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当政,为何朝廷上下人才荟集,一点不比唐太宗贞观时期少?

在我国历史上的三百多个皇帝中,武则天是唯一的一个女皇帝。由于晚年的尊号称“则天大圣皇帝”,故历史上叫她武则天。武则天原是唐太宗宫中的才女,唐太宗死后当了尼姑,后被唐高宗收入宫内,封为昭仪皇妃。她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参决政事,公元690年废自己的儿子唐睿宗代之,公元705年以八十二岁高龄退位、去世,前后参与和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在她当政的半个世纪中,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压制皇室贵族和旧勋元老的同时,她不拘一格,广开才路,任用贤臣。

武则天延揽人才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重视和发展科举。

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中,录取进士一共只有二百零五人,而在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的五十五年中,录取进士多达一千多人。过去各县的奏呈,把贡物开列在前面,把贡生列在后面,武则天把贡物名单和贡生的名单倒过来,改为先人后物,表示了她对人才的重视。公元690年她做了皇帝后,还亲自在金殿上策试举人,开创了科举考试“殿试”的先河。原来,科举考试只开文科选士,公元702年,她又增开了武举,设马射、步射、马枪、负重等科目,以从中选拔将才。

名相狄仁杰考中进士后,唐高宗时他做大理丞,曾在一年内判理了历年积压下来的有关一万七千多入的各项刑狱案件,断得都比较公正,得到百姓的称颂。武则天执政后,对狄仁杰非常信任,曾先后两度让他出任宰相,他提出的建议和批评意见,大多都被武则天所采纳。

武则天晚年时,想立自己的侄子武三思为太子,与群臣商议。朝臣们尽管心中都不赞同,但谁也不敢出来劝阻,唯有狄仁杰挺身而出说不可。武则天问他为什么,狄仁杰以武三思与被武则天废弃的中宗庐陵王相比,说:“要是匈奴来犯边,让武三思去募兵抗敌,一个月也招不了千人,如果让庐陵王去,那用不了几天就可招纳五万!”武则天感到狄仁杰言之有理,武三思确是很不得人心,便放弃了传位武三思的打算,复立庐陵王为太子,还政于李氏。

由于狄仁杰正直刚毅,又极有谋略和才干,武则天非常敬重他。每次狄仁杰来见她时,她都称他为国老而不呼他的名字。狄仁杰参见武则天时行礼,武则天劝阻说:“每见公拜,朕身亦痛!”让狄仁杰免礼。

为了不失贤才,武则天对一些确有才能而遭埋没的落第才子和遭贬黜的官吏,一旦发现,便大胆起用。

一次,监察御史张循宪出使河东范阳处理案件,碰到了一件疑难事情不能解决,他就问当地有没有高明的人。地方官吏便把因受连累而被罢了职的小官张嘉贞推荐给他。张循宪把张嘉贞找来请教,张嘉贞说得头头是道,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张循宪听了十分赞赏,便让张嘉贞起草关于这件事的处理奏章。回京后,武则天看了奏章很高兴,夸奖张循宪既善于处理问题,又善于写文章。张循宪如实地禀告武则天,这件事是张嘉贞帮助处理的,奏章也是他写的,竭力向武则天推荐张嘉贞,请求让张嘉贞来代替自己的职务。武则天听后,当即下令召张嘉贞入京。

张嘉贞入宫后,武则天隔着帘子与张嘉贞谈话。张嘉贞直率地说:“臣本草莽之人,不懂朝廷礼仪,今蒙陛下召见,十分荣幸,只是中间挂着帘子,好像隔云遮雾,使我感到很不坦然,怕言不能尽。”武则天听后连连点头,命左右撤去竹帘,当面与张嘉贞讨论了许多问题。武则天对张嘉贞的才能颇为赞赏,当即下令把他任为监察御史,后来,又把他任为宰相。

为了广揽人才,武则天很注意爱惜有才能的人,即使对她不恭甚至反对她,她仍宽宏大度地对待他们予以重用。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公元684年跟从唐朝开国功臣徐勋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临朝称帝,写了一篇《为徐敬业讨武墨檄》,声讨武则天。檄文写得气势磅礴,文词犀利,痛骂武则天:

“人非温顺,地实微贱,”“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姐屠兄,弑君鸩母”,

淋漓尽致地历数了武则天的罪状,痛揭了她的隐私,对她进行了激烈的人身攻击。但武则天看了并没有发怒,当她读到“一坏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意指唐高宗新死,唐中宗即被废黜幽禁),“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几句写得极为精彩的文词之后,反而对作者的出色才学表示极为赞赏,忙连连问左右臣子:“这篇檄文是谁写的?”左右回答说:“是骆宾王。”武则天听了十分感慨地说:“此人有这样的文才,怎么让他流落到那边去了?这可是宰相的过错啊!”她决心要得到骆宾王这个人才,当即下令在全国各地寻找骆宾王。后来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不知下落,武则天为之惋惜。

张易之、张昌宗是武则天的内宠。他们自恃权势大,扰乱朝政,遭到朝臣们的猛烈反对。御史台中丞宋璟刚正不阿,力主要杀掉二张。武则天不得已只得令张易之、张昌宗到肃政台去受审。宋璟正在审问,武则天降下圣旨,特赦二人之罪。宋璟听了愤怒地说道:“真后悔没有一来就把这两个小子的脑袋打碎!”武则天知道后,就叫张易之、张昌宗去宋璟府上赔罪。宋瑕拒而不见,说:“公事公言之,若私见,法无私也。”二张碰了硬钉子,心里对宋璟非常嫉恨,就向武则天进谗言,诋毁宋璟,武则天没有理会,仍然信任宋璟。

为了调和矛盾,她要宋璟离开京城到外地去回避一时,宋璟担心张易之、张昌宗在朝中捣鬼,不肯离开京城。武则天便叫他到扬州去巡查办案,宋璟回答说:“巡查州县是监察御史的职责,不应该我去!”武则天让他到幽州去查办都督屈突仲翔的案件,宋璟拒绝说:“御史中丞非大事不出使,屈突仲翔只不过是犯有贪污罪,现在却偏偏要叫我去查办,必定是有人想在背后暗害我。”说什么也不去。武则天没有办法,就又让他当李峤的副手出使陇蜀,宋璟还是不肯去,推辞说:“陇蜀并没有发生什么事变,叫御史台中丞去当李峤的副手,这不合唐代的惯例!”尽管宋璟一而再、再而三地冒犯武则天,但因为他是个相当能干的人才,所以武则天一直予以宽容,始终不加处置,依然委以重任。

对于确有才能的人,武则天不仅不拘一格地提拔任用,而且还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她听说王及善很有才干,想用他做滑州刺史,去防御契丹。当她把王及善召来,和他谈话以后,发现他相当有见识,很有政治眼光,可以担任更重要的职务,于是就毅然改变了原来的打算,把王及善留在朝中做内史,参与国家大计的研究和制订。后来,王及善向武则天提了不少建议,大都为她所采纳。

张柬之原任清源县丞,武则天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参加贤良征试,受到当时身为宰相的狄仁杰的赏识,把他举荐为监察御史。后狄仁杰因受酷吏来俊臣的诬害下狱,被贬为彭泽令,张柬之也受牵连遭贬。武则天神功元年(公元697年),作恶多端、杀害了千余家忠良贤臣和无辜百姓的酷吏来俊臣,终于自己也以谋反罪被斩首于长安市西。狄仁杰得到平反昭雪后,第二次出任宰相。

一天,武则天要狄仁杰推荐一个管理国家的“奇才”,狄仁杰便再次举荐张柬之说:“荆州长史张柬之,虽然年老,但是一个当宰相的人才,用他必能大有益于国家。”武则天当即下令升迁张柬之为洛州司马。过几天,武则天又要狄仁杰推荐人才,狄仁杰还是推荐张柬之,武则天说:“已经提拔过了。”狄仁杰说:“我推荐的是做宰相的人才,让他当一个司马,不能算用。”武则天听后,便详细询问了张柬之的出身和才能,旋即提升他为秩官侍郎,不久又把他任为宰相。张柬之后来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705年,八十二岁的武则天病危,张柬之当机立断,与桓彦范、放晖等人率文武群臣入宫,杀死张易之、张昌宗等乱朝奸佞,拥立中宗即位,稳定了唐朝的政治局面。

结语:由于武则天广开才路,善于任用人才,因而“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在她统治时期,朝廷上下人才荟集,有才能的文武大臣,几乎不比唐太宗贞观时期少。她前后任用的主要大臣,文的如李德昭、魏元忠、杜景俭、狄仁杰、姚崇、张柬之、宋璟等,武的如边将唐休琮、娄师德、郭元振等,都是当时的人选,其中还有不少成了历史名臣。由于她任用这些人作将相,故而即使在群佞、酷吏出入宫廷的不正常的情况下,整个国家仍保持了正常状态,政局安定,不仅免于内忧外患,而且经济、文化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唐太宗“贞观之治”的政策和兴盛繁荣的局面得到继续,并对后来唐玄宗“开元之治”的全盛时代,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