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多年前它被供奉在王国庙堂,三千多年后它在博物馆诉说历史
在山西省曲沃、翼城两县接界处,有一处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的文化遗址。由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此处属于文化堆积,先后产生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当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晋文化遗址被发现,使这里增加了一张新名片。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
在遗址的晋侯墓地之中,出土了一件非常珍贵的青铜器。原本考古专家在对这座编号为114号的墓已经失望,因为墓葬已经出现了盗洞。不光如此,盗洞还是用炸药爆破的,这已经不知道是何时的“杰作”,但残存文物已经支离破碎。
然而,职业的规定让他们必须要清理这些碎片。就在盗洞口附近的一堆青铜碎片中,专家发现有些异常。这些青铜碎片被破坏得很严重,但隐隐约约却有不同寻常之处。它们几经辗转,被送到北京大学,那里的文物修复专家经过精心修复,终于让一件青铜重器重现人间。它刚刚修复完成并且公诸于众后,立即惊艳了世界。
原来这是一只凤鸟造型的礼器,被命名为晋侯鸟尊。它高约为39厘米,长约30.5厘米,宽约17.5厘米,并不算硕大,却是精美异常。晋侯鸟尊是以凤鸟回眸的那一刻为造型,显得生动活泼。它的头微微昂起,又有骄傲威严的姿态。在它的背上,停留着一只小鸟,正好作为鸟尊器盖上的抓手。
更为巧妙地是,在凤鸟地尾部,做成了一只象鼻子的造型,象鼻子内卷上扬,却又与地面接触,与凤鸟的双足刚好形成了三点支撑的稳定结构。在晋侯鸟尊的布局上,足见先民们大胆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构思,也展现了他们精湛的工艺水平。
晋侯鸟尊的来历是什么呢,专家在它的盖内和腹底铸有的两行共九字铭文上找到了答案:晋侯乍向大室寳尊彝。这句话的意思是晋侯做了一件祭祀天神的宝器,并让它作为宗庙礼器。
这里有几个故事,我们可以顺便了解下这件鸟尊所处的时代背景。当周武王灭商之后,没有几年就去世了,继承者是年幼的周成王。因为周成王的一句戏言,他的弟弟叔虞被封到了唐国,这就是“桐叶封弟”的典故。叔虞的儿子燮父在位时,将唐国改为晋国,成为第一代晋侯。
鸟尊的主人最终被学界认为是第一代晋侯——燮父,也就因为晋侯与周天子的是同一血脉,所以才以凤鸟作为宗庙的礼器。因为周人崇尚凤鸟,并且有凤鸣岐山的传说,凤鸟是周人最为重要的图腾,而晋侯显然没有忘记这一点。
因此,晋侯鸟尊成为宗庙的礼器,是毫不意外的。在3000多年之前,它静静地伫立在晋侯宗庙中,感受到晋国对于周天子的崇敬与尊重。几百年后,它见证了一段又一段的历史。这里有晋文公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有晋景公迁都的故事,还有过晋悼公重新制霸天下的伟业。当然,它一定也见证了三家分晋的重要节点,看到了晋国最终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一去不回头。
也许是后人将它取出,陪葬于晋侯的墓地,它也曾支离破碎走出,历经九死一生,本来就是一个奇迹。如今的晋侯鸟尊,被当作“镇馆之宝”放在山西博物馆中。它再也不是冷冰冰的文物,而是带着历史的余温,以独特的方式,向每位参观者诉说那段热血澎拜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