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城||驼岭关,一座失忆的长城内口

2020年12月26日。

上午考察完石湖峪(有关结果,待稍后整理),下午独善其身老师有事返回,我与萧艾老师、虫子老师乘活力的荒野老师的车,前往驼岭关。

关于驼岭关,《四镇三关志》昌镇地形图黄花镇下有驼岭关,位于大长峪关与小长峪口之间。但《四志》正文并未提及这座关口,可见在《四志》成书之时,这座关已经不是非常重要。这座长城关口,始建于何年?已经无考;其他目前能够查阅的古史料,多无提及这座关口。这是一座失忆的长城关口。幸好《四志》的图上还有标识,能够认定是明代长城关口之一。不然,其年代就更加难以分辨了。

 

但从现在的长城线路图上看,驼岭关远离长城主线。为何在此处修筑一座关口?这是长城的内口。

 

以前只知道这座关,但还没有走过。本次有幸与几位老师一同实地观察,非常难得。

从水长城,折向怀黄路,行不多远,穿越一座隧道,隧道北侧停车。沿小路上山,这条小路,自古即是通往驼岭关的官道,道狭仅可通人,但在明代,却是通往驼岭关的主道,当可牵马而上。据隧道口的村民介绍,直至1973年怀黄公路修通前(《北京市怀柔县地名志》说是1975年),这个关口仍是沟通黄花城与渤海所的必经之路。

 

关门高大,这在一般的长城关门中较为少见,异于他处关门。一般出于防御目的,关门洞一般均较矮小,比如怀柔仅存的撞道口、大榛峪关门、磨石口关门;其他如密云“挡马洞”(应为汉儿岭重边口的内口,关于其理由,在之前的游记中有分析),更加窄小低矮。

 

关门主体以毛石垒砌,券顶由城砖垒砌,毛石间以黄土粘合,砖墙上有灰浆勾缝抹面。与撞道口、大榛峪的关门相比,等级较低,但气势雄伟,远胜上述诸关口。

 

关门内侧,门额上原有石匾一块。据山下的老人回忆,匾上书“驼岭关”三个大字。至于是否有载明年代的小字,已经没有印象。《龙脊沧桑》、《北京市怀柔县地名志》两书也能够印证这一点。据说此匾在修筑公路时遗失(被盗)。还能有这块匾的消息吗?如果真是被盗,这些文物贩子着实可恶,这种地名碑(匾),

一旦离开原地,价值就不大了。

 

关门内侧,山势险峻,下方是幽深的沟谷,难以通行,现在已经开通了怀黄公路。有古道痕迹,沿山坡迤逦西行,通往黄花镇方向。

萧老师给大家讲解,黄花城座落于一个小盆地内,与渤海所以骆驼峻岭相隔,此关作为内口,作为两处之间的屏障,一旦黄花城被攻破,可以阻止敌虏进一步向渤海所攻击;一旦渤海所被攻破,可以阻止敌虏进一步向黄花城进攻。这才是这座内口存在的意义。

 

寻路登上关墙顶部。先见到的是西侧墙体。墙体低矮,一米左右,上方即为拔檐的毛石。海字口向东的南山路边垣与此类似,也是一米左右以上即是拔檐砖。可见此处防守并不紧要。甚至比十八蹬以东经吹风坨至大长峪口的毛石墙等级还要低。

 

关门正上方,是关门楼遗迹。楼顶有残碎瓦片,是关门楼遗物。

从关门楼上方俯视,门洞外侧坍塌严重,门栓的位置,正好塌落,不知是否后人拆解门板门栓造成的破坏?

 

关门楼向东,有矮墙相连,长约50米,高点设一墩台,毛石垒砌,四面立面保存较好,台顶多泥土,遍生灌木杂树。

墩台处也有瓦片,当年台顶应亦有铺房。

 

东侧墙体止于墩台。再往东,虽有碎石,但难辨墙体,远处数个高点,不知当年是否设置墩台?后来问知山下村民,予以否定。但提及往及在兴隆城(大长峪堡)附近,有三座墩台。

 

特别是柏树林右前方的那个山头,极似有墩台。

 

从关门西侧关内方向俯视关门,威仪而有气势。这么高大的关门,又设在内口,是否是一道国宾门或者礼宾门,化外夷民入关,在此递交国书,见此威峨关门,不禁崇尚有加,从气势上先予以征服;或者有使者出使北国归还之时,一旦入得此关,可谓热泪盈眶,终于安全回来了!我朝威武!皇上万岁!

又可作为边境贸易的关税征收之地,守御的职责为次,心理征服的作用更重? 

 

沿西侧墙体上行。大约七八十米的样子,西侧山顶也有一座墩台。与东侧的墩台对称,为这座关口的左右护城墩。

 

西护城墩倒塌严重,但东端还是有部分立面保存了下来。

 

墩台西侧,墙体戛然而止,但碎石带仍向前方延伸了一段。可能性较大的,还是没有修筑连续的墙体。

一路向西,山脊非常平缓,但内侧较为险峻,难以直接下山。垭口低短处,有小径斜穿过山脊,从外侧山谷可以下到内侧怀黄路上。

 

站在山脊上向东南方向远眺,东北侧的沟谷,是源于铁矿峪、响水湖合流的怀沙河,东南方向是西水峪二道关汇流的怀九河,在正前方均注入怀柔水库。

 

能见度好的时候,可以遥见远处的怀柔水库。

 

山梁西端,是一道断崖,山梁在此折向北行,连接另一道山脊平缓的山梁。北侧那道更高些的梁,即是黄花城-十八蹬的长城主线,最高处在千米左右,如入云霄。

 

北侧是吹风坨,以前在十八蹬段长城上,并没有感受到它的雄伟高峻,但在低海拔的山岭上,尤显拔地而起,四面临风,吹风坨之名,可谓贴切。

看山人告诉我们,脚下这道山梁往西北延伸,靠近吹风坨往西北方向,有一道干碴边墙体,长约100多米。

十八蹬向东,即是干碴边墙体,会是指那一段吗?虫子不耐其烦地反复追问,答复不是那道主线长城。

 

这让我很是惊讶。

这就是说,在主线长城内侧,驼岭关往西,吹风坨内侧,还有一道边墙?这会是真的吗?这道墙,什么时代所建?

思考这些问题,再结合一些零散的信息:

黄花城在驼岭关西侧,来时我们见到了路城门楼残存的匾额。

 

大长峪城在驼岭关的东侧。这三者正在一条线上。

 

根据《四镇三关志》,大长峪口是永乐年间建。但黄花路的这段边墙,却是嘉靖三十年建,晚于大长峪口建口年代。另外,我们现在所见的砖石墙体,又是隆庆至万历年间陆续重修,已不是原来的样子。

 

根据有关资料,渤海镇兴隆城村发现“大长峪堡”匾额,落款有“嘉靖二十七年”字样,推断此堡应为嘉靖二十七年重修或重立匾额。根据驼岭关墙体特征,其修建简易,等级较低,当早于十八蹬-大长峪口的毛石边墙。即早于嘉靖三十年。

早期的明长城,是守口,而不是全线修墙。关口的设置还有一个普遍的规律,是修在内口,而不是修在现在墙体所在的山脊处。擦石口与现擦石口段主线长城(庄户长城)有一定距离,就是一个例证。

就是说,嘉靖三十年以前的防线,可能不在现在的长城主线上,而是几处关口的连线一带。

而大长峪城堡-驼岭关-黄花路路城,三者在东西方向连成一线,很可能是修筑连续边墙以前的防线位置!大长峪堡附近的3座墩台,也提供了说明大长峪堡一线是原有的防线的证据。

 

因此,驼岭关在早期是处于第一线的防线上,只是到了嘉靖二十九年,经历了庚戌之变以后,于次年修筑了连续的边墙。为了使墙体连续、节约成本,边墙沿山脊修建,山脊明显处,不再迂回至原有关口内口,从而改变了部分关口在内口设置防线的布置,将防线推进至山脊线上,从而导致如擦石口堡、大长峪堡远离了长城主线的布局,驼岭关也成了长城的内口,不再紧要。至万历四年《四镇三关志》成书之时,驼岭关已经不再重要,因此不再阐述这座关口的乘障、营伍。

如此一来,驼岭关西北方向的干碴边墙体就可以理解了。驼岭关所在山脊外缓内险,其西北方向与小长峪口之间,也需要进行防御,因此修筑了部分干碴边墙体。

驼岭关的修筑年代,当与大长峪口的年代相近,很可能同在永乐年间,与附近的大长峪关、小长峪口的建年代相同。

 

2020-12-26,27日补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