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最难的是持有,持有的信心来自深度研究

导读:在投资中,我们经常会面临一个困惑:如何正确的持有?即便再优秀的公司,也会经历比较大的波动,在大波动中听到的都是负面信息,很容易把公司卖掉。然而,如果一个公司的下跌确实来自基本面因素,拿着不动硬抗,又会造成“永久性的亏损”。

投资就是认知的变现,而拿得住一个公司,就必须要有深入的研究。每一个都是自己做研究,不会简单因为其他人看好推荐而买股票。组合里重仓的一个票,就算过去一段时间内,出现过好几次30%以上跌幅,但是受益于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在下跌过程中能拿得住。

能拿得住,第一个特点是耐心等待,他通常一下手就买成重仓,所以买入过程会极其耐心,不是做了研究后马上就买;第二个特点是冷静客观,即便持仓跌了30%,只要基本面没问题,也会一直拿着。而如果基本面出现问题,即便持仓只有5%的跌幅,也会卖出。

投资基本上先选行业,再选个股。在把全市场30多个行业都看过之后,做大量的行业比较,不会对行业占组合的比重做过多限制,看到好的机会也不会刻意做分散。

以上是我们对某位基金经理的访谈概要,下面是部分对话内容:

先行业后个股,无成长不价值

问:能否再谈谈你的投资框架?

答:简单一句话就是,以合理价格买入好行业里的好公司。我的投资风格是价值成长,如果股票没有成长性,投资的价值也不大。我认为股价上涨必须由基本面推动,单纯靠低估值的回归很难。由于从业时间也比较长,我把全市场30多个行业都看过一遍。

接下来谈谈我对好行业的定义,我觉得好行业有两类:

第一类,处于渗透率加速阶段、快速成长的行业。这种行业,我会去看渗透率的水平和变化,行业未来成长空间以及行业的竞争壁垒。

第二类,处于相对成熟阶段的行业,这种行业增速可能没那么快,但是竞争格局比较好。

好行业有一个重要特征:符合时代或者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这也是为什么好的行业又必须有两大特点:1)符合国家政策方向,不要去投国家政策打压的方向;2)符合社会发展的经济规律,典型的是十年前的百货行业,不符合电商化的经济规律。

以消费行业为例,2016年以来一直表现很好,大的社会背景来自经济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消费升级就是一个明显的时代趋势,造就了过去四五年的消费行业牛市。

再以医药行业为例,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明确的趋势,而一个人生命周期中绝大多数的用药需求发生在60岁之后,这也非常符合大的社会发展趋势背景。

然后是新能源,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发展新能源符合全球各个国家的利益。具体到我们国家,由于天然缺少化石燃料,一直是石油的进口大国。那么发展光伏、风电、电动车,也是符合能源战略安全,并且对于产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

像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上下游价值量很大的产业。我们之前在汽车行业一直没有太强的话语权,大部分利润都被合资厂商赚走,国产燃油车的技术能力也不是特别强。电动车给了我们在汽车产业链弯道超车的机会,不需要发动机和变速箱,正是汽车最核心的两块技术。相反,我们国家在电机、电控、电池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全球最优秀的公司。

讲完了如何选择行业,我再谈谈是怎么挑选公司的。

我觉得不同的行业属性,选择公司的标准也不一样。像消费品的品牌和渠道很关键,这就需要管理层的战略眼光,通过长时间的品牌积淀,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医药要看政策的变化。这两年政策鼓励创新药,对于高价仿制药和耗材都有一定限制。如果看美国和日本,也都是从创新药突破产业升级,带来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像科技类企业,主要看公司的研发实力。科技的本质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产业发展的趋势,企业需要不断做研发投入。我也会紧密跟踪技术发展的变化。

我持仓有个特点:相对比较集中,一般就在30个股票以内。我认为好行业中的好公司数量很少。如果组合买了一个行业中的许多公司,看似分散了风险,其实只是变成了某种行业Beta,无法体现个股的Alpha。一旦出现行业性的风险,也无法规避。

相反,我买的所有公司,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亲自调研和研究,通过集中的持仓,让组合面对的不可控风险更小。我从来不买不熟悉的公司,投资是认知的变现,有没有认知,决定了我们能不能赚钱。最终投资都是公平的,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一个公司,才能真正带来比较好的收益。

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有壁垒的环节

问:聊到新能源,能否谈谈具体的投资案例,当时是怎么找到这个机会的?

答:前面也提到,我的投资框架是先选行业,后选好公司。我是非常看好电动车行业的发展,然后再去研究电动车的产业链,包括了上游资源、中游材料和动力电池、下游整车。各个环节研究下来后发现,动力电池和隔膜两个细分领域,是中国企业最具竞争力的环节,而且壁垒非常高。其他环节主要是短期的供需错配,未来供给还是会出来。动力电池和隔膜两个领域,不仅行业需求爆发,供给也很难出来,竞争格局比其他细分领域好很多。

具体来说,动力电池的壁垒非常高,有许多企业也做电力电池,但能真正把动力电池环节做好的,非常少。这个环节对安全性和一致性要求很高。电动车企业最担心的就是电池起火,要实现安全和一致性,是非常难的技术。国内某动力电池龙头公司的班底,是脱胎于一家做3C电池的公司,技术积累和沉淀足够深厚。做了那么多年后,公司产品的安全性很好,供应链管理也做得好,盈利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竞争对手。比如说,去年韩国的两家动力电池企业都是亏损的,国内这个动力电池龙头还能赚钱。在别人不盈利的时候,你能盈利,也代表一种很强的竞争力。

说完了动力电池,再谈谈隔膜龙头公司。隔膜属于电池的四大材料之一,竞争的壁垒很高,需要很大的投资额。这个公司看得很远,无论行业好坏,每年都在持续扩张。国内其他企业,在行业不好的时候,就不扩张了。这个企业把日本的设备都包掉了,锁定了设备的壁垒,其他企业未来几年买不到设备,也就无法扩张产能。

其次,这家隔膜公司的技术不断迭代,从原来的湿法隔膜,做到了基膜和涂膜一体化,在技术上,其他竞争对手也远远追不上。

最后,这个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非常强,能够在其他企业不盈利的时候,做到比较高的毛利率。在大家价格差不多的时候,别人亏钱,这个公司能盈利。正因为其他企业不赚钱,过去几年基本上都退出这个行业,这家公司又把人家的设备和产能收购过来。公司只要一接手,就能很快把这些产能做成盈利。这家隔膜龙头在产能、技术、成本控制能力上,都超越了竞争对手,构建了很强的护城河。

可以看到,我买的这两家企业,除了受益于行业Beta外,也有自身的护城河,能带来比较强的Alpha。

买入的公司必须自己研究

否则扛不住市场波动

我觉得投资最难的不是买股票,最难的是如何长期持有一个公司。持有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性格和投资能力的。即便一个公司再好,在上涨过程中也会出现不止一次的大幅波动。像动力电池龙头,去年春节后调整了30%,今年春节后又跌了30%。在股价下跌的时候,你有三个选择:卖出、持有、加仓,这时候是非常考验人性的。在下跌的时候,全市场都是悲观的,和别人交流很难获得信心,只能问自己,公司的基本面是不是变差了,我还敢不敢继续持有。

要拿住一个公司,会考验三点:1)每个人的性格;2)如何面对贪婪和恐惧;3)对公司的研究深入程度。其中,深入的研究是最重要的。如果对持仓没有深入研究,跌下来市场恐慌的时候,很可能会卖掉。所以我凡是买入的品种,必须要经过自己的深度研究。

问:重仓股下跌的过程中,要拿住很难吧?

答:确实,在下跌的过程中,要拿得住非常困难,这时候身边的人都是悲观的。我们都是原始社会进化过来的,遇到危险的直觉反应就是跑。我会让自己在悲观情绪中,保持冷静,想想自己对公司的基本面有没有信心。

朱昂:回撤多少,你会止损?

答:我不会做被动止损,只做主动止损。如果一个公司跌了30%,但基本面没有问题,我是不会卖出的。如果一个公司跌了5%,但基本面出现问题了,我也会卖掉。

我对所有的行业和公司,都没有明显的偏见。我可以承认自己不懂,但不会因为自己没看过一个公司,就不看好。

好的机会,需要等待

我买的每一个股票,都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研究,然后等待出现一个好的位置。只要好位置出现,我就下重手去买。真正的机会,不会停留很长时间,稍纵即逝。我不会先买点观察仓,然后一边跟踪一边等机会。

问:你做了很多年投资,有什么飞跃点或者突变点吗?

答:投资中的飞跃点,来自对原有能力圈的打破。我一开始是研究医药的,但完全聚焦在医药领域又太窄了,于是很早就想着要做全市场的基金经理。于是从医药到消费,再到今天的科技股和新能源。我看过了所有行业后,从做加法到再做减法,聚焦在这三个大行业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