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字画详细解析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 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
傅抱石曾画过杜甫《丽人行》、王维《竹里馆》《渭城曲》、柳宗元《江雪》等,尺幅巨大,复杂而精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首开毛主 席诗意画,如《清平乐·六盘山》、《西江月·井冈山》、《极目楚天舒》等,但他自己说,“几十年来,不知画过多少次,却没有一幅满意的。”所以在这些画上他总是盖上“不及万一”的印章。
傅抱石作画“往往醉后”,也使得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多胜在“气”和“势”上。人一旦借助于酒,常常会有超出常规的表现,也更大胆更洒脱更放得开,自然也容易随性而发,因而在做事的气度上就可能比没借酒的人更有感觉,有时候有可能回有意外的收获而胜人一筹。因此相比较其他画家,傅抱石的大气之度,就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其大气之度,多在其“势”而不在其“度”。他这种“气”和“度”是借酒而来,并非本性使然。所以,我勉强给傅抱石的题目是——“大气磅礴”。
傅氏也承认,中国传统的诗意画是“似乎过于陈套的一条路线”,因而在诗意画的创作中,在师古的同时,也试图探求一条推陈出新的道路,不落窠臼。其曾以“帝王轻过眼,宇宙是何乡”为意,“不知画过多少次,总遇不到一幅令我十分满意。展出的一幅是最近画的,也是我认为勉可成立的一幅。”傅抱石在诗意画革新方面的探索,应当给予关注。
傅抱石同样也讲求“笔笔有来历”,这个“来历”不是指出自某家某派某人在什么画上画过,而是每一笔都源于自然,每一笔都有道理。
傅抱石从石涛的画面中跟他的性情找到了某种契合点,所以他从石涛的画中感知到了一些东西,以此为依据,或者以此为出发点将自己原本的“条框”给打破,从而得到了新的突破。
学术研究,了解或引进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必经之路。留学期间,傅抱石一方面专于理论的学习和训练,另一方面广泛涉猎日本的各种中国美术史学著作,并发挥精通语言的特长,有选择地翻译相关著作或论文,将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引荐至中国。他的译介活动主要有两类:其一,对工艺、美术技法的编译;其二,对中国美术史研究成果的翻译。这些翻译成果,是傅抱石作为中国美术史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