1130年出生在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他自幼便好学善记,总是若有所思六岁时就曾研究八卦图,自小便有神童之名。朱熹的父亲断定儿子日后必然非凡,不遗余力地培养他。
朱熹很喜欢探寻事物的根源,小时候就曾询问父亲天上的太阳是属于哪里的?他的父亲说属于天。他又追根溯源,问天是属于哪里的?他的父亲朱松非常惊讶。
朱熹初读《孝经》之时曾言“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后来读《孟子》中“圣人与我同类者”时便把成为圣贤作为毕生追求。20岁那年,朱熹入京临安,考中进士,此后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初入官场的朱熹,看不惯当时社会求佛成仙的世风,致力于通过提升自己进而改变现状,进而拜二程弟子李侗为师,他继承了二程的思想,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朱熹不求名利,潜心治学,他一直忙于学习,与此同时还不忘开展教育活动。宋孝宗称帝后开始注重国家发展,这让朱熹看到了改变国家现状的希望,从此多次进言,提出任贤修正的意见。
隆兴元年,宋朝与金形势紧张,朱熹是有名的主战派,曾在宋孝宗面前奏三札,反对议和主张抗金。但是朱熹的主张并没有被采纳,朝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朱熹辞职不久,请辞归崇安。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这是辛弃疾在朱熹死后所言。
世人对这位虽死犹生、永垂不朽的朱子褒贬不一。褒的是他博学多才促进了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贬的是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巩固了封建帝制。
朱熹是一代儒学大师,也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但他主张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观点一直被人们诟病,成为了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朱熹在人性论上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更是被后世帝王歪曲改造为统治思想的基础,绊住了中国发展的脚步。
另一方面,朱熹提倡的教育读书方法至今还有很大影响,譬如“因材施教”和“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与“循序渐进”和“熟读精思”的读书方法。
朱熹在思想方面尤其注重理学研究,探究理气心性。不过在朱熹生前,因为他设法“正君心”而触犯了皇权,所以理学一直被官方称之为“伪学”,直到南宋灭国前理学理学才被封为官学,明朝袭之。
理学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在现代社会的今天,理学既不能全盘照搬,也不能被全盘否定,仍然具有一定意义。
朱熹所著“四书”注本——《四书章句集注》影响深远,有人评价其为“上乘经典,下启群学,代代传授”,后来还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参考资料。
朱熹想要通过言传身教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因而创办了多所学校,岳麓学院、紫阳学院和白鹿洞学院等,可谓是天下学子济济一堂。他对教育方面的影响被后人称之为继孔子之后的第二教育。
朱熹营造了一个开放宽容的环境,各种思想在其中碰撞。他的课堂提倡同学们畅所欲言,一次朱熹家里的婢女外出买菜回来,挎着篮子从旁边走过吸引了听课学生的目光。
朱熹为了吸引大家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叫“买东西”而不叫“买南北”?他让大家畅所欲言。学生们都没有出声,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东方是属木,西方是属金,南方是属火,北方是属水。木、金是可以放在篮子里的,而水、火不可以。竹篮装水,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竹篮装火,会被烧得一干二净。
朱熹听了之后,非常满意这个孩子的答案,也极其欣赏这个孩子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场表扬了孩子。朱熹以小见大,善用“格物致知”的学习方法,倡导学生们学会思考,从小事中领悟人生的道理。
朱熹把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相互衔接的阶段。他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学其事”,大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学其理”。
朱熹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并初步学习文化知识。他的教育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拘小节,何以成大事?朱熹在教育方面一直注重由浅入深、由远及近。他对学院教师都提出了指导、示范和适时启发的要求。
朱熹认为教师只是引路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他主张学生的最佳学习过程是自己读书,自己思考,因此尤为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更是发明了二十四字读书法,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读书方法。
他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开放式发展,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倡导学生对万事万物都要有求知欲。所谓求知欲就是每个人对未知事物的渴求,他可以激励人们不断地追求,直至得到答案。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人们最宝贵的财富,那么面对浩瀚的中华文化,面对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字,你是否有一颗求知的心呢?
对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字,你是否有一颗求知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