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七作品《面见94岁的姑妈》(马来西亚)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作家驿站》欢迎您

       本平台为: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文学专号》杂志选稿基地

面见94岁的姑妈

  文/李国七
我是听过这个人的。父亲心情好时偶尔提及,父亲出车祸意外逝世后,携带我妈到上海安家,老妈偶尔也会提起,甚而切切地要求我寻觅,强调必须告知父亲至亲我爸已逝消息或者讣告。但是,就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当时忙,何况,失联多年,到了我这一代,各有各的圈子与忙碌,亲情已成一个遥远而奢侈的名词。
收到那组手机号时,我是十分地犹豫与迟疑,最近人在项目上,手头上还有一篇答应很久却一直没写完的长篇小说,身边的小兄弟又不断地恐吓我,说:“近期经济大环境不见得很好,骗子多,而且新招数不断地迭代更新,小心遇上骗子。”
我是宁愿相信人性本善的大原则,何况,闯荡江湖这些年,对识别好人或是坏人的能力方面,我是有一定的自信心。于是,从电话、微信到视频通话,智慧智能化手段把失联多年的亲人联系上了。
春节回不回去?简单的问题,却涉及复杂的安排与计划。
点头的话,计划好的行程,肯定是要取消的。涉及的亏损,不仅仅是退票的经济性损失,还有兑现承诺的考验。回绝的话,老太太已经94岁高龄,见面的机会一年比一年少。何况,据悉,除了这位94岁的姑妈,还有一位80多岁的小姑妈,幸存的两位长辈,无论怎么说,还是父亲的亲妹,也是我的至亲。最后,我还是做出了选择。跟小弟和小孩解释了半天,告知对方,就是不是为了自己,也应该为父亲回去面见,我于是选择回归一趟。
可能是因为春运的反方向,4.5折的飞机票并不算昂贵。但是,从来没有回去过,代表父亲的回归,我应该准备些什么呢?衣锦还乡,究竟是中华民族伟大而悠久的传统美德之一。但是,对着陌生的地貌、地名、人名与脸庞,我真的是一片空白。我不知道他们的喜好、悲欢与际遇,不知道他们混得好,还是不好,更不知道他们的人脉关系与彼此之间的矛盾与和解。
探亲与寻亲,我在国内生活多年,并非第一次经验。但是,那些经验,我从来不是主角,而是永恒的陪客。东南亚、美加、澳大利亚以及欧洲朋友回乡,我总是主陪团队中的一员,作用是我比较了解国情与普通话,可以扮演翻译与解读角色。但是,轮到自己作为主角,我应该如何对应呢?上下飞机的过渡,我以为我会近乡情怯,但是,我没有,跟出差面见客户感觉是一样的。或者,从来没有见面,从不曾往来,感觉归纳下来的,只有疏远与陌生。
到机场迎接我的是姑妈的两个儿子,铁梅与钿梅,还有钿梅表弟的儿子友崧,姑妈两个儿子“金”字旁的名字,就像当年我爸希望儿女们发达的意愿一样?但是,这些都无法有序追溯还原,只能依靠想象揣摩。当时,我脑海里荡动的,更多的却是有关替代我爸返乡的路。这条返乡的路是从重庆出发时开始,还是抵达长乐机场后开始的呢?我这次回来,我爸我妈不在了,我算不算迟到了?我应该怎么跟他们说话、跟他们说些什么呢?
来中国这些年,我东南西北闯荡,地方语言从来没有考验过我。在云南、湖北、湖南,就是到了重庆与四川,闽南语、客家话、潮州话等方言一样没有难倒我。客户调研访谈,跟地方人打交道,至少我的听力不是问题。来到闽清这个地方,我却仿佛到了异国,聆听的全是自己完全陌生的语言,见了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姑妈,我应该用那种语系交流沟通呢?
老太太是很热情,可惜,老人家借用的沟通媒介,我只能猜测与推敲,进入完完全全的推理模式。我在想,我爸在,陪着他老人家回归的话,效果应该会更好。可惜,这个“可惜”,究竟是因为选择,还是环境导致的呢?一个人的一辈子,从出生到长大,在常驻与出走之间,总是少不了选择。每一种选择,势必与代价挂靠、挂钩,没有任何一种选择是不需要付出的。
我爸这条至亲关系,我爸几乎从来没有提及过。血缘的事,自然也没有走进我的生活。唯独这一次代表父亲返乡,我开始面见父亲的至亲。从姑妈、姑妈的儿子、孙子,一直到叔叔的儿女们,记载父亲乡愁与成长日记的老房子,以及爷爷一家子栖息的祖坟。从老旧房子一路反方向的推移与推演,我逐渐看到家族史。原来,我也是有祖坟可以祭拜并且是有很多很多亲戚的人。
碎片化信息,组织一个人生长与成长的路。当年的贫穷,当年的壮志,当年的…那个时候,我相信父亲从来没有想过他的出走,将与不再回归挂上了等号。少小离家的他,与少小离家的我一样,我还没抵达父亲已到的永站,但是,构想父亲的最后时刻,记忆刻画的是那些场景呢?跟他屁股后面走动帮忙的小妹?严父形象?老家农田?番鸭?橄榄树?一条流淌喘息的河溪?
回返老房子的那一天,我终于见到自己从来没有联系上也从来不知道的堂兄弟们。在古代,堂兄弟等于亲兄弟,到了现代化的今天,这种至亲关系,还存在吗?就是存在,牢固吗?
打开祖屋的门,给爷爷上香烧纸,我在想,也只有老房子能够把亲情联系上了。若是连老房子没了,回归,将注定到各房各户的家里住宿,就像我这一次返乡,借住姑妈儿子的家里,绝对不是回家,而是寄住,就像住宿旅途中的任何宾馆一样。城市化与现代化是提供并且引进了便利,现代化进程,却同时把亲情淡化以及疏远了。
春节期间是我这辈子第一次面见94岁与80多岁姑妈,行程仓促,太多的空白来不及上色,拼图欠缺的很多部分没有找回拼上,回渝的路上,我唯独能够祈祷与寄上的,就是她们顺利、顺情与顺心,并且期待着下一次面见。
她俩的一辈子,到了夕阳光景,也就这样了。我回去时,我爸是不在了。我只能希望,他老人家在天之灵看到我代表他回家,面见他一别就成永别的妹妹们,知道她们的儿孙孝顺贴心,陪伴老太太们,让老太太们安享晚年,我相信,我爸他一定会很宽慰。


 

投稿说明
        1、本平台欢迎微信公众平台原创文字,体裁包括:诗歌、散文、杂文、短篇小说。
        2、投稿必须以“文章+体裁+作者简介+照片”的方式投稿,投稿邮箱:   1146596930@qq.com
        3、投稿必须关注“作家驿站”微信公众号zjyz5225,并加主编微信ygx5225以付稿酬。
        4、稿费支付方式为: 赞赏总金额的50%;赞赏费低于10元(包括10元),阅读量低于100,无稿酬。有播音朗诵的,作者40%,播音者20%,平台40%。配音自愿,需要请投稿时注明。
        5、稿酬支付日为文章登出7日后,请及时与主编联系;超过稿酬支付日,视为主动放 弃。
        6、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7、本平台刊发文字,可往贵州《神韵》《百姓瞭望》报纸、湖北《洪湖文学》杂志、黑龙江《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文学专号》杂志推荐。
编委名单
         主编: 叶桂秀 (湖北作家,已出版专辑《爱成桃花》1部。)
         副主编:王晓棠  百姓瞭望(贵州作家,已出版专辑《低吟浅唱》1部。) 
         编委:邛州冷客 (四川作家,邛崃市作协副主席。)
                     蒲显建   一剑屠龙  李国七(马来西亚) 玛瑙石
                     王晓棠   谭小芳(香港)  温小侠(7位驻站作家) 
 金牌主播名单
        雪峰(团长) 岁岁平安   陆小青
          素兰  一弓   芝兰于室   秋子
 注:文内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提醒,我们马上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