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这首诗歌《逢入京使》无一生僻字,篇幅也不长,却被视为惊艳千古的作品

对于当代人来说,诗歌距离生活已经渐行渐远,甚至很多人认为,诗歌这种高雅的艺术不属于普通大众,但其实,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最初的诗歌,就是起源于生活和劳动,并且,诗歌可以视为人们对生活和情感的宣泄,而唐朝文学的代表,就是诗歌。

在唐诗里,诗人岑参有这样一首极为朴实的诗歌,这首诗歌的特点在于篇幅不长,而且没有任何一个字是生僻字,不过,这首诗的最后14个字,却被视为惊艳千古的作品,那么,到底是什么诗歌呢?

图片:写诗剧照

一.诗歌与生活

诗歌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而诗歌的衰败,其实也有自己特有的时代背景,脱离时代的文艺,是没有前途可言的。

1、先秦诗歌

最早的诗歌,一般认为是五帝时代的《击壤歌》,这首歌谣产生的背景是在原始社会的后期,很多部落里面的自由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且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讴歌。

此外,《诗经》里面的诗歌,也都是商周时期社会各界对各自生活际遇的描述,有的是平民对贵族生活的嘲讽,也有的是贵族内斗中,失败一方对现实的悲愤。

总之,这些诗歌,虽然作者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但是,表达自身情感这一点,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图片:贵族女子写诗剧照

2、诗歌的败落

从中国文学历史的角度来说,诗歌最后一次大爆发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而到了90年代以后,诗歌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其实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80年代开始,中国逐渐从慢节奏的农耕社会转型为现代化社会,这种社会在90年代开始发力,到了21世纪以后,高节奏生活的社会终于产生,在高节奏的环境下,人们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经历去思考、创作、品味诗歌。

并且,因为高效率的运作,导致人们在遭遇各种喜怒哀乐以后,还没来得及去细细品味,就被别的事情带走了关注度,在这种大环境下,诗歌败落了,甚至文学都开始出现了衰败。因此,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诗歌,可能是人类诗歌的绝唱。

图片:生活在当下时代的男子剧照

二、岑参的诗歌

说起岑参,很多人肯定会想起他的那首“北风卷地白草折”,这首诗歌的篇幅较长,内容也很大气,读完以后,盛唐边塞的场景让人历历在目。相比之下,《逢入京使》则是一首短小精悍但却耐人寻味的诗歌。

而想弄清楚这首诗歌的寓意,还需要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

1、岑参生平

岑参的前半生,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岑参出生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刚刚登基,开启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盛唐时代,可以说,岑参的前半生,都是在李隆基掌权的时代度过的。

玄宗皇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因此玄宗一朝,对外战争始终不断,这时期,也是唐朝边塞诗歌最为繁荣的一个时代。

在大环境影响下,岑参也因为接触到了边疆,而有了大量的边塞诗歌,于是,很多大气的边塞诗,开始经过岑参之手面向世人,并且流传后世。

图片:边将们剧照

高仙芝奉命经营西域的时候,岑参也曾跟随高仙芝前往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安西都护府,岑参见到了大量不同于中原的异域风情。同时,岑参也看到了边塞将士的辛苦,自古以来,边防军人都是一群为了使命而背井离乡的人。这些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岑参的性格,让岑参变得有担当起来。

唐玄宗在位后期,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手足无措,逃到了巴蜀躲避安禄山的追杀,岑参在这个时候,参与了拥立唐肃宗登基的活动,并且始终跟随唐肃宗,为唐肃宗平定安禄山的叛乱而奔走。

甚至还通过诗歌,记叙了自己在唐肃宗身边。以及参与平定安禄山叛乱的生活日常。长安光复以后,岑参还跟随唐肃宗的銮驾返回,准备在长安继续为朝廷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史之乱结束后,岑参的仕途有过几次反复,最终在唐德宗在位时期去世。可以说,岑参的一生都在奔波中度过,不过,前半生的奔波是岑参主动追求,而后半生则有一些被动的意思。

岑参常年不在家生活,因此,对于家乡,岑参时常会有种乡愁的感觉,《逢入京使》就是基于这个背景产生的。

图片:参与平定安禄山叛乱剧照

2、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是岑参在西域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准备回京城的使者,想到自己离家这么久,不知道家里人是否还好,于是,岑参委托使者帮自己带个口信给家乡的人,表示自己一切安好,希望家乡的人勿念。

这首诗一共有四句:

图片来源于网络:《逢入京使》

前两句可以理解成从西域往东方的长安眺望,总是感觉长路漫漫,毕竟,这里距离家乡可谓万水千山,而每每想起远在长安的家人,就会痛哭流涕,甚至两个袖子都会被泪水浸湿。

而最后的两句则让人倍感惊艳,字面看上去,似乎意思是因为相遇偶然,加上边塞艰苦,因此无法写家书回家,所以只好希望使者给自己带个口信给家人,但实际上则是诗人不愿意耽误时间。

因此遇到使者以后,在情绪激动之余,已经无法平和情绪写一封家书了,而且千言万语只是一句话:那就是希望家人知道自己平安,故而,诗人只希望使者能把自己的口信带回长安。

图片:眺望剧照

如果仔细品读最后这两句诗,仔细体会诗人的这种心情,读者会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宛如有千言万语一样,但是,这千言万语又无法用理性的语言来叙述和表达。

毕竟,人类是有情感的生物,其中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惦记,是最为让人百感交集的情感,这些情感,汇集成的一句话,就是这首诗最后的这两句,因此,这两句诗惊艳后世千古。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原创制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