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3)

(2021·贵州铜仁市·中考真题)阅读短文《示爱》,完成下面小题。示爱①女儿常常给我灌迷汤。我的文章写好了,念给她听,她总是再三赞叹:“妈,你写得真好!你真的好棒哦!”②听完不算,还要把稿子拿过去,自己再看一遍,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使我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③我偶尔买了新衣,在镜子前顾影自怜时,女儿总在一旁全程参与,并不厌其烦地给我打气:“这件衣服真好看,以后你不穿了,不要送给别人,就送给我好吗?”④家里的白板上,不时地会出现一些道谢或道歉的话,甚至一些示爱的文字。有时,在学校上了一天课,精疲力竭地回家,看到女儿上学前在白板上留了这样的话:“亲爱的爸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女儿敬上。”⑤霎时间,疲累全消,觉得人生并非毫无意义。⑥那年,父亲过世已有一段时日,母亲心情抑郁,寡言少语。为了排解她的寂寞,我们接她北上和我们同住。母亲一向手脚伶俐,在那一段时日里,她总是抢着帮我做饭。我当时除教书外,还得去上博士班的课程,有了母亲的帮忙,我少操了不少心,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精神上都受益良多。⑦一日,我在理工学院教完早上的四节课,又赶着下午两点去东吴大学当学生。在驱车回家的途中,我想起这些日子来,每次急匆匆地踏进家门,母亲总会及时端出热腾腾的新鲜饭菜,相较于以往潦草的简餐,有母亲在的日子,实在是太幸福了。而我尽管早就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从来未曾向母亲表达内心的感受呢?我不是常常因为女儿的甜言蜜语而觉得精神百倍吗?难道我的母亲就不想听她女儿的感谢吗?⑧车程蛮长的,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勇气。我决定一进门就启齿。然而,当房门一打开,母亲绽开笑靥,朝我说:“回来了!吃饭啰……”⑨我突然一阵害羞,因而错失了最好的时机。我觉得有些懊恼,决定再接再厉,我安慰自己:“没关系,第一次总是最难的,跨过了这一关,以后就简单了。”⑩吃饭时,我一直在伺机行动,以至于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几次答非所问。母亲奇怪地问我:“你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奇奇怪怪的?⑪我开始佩服女儿了,她为什么总能把感情表达得如此自然,一点儿也不别扭,而我却这般费力!⑫饭吃完了,我还是没说,心里好着急,再不把握机会,这句话恐怕只能永远藏在心里了,我低头看着碗,勇敢地说:“妈!我觉得自己好幸福!四十几岁的人,中午还有妈妈做了热腾腾的饭菜等我回来吃。”⑬我头都不敢抬地很快说完,也不敢去看母亲的表情,便急急地奔进书房,取了下午要带的书,仓促地夺门而去,心情比当年参加大专联考还紧张.⑭那天傍晚,我从学校回来,母亲已在厨房忙着。我悄悄地打开门进屋,发现自从父亲过世后就不曾开口唱歌的母亲,居然又恢复了以前的习惯——在厨房里边打点着菜,边唱着歌。(摘自《廖玉惠:人生情感散文》)18.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在示爱过程中心理变化的词语。房门打开,母亲朝我笑时,“我”是______的→吃饭时,“我”心不在焉,内心是______的→吃完饭,仍没说,“我”是______的→最后,“我”勇敢“示爱”,夺门而去时,心情是______的。19.文章标题为何取名为“示爱”?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20.文章末段划线句中的“居然”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发现自从父亲过世后就不曾开口唱歌的母亲,居然又恢复了以前的习惯——在厨房里边打点着菜,边唱着歌。21.文章主要写“我”对母亲示爱,为什么开头还用一定篇幅来写女儿的表现?22.请参考下面节选诗句,回忆自己与母亲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以“在您……的时候”的句式,抒写对母爱的感受。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妈妈,在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在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在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在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您的爱已融入我的心灵,永不磨灭……【答案】18.    害羞,    别扭,    着急,    紧张19.①“示爱”是全文的行文线索。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示爱展开的。②“示爱”重在“爱的表达”,是本文的主题,而“母爱”仅指“母亲的爱”。“示爱”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对自己付出良多的亲人不仅要从行动上爱他们,还应该把这种爱用语言传递给对方。③文中的“示爱”并非人们习惯上认为的男女之间表达爱意,这与文章内容形成了反差,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0.不能。理由:“居然”有出乎意料之意,突出了我不敢相信母亲又恢复唱歌习惯的惊讶,也突显出我的示爱对母来心境上的影响。删去后,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21.①女儿的赞美和示爱,让我感受到了爱与温暖以及人生的意义。这为下文我想到向母亲示爱作出铺垫。②正是女儿的甜言蜜语,促使我反思自己的不善表达,教会我“爱要趁早说出来”。从这种意义上说,女儿成了我的情感导师。③女儿向我示爱,我也学会了向母亲示爱,爱意与温暖在三代人之间传递,加强了文章主题的表达。22.    合乎题意即可    合乎题意即可    合乎题意即可    合乎题意即可【分析】18.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一空:根据⑨段“我突然一阵害羞,因而错失了最好的时机。我觉得有些懊恼,决定再接再厉,我安慰自己”分析得出:害羞;第二空:根据⑪段内容“我开始佩服女儿了,她为什么总能把感情表达得如此自然,一点儿也不别扭,而我却这般费力!”分析得出:别扭;第三空:根据第⑫段“饭吃完了,我还是没说,心里好着急,再不把握机会,这句话恐怕只能永远藏在心里了,我低头看着碗,勇敢地说”分析得出:着急;第四空:根据第⑬段“我头都不敢抬地很快说完,也不敢去看母亲的表情,便急急地奔进书房,取了下午要带的书,仓促地夺门而去,心情比当年参加大专联考还紧张”分析得出:紧张。据此填空即可。19.本题考查对题目作用的理解。根据文本内容女儿向“我”表达爱意,到“我”对“母亲”表达爱意分析,“示爱”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并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小说内容女儿向“我”表达爱意,到“我”对“母亲”表达爱意分析,文中的“示爱”并非人们习惯上认为的男女之间表达爱意,这与文章内容形成了反差,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根据“那天傍晚,我从学校回来,母亲已在厨房忙着。我悄悄地打开门进屋,发现自从父亲过世后就不曾开口唱歌的母亲,居然又恢复了以前的习惯——在厨房里边打点着菜,边唱着歌”分析,这是“示爱”的积极效果,写出了亲人之间“示爱”具有“疗伤”的作用,“示爱”重在对所爱的人(亲人)进行爱的表达,揭示了本文的主题:对自己付出良多的亲人不仅要从行动上爱他们,还应该把这种爱用语言传递给对方。20.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首先明确观点,不能去掉。根据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分析表达效果。“居然”有出乎意料之意。根据“发现自从父亲过世后就不曾开口唱歌的母亲,居然又恢复了以前的习惯”分析,突出了我不敢相信母亲又恢复唱歌习惯的惊讶,这是“示爱”的积极效果,写出了亲人之间“示爱”具有“疗伤”的作用,删去后,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2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根据“使我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一时间,疲累全消,觉得人生并非毫无意义”分析,女儿的赞美和示爱,让我感受到了爱与温暖以及人生的意义。这为下文我想到向母亲示爱作铺垫。根据“妈,你写得真好!你真的好棒哦!” “这件衣服真好看,以后你不穿了,不要送给别人,就送给我好吗?”分析,正是女儿的甜言蜜语,促使我反思自己的不善表达,教会我“爱要趁早说出来”。从这种意义上说,女儿成了我的情感导师。根据文本内容女儿向“我”表达爱意,到“我”对“母亲”表达爱意分析,女儿向我示爱,我也学会了向母亲示爱,爱意与温暖在三代人之间传递,加强了文章主题的表达。22.本题考查仿写,答案不唯一,联系生活中的自己和母亲的点滴细节进行仿写,表达对母亲的“爱”的理解。示例:在您给我缝补衣服的时候,在您给我洗衣做饭的时候,在您给我收拾行李的时候,在您目送我上学的时候,您的爱已融入我的心灵,永不磨灭……(2021·江苏宿迁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磨刀匠进城肖国才①仲春的一个周末清晨,小区门口来了位衣着朴实、满脸笑容的磨刀匠。身材魁伟,嗓音洪亮,一声“磨——菜——刀哟”的吆喝,穿破晨雾,回声不绝,引来小区居民和过往的路人驻足围观。②“磨把菜刀多少钱呀?”③“刀磨了不好用,怎么找你退钱呢?”④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发问,围观的人越聚越多。磨刀匠清清嗓子,一脸和善地拱手作揖,然后笑盈盈地对围观者说:“老少无欺,明码实价。每把刀十元。如果磨得不好,分文不收,再倒赔一把刀的钱。初来乍到,大家信不过我都正常。今天磨刀不收钱,用得好,下次给不迟。”⑤话音刚落,只听人群里有人喊了声“好”,然后说要用自家的刀先来试试磨刀匠的手艺。⑥围观者的目光齐刷刷地循着声 音看过去,原来是小区里那个面目清维、凡事喜欢较真的老邹。⑦“磨刀真的不收钱?”老邹问。⑧“当然,手艺人说话做事不会虚头巴脑讹人。”磨刀匠答。⑨约莫十分钟后,老邹就把两把莱刀放在了磨刀匠的面前。⑩磨刀匠麻利地从蜡黄色帆布包里取出四块磨刀石。他把矿泉水瓶当花洒。在一块条砖型青石上只轻轻点了点,水珠就均匀地洒在条石上。然后,他就着水珠把莱刀按在青石上磨起来。磨好一面后再磨另一面。刀刃上有个豆粒大的缺口,他又换上一块有凹槽的青石,夹着缺口磨。最后,再用细腻的青石磨光刀口。所有程序完成后,他揪了几根头发搭在刀口,用力一吹,头发被齐刷刷割断。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⑪不需多言,老邹拿着磨好的莱刀刚离开,几把生锈的莱刀就立马摆在了磨刀匠的面前。磨刀匠的脸上略过一丝笑容,接着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他姓张,在乡下磨刀三十多年了。儿子从小到大读书的开销,都是他走村串户一把刀一把刀磨出来的。儿子研究生毕业后考进城里当了公务员,去年有了孩子。他进城帮儿子媳妇带孙子,刚来时很别扭,城里生活过不惯。于是,张师傅跟儿子媳妇说,周末他得出来透透气,顺带跟别人说说话。干干他舍不得放弃的磨刀手艺。时间久了,来磨刀的都很愿意和张师傅说上几句,听他聊这样那样的故事。⑫又是一个周末的清晨,我去小区外面买菜。只见小区门口张师傅来得很早,正猫腰坐在一张条凳上磨菜刀。我问他生意怎么样。他一脸喜色,下巴朝地上一堆待磨的莱刀点了点,说活儿多得出乎他的意料。他还告诉我,这些活儿都是前些日子来磨刀的顾客引荐来的,够他忙一天,不知道天黑之前能不能磨完。说完。他得意地笑。⑬几天后,张师傅身边又多了一位中年汉子,帮着他一起磨刀。大家见了都问,张师傅你收徒弟了?张师傅笑呵呵地道出原委:不是徒弟,而是同行。这位中年磨刀匠也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吆喝了半天,没揽到一桩活儿。他主动跑来跟张师傅搭话。张师傅宽慰他:“不急,生意都是慢慢做出来的,坚持下去就会好起来的。”可他却说:“等不起啊,一家人还等着我挣钱呢,没活儿做怎么养家糊口。”张师傅听他这么说,思忖了一下说道:“要不,你做我的活儿,做多少得多少。不过,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你出的活儿我都要仔细检查,如果达不到我的要求,这活儿就不能给你做。”中年磨刀匠先是有些诧异,继而一脸感激,连声称谢。就这样,中年磨刀匠在张师傅身边干开了。他磨一阵刀,就递给张师傅看看,听听意见,再接着磨。张师傅认真地指点着他,即便是一点点瑕疵也不放过。⑭跟张师傅熟识的顾客老李,私下里悄悄地提醒道:“老张,关键技术可不能随便传人,小心抢了你的饭碗!”张师傅听了嘿嘿一笑,说:“谢谢提醒,我不怕。”⑮张师傅把一份看似不起眼的磨刀活儿做得风生水起,着实惠及了不少小区居民。一天,张师傅边磨刀边和顾客聊天:“再过两年,等孙子上幼儿园了,我就去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开个磨刀公司。”说完他把磨好的刀递给顾客。顾客接过刀,看了看,拉长了声音:“好--”(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2日,有删改)23.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小说故事情节人们心理反应张师傅在小区里吆喝磨刀半信半疑张师傅现场展示磨刀手艺①张师傅讲述自己磨刀故事理解接受②(同行)诧异感激;(老李)担心忧虑张师傅想开磨刀公司③2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①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②赏析第⑭段加应词的表达效果。25.老邹在本文中有着重要作用,请简要分析。26.结合全文,探究小说主旨。【答案】23.(1)①心悦诚服 ②张师傅带中年汉子一起磨刀 ③赞同祝愿24.①这一句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刀的锋利,侧面表现了张师傅磨刀手艺的高超,结构上为下文人们争相让张师傅磨刀起铺垫作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嘿嘿”是拟声词,以张师傅的笑声表现了他憨厚、纯朴的品质和大方地让技艺得到传承的工匠精神。25.内容上,以“凡事喜欢较真”的老邹,衬托出张师傅磨刀手艺之精湛;结构上,引出张师傅展示磨刀手艺、人们争相磨刀等情节,推动情节发展。26.①小说以张师傅高超的磨刀手艺、诚信纯朴的品质等内容,表达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对工匠精神的赞美;②小说围绕磨刀这项传统手艺来写,蕴含着希望传统技艺能够得到传承的美好愿望;③小说以张师傅进城后不习惯城市生活,周末靠磨刀“透透气”的内容,表达了对进城农民处境的关注和思考。【分析】23.本题考查内容归纳。1)结合第⑩段“所有程序完成后,他揪了几根头发搭在刀口,用力一吹,头发被齐刷刷割断。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归纳答案:心悦诚服;2)结合第⑬段“几天后,张师傅身边又多了一位中年汉子,帮着他一起磨刀……要不,你做我的活儿,做多少得多少。不过,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你出的活儿我都要仔细检查,如果达不到我的要求,这活儿就不能给你做……中年磨刀匠在张师傅身边干开了。他磨一阵刀,就递给张师傅看看,听听意见,再接着磨。张师傅认真地指点着他,即便是一点点瑕疵也不放过”,归纳答案:张师傅带中年汉子一起磨刀;3)结合第⑮段“再过两年,等孙子上幼儿园了,我就去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开个磨刀公司。”说完他把磨好的刀递给顾客。顾客接过刀,看了看,拉长了声音:好--,归纳答案:赞同祝愿。2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1)“揪、搭、吹、割断”,这是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刀的锋利。通过写刀的锋利,侧面表现了张师傅磨刀手艺的高超。结合下文“不需多言,老邹拿着磨好的莱刀刚离开,几把生锈的莱刀就立马摆在了脉刀匠的面前”,可见,结构上为下文人们争相让张师傅磨刀起铺垫作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 “嘿嘿”是拟声词。结合情境“老张,关键技术可不能随便传人,小心抢了你的饭碗!张师傅听了嘿嘿一笑,说:谢谢提醒,我不怕”,可见,这是以张师傅的笑声表现了他的淳朴、大方,可见他希望让技艺得到传承。2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结合第⑥段“围观者的目光齐刷刷地循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小区里那个面目清维、凡事喜欢较真的老邹”, 结合第⑪段“不需多言,老邹拿着磨好的莱刀刚离开”,“凡事喜欢较真”的老邹离开时都心悦诚服,从而衬托出张师傅磨刀技艺高超;2)结合第⑪段“不需多言,老邹拿着磨好的莱刀刚离开,几把生锈的莱刀就立马摆在了脉刀匠的面前。磨刀匠的脸上略过一丝笑容,接着打开了话匣子”,因为老邹的认可,结构上,引出下文张师傅展示磨刀手艺、人们争相磨刀等情节,推动情节发展。26.本题考查归纳主旨。1)本文通过描写张师傅高超的磨刀手艺,以及描写“手艺人说话做事不会虚头巴脑讹人”等,表现了对手艺人技艺精湛的赞美,对手艺人诚信纯朴的品质的赞美。最终表达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对工匠精神的赞美;2)结合情境“老张,关键技术可不能随便传人,小心抢了你的饭碗!张师傅听了嘿嘿一笑,说:谢谢提醒,我不怕”,可见,张师傅淳朴、大方,他希望让技艺得到传承。所以,小说蕴含着希望传统技艺能够得到传承的美好愿望;3)结合第⑪段“去年有了孩子。他进城帮儿子媳妇带孙子,刚来时很别扭,城里生活过不惯。于是,张师傅跟儿子媳妇说,周末他得出来透透气,顺带跟别人说说话。干干他舍不得放弃的磨刀手艺”,由此可见,张师傅进城后不习惯城市生活,周末靠磨刀“透透气”的内容,表达了对进城农民处境的关注和思考。(2021·江苏常州市·中考真题)阅读散文,完成下面小题。萧萧白杨许冬林①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③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④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⑤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⑦“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风吹白杨,万叶翻动,萧萧有声。西北地区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⑧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与攘攘①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颓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⑨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白杨。在油画框里,白杨用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表达天空高远。⑩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路边停下,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⑪交河故城是唐朝安西都护府遗址,在吐鲁番。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首任都护是乔师望,他是唐朝将领,庐陵公主的驸马。后来接任的郭孝恪击败龟兹后,把安西都护府从交河城迁到了龟兹,即今天的新疆库车县。此后,都护府在唐蕃战火中几失几守,最后府衙基本稳定在龟兹。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⑫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塞的文武官员,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诗人岑参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大观。那时,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岑参第二次出塞任职。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岑参来给他的前任武判官送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那时,西北的白杨一定落光了叶子,在漫天风雪中伫立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子。⑭当春天来临,交河故城的城墙下桃花盛开。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白杨也在春风里萌发新叶。我想,那些一拨拨来过西北、驻守过西北、穿越过古丝绸之路的人们,是否在深深孤独中,慢慢就散发出白杨的气质?⑮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散文》,2019.06有删改)(注释)①攘攘:世人追名逐利的样子。27.下面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说白杨的形象让人想起“忠诚”,也照应了后文那些忠诚的守边人。B.第⑥~⑨段作者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来刻画白杨之美。C.第⑬段“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一句中“长安”具体指的是唐代的都城长安。D.作者对白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从认为它一贯萧索到喜爱感佩。28.请谈谈作者认为西洋油画比中国水墨更适合画白杨的原因。29.作者和茅盾看到白杨树都“惊奇地叫了一声”,茅盾是因为恹恹欲睡之感被傲然挺立的白杨惊醒,而作者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30.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⑩段我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一棵白杨时的心理。31.第⑪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王维的诗?32.请结合文本分析第⑭段画线句中“白杨的气质”的内涵,并联系当今一则事例谈谈你的感想。【答案】27.C28.因为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所以适宜画白杨。29.因为终于亲眼见到了喜欢的白杨,看到了它的挺拔高俊,见证了它毫无晦暗苍凉之色,且它的“疏朗与简洁”深深吸引了我。一声惊叫,完全是兴奋喜悦之声。30.此刻的心情,当是喜悦与兴奋并存。亲眼看到无比崇敬的白杨,自然喜悦;消除了对白杨“晦暗苍凉”的误解,自然喜悦;看到白杨的疏朗与简洁,联想到谦谦君子,自然兴奋。31.引用王维的诗,证明“此时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引用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韵味。32.“白杨的气质”指的是“忠诚,耐得住寂寞,傲岸挺拔,坚强不屈,默默奉献”;示例:袁隆平院士扎根农田,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农田与科研一线。他不为名利,不求热闹,只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坚强不屈。他种的是“稻子”,可谁又能说他的形象不像一棵参天的白杨呢?【分析】27.本题考查信息筛选。C项“长安”应指国家的“长治久安”,故错误;故选C。28.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根据9段“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可知白杨树特点;“西洋油画,用色饱满”,可知西洋油画的特点;两者相合,所以西洋油画比中国水墨更适合画白杨。29.本题考查信息概括。因为一直喜欢白杨,终于在如此广袤的大地上亲见了白杨,所以非常兴奋;再者,根据3段“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和4段“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可知作者对白杨一直心存误解,如今疑云散尽,所以兴奋的惊叫;再者,终于亲见了白杨的“疏朗与简洁”,如谦谦君子的风格,深深吸引了我。30.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分析自己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一棵白杨时的心理,应当是喜悦与兴奋并存。亲眼看到无比崇敬的白杨,消除了对白杨“晦暗苍凉”的误解,看到白杨的疏朗与简洁,联想到谦谦君子,这一切都让自己喜不自胜,于是激动兴奋,下车抚摸白杨,亲近白杨。31.本题考查引用作用。引用王维的诗,根据“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证明历史变迁;同时,引用古诗,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文学韵味,使文章更具可读性。32.本题考查词句理解。“白杨的气质”,根据1段“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可以概括出“忠诚”二字;根据12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可以概括出“耐得住寂寞”;根据6段“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可概括出“傲岸挺拔”;根据13段“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可知“坚强不屈,默默奉献”。拥有“白杨的气质”,是无数为国奉献的人的写照。结合当今事例,可以选择“疫情中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可以选择“中印边境,为国捐躯的英雄”,还可以选择“神舟十二号上的航天英雄”……总之,结合时事,并与“白杨忠诚奉献气质”相关联即可。

(0)

相关推荐

  • 这些快消失的上海老手艺

    小智 魅力上海 上海人的精致是出了名的.在旧上海,一身西装和锃亮的皮鞋是上流人士的标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条件提高了,穿皮鞋人的越来越多,做和皮鞋相关行当的人也多了起来,当中就包括擦鞋手艺和 ...

  • 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10)

    (2021·湖北黄石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风雪夜归人 马亚伟 三十多年前,父亲在离家三十里路的地方上班,他每天骑自行车往返. 冬天的天,像个面无表情的冷面人.寒气阵阵,天空透着 ...

  • 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9)

    语文平台 推送语文学习资源,搭建语文学习交流平台,享受语文学习乐趣. 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2021·湖北襄阳市·中考真题) 孩子的饭兜 赵汀生 ①在北京城区,许多小学的学生,每天上学除了背上书包, ...

  • 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8)

    (2021·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稠李子花,稠李子果 朱明东 ①树叶黄,野果香,秋色映山梁.一串串豆粒般大小的黑果挂在树上. ②大兴安岭秋果并不多,稠李子算是一类.初到 ...

  • 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7)

    (2021·青海中考真题)阅读曹文轩的<我的语文老师>,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的语文老师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个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 ...

  • 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5)

    (2021·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写的每个人都与她有关 林特特 ①一个朋友问我,在你的人生中,有没有在特别关键的时刻,做对了关键的决策?我想了想,想起高二暑假的事. ②高二暑假 ...

  • 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2)

    (2021·辽宁营口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坐姿里,有灵魂的样子 刘世芬 ①有一次,作家周晓枫到河北作协开讲座.开讲前,主持人先做介绍,周坐在台下第一排座椅上,我就坐在她身后,此时 ...

  • 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4)

    (2021·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体谅你的不正确 ①我读到高二时,不想再读,自作主张退了学,一心要成为一个写作者.难得的是我爸也支持,只是他觉得即便是当作家,还是需要进一步学习, ...

  • 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1)

    (2021·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行军 ①行军时多是白天里不走,尽往夜堆里钻.天刚擦黑,这支顶着高粱花子.扛着些"汉阳造""老套筒 ...

  • 2021中考语文试题题型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11)

    语文平台 推送语文学习资源,搭建语文学习交流平台,享受语文学习乐趣. 6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2021·湖南永州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