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开国元帅实力仅次于萧克,有一“特殊技能”,众元帅无人不服!
黄蓉是金庸笔下很受欢迎的一个女性角色,她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黄蓉本身是桃花岛岛主的独女,从小就备受宠爱,后来又机遇了得,跟随洪七公学了打狗棒法,成了丐帮帮主,最后还与她的靖哥哥成了一对佳偶,儿女傍身,除此之外,黄蓉还有着让女孩子们羡慕得美貌。可是这一些都不能成为我们记住黄蓉的首选,很多人形容黄蓉脑子里都会蹦出“聪明”两个字,黄蓉的聪慧可是人尽皆知,人家是天生的“过目不忘”。
《三国演义》中也曾经记载过一个人的惊人记忆力:张松曾经去许都求见曹操,可是曹操因为他其貌不扬并没有过多的重视他,这让张松很不满。所以第二天他看到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时,故意说是抄袭古人的,惹得曹操将自己的新著一把火烧了。其实张松不过是仗着脑力好,看了一遍便能成诵。
有人可能说了,这两个故事虽然都说人能过目不忘,可是只是小说而已,智商超常到这种地步那是不足为信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最强大脑》这个节目,看了就能感受到什么叫智商碾压,在小编还没弄懂题目的时候,人家已经闯关完成了。我记得他们中间有过考记忆力的题目,比如侧脸剪影的记忆辨别或者说记扑克牌顺序,选手都超乎期待的完成了。
其实不仅是现代,在一些历史文献的记录中,我们就能看到古代那些“过目不忘”之人。三国魏时的王粲,就能“过目不忘”。有一次,他与朋友们看了路边的一块碑文,朋友们有意要考他一下,叫他把刚看过的很长的碑文背诵出来,他果然背得一字不差。 唐朝有个大学士名叫常敬忠的,一直都以聪慧著称。唐玄宗对此也是不太相信又很好奇,所以就叫人对他进行考试,拿出一本非常罕见的万言书,要他阅读10遍后背诵出来。结果,常敬忠读到第七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唐朝还有个崔涓,刚到杭州做刺史时,为了熟悉衙门中的书吏、差役等人的姓名,便命每人以纸一幅,用大字写上自己的姓名,缚于襟上。他看过一遍后,好几百个书吏、差役,便都能直呼其名。
李达这个名字我们都不陌生,为近代中华民族于生死危亡之际的崛起,为共产党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为新中国的成立都做出了不可磨灭得贡献,他在中国的开国上将中位列第二,仅次于萧克一人。李达年轻时结识了陈独秀等人,与他们一同筹建中国的共产党队伍,参加过湘赣苏区反“围剿”,参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和长征。抗战期间,参与创建晋冀豫、冀南、太岳等抗日根据地,协助刘伯承等组织指挥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磁武涉林等战役战斗和百团大战。抗战胜利以后参与指挥上党、邯郸战役。
也许在军事方面李达不是最突出的那一类人,但他在脑力方面着实让周围人佩服。他在部队中担任过很多次的参谋长,参谋长要为军事长官提供一手建议,这就要求他必须具备高超的谋略和对敌我双方的准确认知,脑袋要灵活,懂得随机应变,而李达绝对是一个好参谋,否则也不会多次被受任参谋一职。从红军长征到八路抗日,我党一直都重视利用地理条件,李大身为参谋,更要对行军作战路线精准掌握。他也真的是有天赋,凡是看过的地图,李达都能印在脑子里,过目不忘。他这个记住可不是大体方位,而是能把具体名字、方位、距离都背下来。而且李达的方向感极好,曾经有人蒙上他的眼睛用车把他拉到一个地方,没想到到达目的地以后李达竟然准确说出了位置。上文我们提到了崔涓能够认出衙役的名字,李达也能做到,抗日战争时期,李达对着一个新组的轮训队用花名册点过一次名,下一次再点名时就已经能直接点了。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你聪明,但永远不要拿别人的聪明作为自己的借口。比你聪明的人可能分两种,一种是先天的智商高,但这类人只是少数;还有一种,他们与你智商差不多,只不过他们懂得用努力去完善自己,这类聪明人才是多数,才是你不聪明的对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