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破译老子之雌弱

老子中常常出现:慈、俭、后、雌、柔、弱、虚、静、卑,还有:下、退、愚、拙、讷、曲、中、谷、洼、少、辱、蔽、贱等概念。这些概念都是老子从自然平衡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一些人之道效法天之道的具体方法、经验和对策,是“无为”思想的具体化。如此有利于人类保持平衡,不悖天道,也是老子希望人类能做到的行为原则。

班固将老子思想慨括为“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一般平衡论将老子的这类概念称之准平衡。“准平衡”是维持事物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则,符合准平衡的行为有利于维持和恢复事物的平衡。老子常常运用“准平衡”原则:无极,知止,不现,不争,知雄守雌,知荣守辱,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去甚去泰、宁拙勿巧、委曲求全、大智若愚等。

老子中提出的“准平衡”概念都有自己的对称方:反↔正,退↔进,辱↔荣,小↔大,少↔多,败↔胜,缺↔成,损↔益,愚↔智,冲↔盈,柔↔刚,弱↔强,雌↔雄,虚↔实,静↔燥,重↔轻,贱↔贵,曲↔直,屈↔伸,掩↔张,后↔先,低↔高,祸↔福,拙↔巧,废↔兴,俭↔奢,下↔上,讷↔辩,予↔取,无为↔有为,等等。老子中说了九十多个类似的对称事物。

事物对称规律从属于平衡循环规律: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平衡之对称方为不平衡,不平衡之对称方为平衡。“反者道之动”,事物的对称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有→无→有;阴→阳→阴;福→祸→福;生→死→生;大→小→大;上→下→上;强→弱→强;贵→贱→贵;荣→辱→荣;有→无→有;白→黑→白;等。

《老子》有关“大小”:

第三十四章: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二章: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衣养万物而不为占有,不求利,无求名求利之欲可名于小。万物归附而不占有,无私,可名为大。老子将平衡之道人格化:不求名求利,意在人类向大道学习。在求名求利层面上,事物总是反向运动的,求名求利而不得,不求名求利而得之,想大不能成其大,不想大反而成其大。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如烹小鱼一样,要恰到好处,掌握好火候,不要瞎折腾,小心保持平衡。治大国最怕瞎折腾,搅乱原有平衡易,恢复平衡难或不可能。

“大小多少。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小多少之平衡循环:小→大→小;少→多→少。事物总是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处理好大小多少之平衡关系,找到大与小,多与少之平衡点及转化规律。大与小相互转化,想为大却不能为其大,不欲为大偏能成其大。方法是找到大与小之间的平衡点。大小之平衡循环:小→大→小,事物大到顶就向小转化。圣人不自圣故成为圣,凡人自命不凡故成为凡。

老子四十五章一口气用了五个“大‥若‥”: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一章)大白若辱,苏轼又加: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人们从求名求利视角,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象,但事物之本质恰恰是它表象的反面,正如老子说的“正言若反”,反人道而行之。

老子针对人类的“剩余智慧→求名求利”模式,倡导上述“大‥若‥”式的境界。这与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是一致的。老子四十一章有: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高一层次境界之平衡。高层次的平衡表面看好像呈不平衡。学老子之“大”智慧,解我辈之“小”问题。

《老子》有关“上下”、“先后”、“贵贱”:

第六十六章: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第七十六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三十九章: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圣人保持与百姓平衡关系的原则是准平衡:用谦逊的态度对待百姓,在分配生存资源时总是先为天下人,后为自己。所以,圣人虽处上,但民不觉得重;虽处前,但民不觉有害,而得到天下人拥护。孔子也提倡“先难而后获”,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得在人后。圣人属于“超然我”。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事物总是反向运动,也是准平衡原则的具体运用。准平衡原则本质上是平衡循环的应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事物到达平衡顶点时就会趋向不平衡。“强大处下”才能保持其强大。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事物都是一种对称之存在,无贱就无贵,无下就无上,统治者与百姓之平衡取决于统治者的态度。譬如个人大脑虽贵,但没有贱体支持就成为死脑;大脑高高在上,如没有脑以下身体为基础还算什么脑。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难到不是如此吗?

《老子》有关“祸福”、“正反”、“善妖”:

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第七十八章:正言若反。

祸与福对称,且相互转换,祸至一定程度就转为福,福至一定程度就转为福。祸福循环:福(平衡)→祸(不平衡)→福(新平衡)→祸→…祸与福相互转换的极点谁也不知道,所以,得福者要特别爱惜和小心,得祸时也不必过于灰心,关键是守住准平衡。

其无正邪:事物无绝对的平衡,只有动态之平衡,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平衡复为不平衡,不平衡复为平衡。正:平衡。奇:不平衡。事物总是: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善→妖→新善。老子常常透过事物的反面去看问题的本质。

老子七十八章提出一个“正言若反”的思想方法,这是老子表达平衡之道的一种形式,亦是理解老子思想一个重要方法。老子五千言,很多地方都是正话反说,这是老子说话的一个特点。因为人总是将本来的正常的事物看成是反常的,而将反常视为正常。

人类站在求名求利角度,总是以颠倒颠的眼光看事物,往往与事物本来面目恰恰相反。人道总是反天道而行之,而老子却总是反人道而言之。因为人类的通病是颠倒是非、本末倒置,所以,倒过来看、反过来讲反而变得正确了。

《老子》有关“强弱”、“刚柔”:

第三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第三十六章: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柔弱胜刚强。

第七十六章: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的重要思想之一。事物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中,当事物到达平衡临界点时就会走向不平衡,在接近于平衡临界点而又距平衡临界点保持适当空间就是准平衡。柔胜刚,弱胜强。这是平衡循环和事物对称原理的具体运用。老子中提出很多像“柔、弱”一类的准平衡方法。

强梁可悲,悲在“强梁者不得其死”;弱者可畏,畏在柔弱总能胜刚强。老子主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虚化求名求利之心,实人求存求活之腹,弱人求名求利之志,强人求存求活之骨。老子主张人类遵循“生存智慧→求存求活”模式,强化人的求存求活之本能,而弱化人的求名求利之本性。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硬东西胜不过水。以其无以易之:攻坚强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水。所以,人要学会示弱,示强是弱的表现,自强于内,示弱于外。真正强大者示弱,外强中干者才示强。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强弱对称,互为转化:强→弱→强,事物强到极点,就会向弱方向转化。柔刚对称,互为转化:刚→柔→刚,事物刚到极点,就会向柔方向转化。老子认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柔弱生之途,刚强死之途,强梁者不得其死。强梁是极端的求名求利行为。

老子的维持平衡的办法是守弱、守柔。这是“无极”准平衡原则在“弱↔强”、“柔↔刚”的具体应用。老子讲的“强”和“刚”貌似人类的反平衡行为。平衡之道非常平常,道理很简单,但人类“莫不知,莫能行”。此章老子又一次回答了为什么“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有关“雌雄”: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第五十五章: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第六十一章: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

老子以“雌”以及“母”喻道。雌通慈,慈是人在求存求活层面的本能,符合自然之道。“慈”表现出求存求活本能的爱。雌象征柔弱,雄象征刚强;雌性好静,雄性好斗;雌性天然倾向于求存求活,雄性天然倾向于求名求利。柔弱总是胜过刚强。

“慈”是人与人之间在求存求活层面之平衡关系。人与人之间体现慈莫过于母婴,母与婴之间(慈与朴),只求存求活,而无求名求利。老子以母代表慈,以婴代表朴,慈与朴属动物求存求活之本能。雌性动物对幼小后代所表现的“慈”是求存求活本能的一部分。慈朴合一是人与人关系的最高境界。

《老子》有关“得失”:

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第六十四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描述的求名求利者众生相,宠辱是在人求名求利层面上之感受,若人只求存求活,无所谓宠辱。得失也是对人求名求利而言的,仅求存求活,自无所谓得失。求名求利者往往是失名失利时痛苦,得名得利时又担心失去而痛苦,所以心理永远得不到平衡,永远处在患得患失痛苦之中。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为求名求利,不遵循平衡法则必然败之,取得也要失之。按照平衡法则办事,不做违背平衡法则的行为,就不会遭受失败。失是因为得的太多,得了不该得的部分。不因求名求利而占有多余的东西,自然也就不会失去。

《老子》第二十八章: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老子的“无极”:事物发展到最高点就会反向运动,物极必反,物盛必衰,事物发展到极盛就会走向不平衡。“无极”就是不要到达最高点,就是保持准平衡,不过头,不过份,不极端。“无极”是老子保持事物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则。

《老子》第二十二章: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指出四种情况下准平衡之具体运用,准平衡利于我与人、我与事之平衡。不自见(表现)故明(聪明,指生存智慧);不自是(自以为是)故彰(昭彰);不自伐(夸耀)故有功;不自矜(骄傲)故长(值得骄傲),要别人因你而骄傲,不要因自满而骄傲,其中含有“人生价值=当然我^-1”的意思。

老子中的“不见”就是不表现,不表现是老子倡导的一个准平衡原则。好表现实质上是人求名求利欲望的一种释放形式。老子三章“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客观方面不表现可欲,主观方面见不着可欲,人心就不会乱。如果用可欲的事物来逗诱人的求名求利之本性,必然使人心乱,进而造成社会动乱。

《老子》第七十七章: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为(贡献,成就)而不恃(自恃),功成而不处(自居),其不欲见(表现)贤(贤德、贤能)。准平衡的三种做法:做出了成绩而不自恃,立下大功而不自居,不想表现自己的贤德才能。如此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平衡。看来老子早就晓得人有“自我为中心+利益最大化”毛病。

人有一通病,就是好表现:显德、显贤、显能、显智、显财、显色。表现欲是求名求利欲望的一种释放。贤而不现、能而不现、富而不现、色而不现,不“现”为福。现贤、现能、现智、现财、现色,会成为众矢之的,招至血光之灾、牢狱之灾和疾病之灾。

不表现自己是老子倡导的一个重要准平衡原则,譬如:光而不耀、为而不恃。表现自己属求名求利的外在反映。求名求利者有一点贡献就要自恃有功,有一点功劳就要自居,有一点贤能就要表现,惟恐别人不知道。

准平衡是老子“无为”的重要体现,老子中有很多准平衡思想的表述,譬如:大白若辱(四十一章)、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都是准平衡原则的表述。

老子之道,平衡之道,对个人而言,道好比求生存求平衡之目标。所谓的慈、俭、后、雌、柔、弱、虚、静、卑、下、退、愚、拙、讷、曲、中、谷、洼、少、辱、蔽、贱、啬等准平衡,都是实现“道”的法+术+器。

(0)

相关推荐

  • 一般平衡论(汪叶斌 著)

    . 一般平衡论(汪叶斌 著) 平衡哲学  . <一般平衡论>(汪叶斌 著)是一门研究一般系统平衡规律的理论,也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平衡哲学.<一般平衡论>的基本框架由其核心思想&q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天道

    老子说的"道"分"天之道"和"人之道".在此基础上,老子提出两种存在模式:天之道模式"生存智慧→求存求活→宇宙万物":人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圣人

    老子说的"圣人"是彻悟平衡法则之人,是老子理想中的统治者,老子希望统治者能遵循平衡之道来治理天下.圣人之道是天之道与人之道之间的一个过渡.天之道:生存智慧→求存求活:人之道:剩余智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无为

    "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有为"就是瞎折腾,"无为"就是不折腾.折腾是为了求名求利,老子反对瞎折腾,主张清静无为.老子认识到人类的&q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有无

    老子一章就提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组成系统的物化部分.无:决定系统性质的平衡法则.万物由有形的物质构成,但万物构成之结构和性质是由无形的平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智

    老子的"智"是人类的"剩余智慧",与之相对应的"明"是人类的"生存智慧".老子对人类社会结构的研究都是建立在"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玄

    读老子五千言,数"玄"字最玄乎.魏晋有玄学,尊易经+老子+庄子为三玄.这玄学也曾主流过国学一千多年,一直到宋代后期才让位于理学.老子的"玄"并不玄乎,如非常幽冥 ...

  • 道可道-破译老子之德

    事物得之于道谓之德,道有天道人道,天道自衡,人道失衡,人道顺应天道即是德.德是衡量系统平衡状态的标志,包括系统内部结构.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层平衡."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

  • 道可道-前言-破译老子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人类需要读百遍的有字书不多,惟<老子>读百遍还不够.这一是因为<老子>难懂需要读百遍,二是因为<老子>美,值得读百遍.& ...

  • “道可道,非常道”,原来隐藏着老子道的模板,应该仔细品读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是朴素的唯物论者. 老子的"道"和孔子的"德"就像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图一样影响着传统文化的阴阳两面.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