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借口这件事,压根用不着学
适逢小长假,驱车数百公里前往刚开发的网红景区,人困马乏之际,还要仔细筹划路线,拿出携程、途牛、小红书……条分缕析地盘查景区可能产生的坑,即便已经提前做过功课,可到了当地,真山真水,还是让人迅速迷失,不得不妥协于黑导游和宰客店家。
想找个旅店先寄放行李,客人爆满,只能花大价钱住豪华间,住不住?只能掏钱。
景区门票比宣传的价码高出三五成,买不买?只能掏钱。
明知道是义务批发来的小商品,有些则是当地人都不吃的“地方特色小吃”,但架不住亲友团里面有人一再鼓动买:“来一趟不容易,买一点给家里带回去”,难不成真能省下来这笔银子?只能掏钱。
实际上,所谓的豪华间的装修和卫生都不怎么样,供应的餐食令人毫无胃口;景区开发面积很小,玩不尽兴,有些地方还很危险;晚上回了酒店,偷偷尝试了一下“地方特色小吃”,结果很快就闹了肚子……
说也奇怪,处处都是花的冤枉钱,但跟同行者一讨论,觉得这钱花的也不那么冤枉:景区门票是贵了点,但毕竟大家都花的一样的钱、买的一样的服务嘛,盘算下来咱也不算亏;毕竟是旺季,人这么多,我们要不是多花点钱说不定还挤不进来;
这地方这么逼仄,没啥产业,老百姓赚点钱也不容易,就当是扶贫了;酒店豪华间也就这个水平,那标间不还得跟猪圈一样,辛苦奔波一趟,可千万住个好点的房间,别人都能睡,我怎么就不能睡了?特色小吃好像是有点卫生问题,不过一年也就吃这一回,尝尝味道也不为过……
看看,咱这冤大头当的多有觉悟,就连借口都帮店主人想好了。
要不,怎么把“来都来了”放在“经典宽容句式”之首呢?
所以啊,找借口这件事,压根用不着学。这基本上是咱们从小就会的一项必备技能。不仅拿来说服家长,长大后,还用来说服自己。
究竟是合理,还是开脱
找借口这件事情,在心理咨询师看来又是什么样的一幅光景?
有的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滔滔不绝,承认自己喜欢吃零食、熬夜、抽烟,在公司安排的体检查出来尿酸偏高,且有轻度脂肪肝。
“尿酸的正常值的上限也才400出点头,我都512了。上网查了一下,说是不能吃动物内脏、豆制品,不能喝啤酒,每天要多喝水,少熬夜……道理全都懂,我就是做不到。”
“要是吃的喝的都没什么滋味,活着也没啥意思,一点自由都没有。再说,我这个年龄的,有点脂肪肝也很正常,我应酬太多了,推不开,都是正常往来。尿酸高是会引发痛风,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再说我这不还没痛风吗?熬夜也没啥,周六日多补觉就行了,我一直是这么过来的。”
小学生都知道健康是第一位的,但长大之后反而还对这些损毁身体的事情习以为常,并且主动辩护起来了。这种现象简直太常见了。
这还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其他有关人际交往、学业工作、生活焦虑等等方面,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问题的症结我可太懂了,但我仔细一琢磨,就这样其实也挺好,也许改了会更糟。
到底是事情变糟了之后,才想出来这些理由;还是先有了这一堆理由,再努力把事情办成了糟糕的样子?这是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
人为什么总能找到借口
人这一辈子,要做无数抉择,从择偶到择业,从定居城市到买房置业,大部分人第一次面临重大人生抉择——自己能说得上话的那种,估计是文理分科。
不管做了何种决定,不管后果如何,我们在大多数时候都会倾向于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
人,总是觉得自己所坚持的选择是对的。因为明知是错误的,还要去选择它,这不是太蠢了吗?我是个聪明人,我的选择(或行为)是正确的。
也许,在夜阑人静时,一道清冷而洒脱的白月光微微笼罩在浅色床单上,你侧身凝视着湛蓝的天幕,也会对自己之前的行为深度剖析,试图代入第三者的视角,好好看看自己的做法是否合乎道理。
好像,之前我的言辞和行为,是有点……蠢了?
这种强烈的不甘心、悔恨、内疚,会让你陷入巨大的自我怀疑中。在这种怀疑刚刚萌芽之际,你就开始了自我游说:我没错,我是对的,我逼不得已……于是,你又能接受你那些做法了。
这个循环是如此坚固,场景虽然变化万千,但存在于内心港湾的铁链是强韧的,它已经把你和“木已成舟”牢牢绑定。
这条铁链,就是著名的“逆向合理化(Backward Rationalization)”。为了避免让自己陷入反思的纠结、愧疚的痛苦中,大脑不惜规划出一条错误路线,驱动我们在南辕北辙的道路上越做越错,直至积重难返。
由结果反推过程,为之前的付出找合理的借口,是一种潜在的自我保护机制。
维持“我是对的”这种人设需要付出不容小觑的代价。
遭逢婚内暴力,打掉牙往肚里咽、硬拖着不离婚的大有人在——他平时对我很好,他工作压力太大,我在这个时候离开他,岂不是弃他于不顾?然而,对于人渣而言,自我献祭并不能使他回心转意。
经济学上有个词叫沉没成本(Sunk Cost):之前已经发生的支出和损耗,却与当前计划没有关系,等于说白花了钱。
其实,在不少企业进行前期策划时往往因为当时火爆的市场行情做出过于乐观的预估,而超量采购物料和设备,造成积压。
在整个采购行动中,哪怕市场已经出现了某些风向和苗头,决策者们也会因为前期付出的采购成本已经“固化”而不再修正决策。
人性的合力,便形成了一个部门、一个企业的个性。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坚持头撞南墙而不回的例证层出不穷。
有一些情场老手,也会利用“逆向合理化”的巨大心理暗示,将其与“服从性测试”、“投资原理”联合使用。
具体操作是:从认识初期便潜移默化地开始对另一半进行服从性测试,让他/她帮自己做一些小事,例如打一个叫醒自己起床的电话,例如帮自己去买一本市面上很少见的书……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你不由自主开始揣摩自己所处的位置,若干设定都比不上一个正牌男友/女友的身份。就这么把自己套了进去。
人会对自己有过“投资”的人或事物更为上心。
如果我不是他/她最重要的人,为什么他/她不找别人完成这件事呢?我都已经为他/她做了这么多了,他/她一定会感动的。
无限循环中,我们用一个又一个借口,把思维的其他出口封死。
逆向合理化一定是坏事吗
前面说到,逆向合理化是我们为了维持自身人设、避免认知失调而不由自主采取的措施。
绝对理性人毕竟只存留于理论,当“自我概念”受到环境和外界评价的干扰而无法维持框架时,逆向合理化的机制便会开启——这简直可以看作一场小型法庭辩论。
短期看来,我们的自尊得到了浅薄的维护;长此以往,脆弱的人设必将反过来阻挠个人成长。
但是,逆向合理化就一定是坏事吗?
我们都知道,人性充满了矛盾之处,潜意识的力量极大,是成是败,全看如何导引。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更好地利用逆向合理化呢?
逆向合理化是商品推销者的秘密法宝之一。以电视广告中常常出现的厨房净水器举例而言:2020年净水器销量1707万台,产量则为1750万台,反渗透净水器和超滤净水器二分天下,市场规模极为广大。
为什么净水器厂商愿意以“免费试用三个月”来作为前期推广的核心手段呢?
因为用户在接受这一设定之后,在使用期间会不由自主地依赖净水器的存在,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如下想法:我是一个有道德感的人,也不缺钱,我不应该免费使用厂商的东西而不给钱;这台净水器用着也挺方便的,并没有对生活造成不便,还提高了生活质量,留下来更好。
也就是说,只要把产品免费提供给用户,静待时日之后,用户便会自发提供理由、支援厂商的营销体系建设。
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厂商最难攻克的堡垒。把特洛伊木马交给特洛伊人自己带回去,才是最高明的攻心计。
找借口并不是不成熟的表现,不要被“强者从不找借口”所迷惑——适当找一找借口,能让生活压力更小,日子更舒心。
只要不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逆向合理化也可以成为我们抵抗生活压力的好帮手。
[1] 边玉芳. 冲突改变态度——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实验[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
[2] E.阿伦森 著,邢占军 译. 社会性动物[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沛,刘峰. 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J]. 心理科学进展,2007.
[4] 崔丽娟,才源源. 社会心理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