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文物被发现时,考古专家激动地跳了起来,它就是“金枝玉叶”

在1954年,江苏省的五峰山热闹非凡,这里原本是要修建某部队的训练基地,没想到在施工的过程中却挖出了古墓。考古专家闻讯而来,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因为这座古墓的保存比较完好,并没有经过盗损,墓志铭显示这是明朝进士张安晚以及他的一妻三妾墓葬群。

对于张安晚这个人,读者朋友们是不是很陌生?其实,如果没有这次考古发现,小珏也不会听说这位历史并没有留下记载的普通人。他和我们一样,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默默无闻。正因为如此,他的墓葬虽然保存得比较完好,却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发现。直到清理他的一位小妾的陪葬品时,一件精美绝伦的文物出现后,当场有考古专家激动地跳了起来。

按理说,这些考古专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什么样的文物没有见过,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如果您看到图上这件美轮美奂的国宝后,也会怀着一样的心情。它就是后来作为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的金蝉玉叶。

理论上来说,它应该叫做银托金蝉玉叶发簪。最显眼的当然是那只金光闪闪、栩栩如生的金蝉,它并非端端正正地摆放,而是略微侧着身子,它的双翼只有0.2毫米,和真正的蝉翼几乎相当,做出微微振翅的姿态。金蝉刻画得惟妙惟肖,相当细致,连嘴巴都纤毫毕现。它的三对足中,前足翘而后足抬,似乎马上就要跳入空中,展翅而飞。

令人叫绝的是,这样一只金蝉,通长仅为2.4厘米,宽0.8厘米,而且含金量高达95%。明代工匠们采用了压模铸范、薄叶延展、錾刻、焊接等多种方式,才让这只金蝉如此逼真,实在是让后人赞叹不已。

在金蝉的下方,是凹弧状的树叶,分为八瓣。它是用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采用了阳线、阴线、平凸等多种工艺雕琢而成。在树叶的主脉周围,又有四根支脉,让整个叶片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叶子的边缘,也被打磨得圆润无比,温柔细腻,散发出迷人的光泽。

其实,在当时出土的时候,还有一件银花托。它是五瓣梅花,纯银打造,正好在叶片与金蝉的中间,作为发簪头所用,所以整个文物实际上就是一根发簪。它被发现时,也是在张安晚的小妾头部。要知道,这位书生,随葬品并不丰厚,而四位女人之中,也就这位小妾拥有了这样精美绝伦的物品。在这之间,到底隐藏着怎样爱情故事,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

其实,整件文物的造型,也是很有讲究的,它蕴含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蝉,本身就是作为陪葬品的常见造型。因为蝉会蜕皮,幼虫生活在土中,可以破土而出,甚至在古代人们误以为它有蛹,可以破蛹而出的。所以,亲人将蝉作为陪葬品,希望也能让亡者重生。

另外,蝉又被称为知了,“知”和“枝”的发音相似。“金蝉玉叶”也就是“金枝玉叶”的意思,这是对古代女子的极大肯定。这位小妾在生前虽然得宠,但毕竟身份低微,是上不了席面的。也许张安晚就是以这种方式,给予了爱妾最美好的祝愿,希望她的来生,将会是大富人家的千金小姐,成为真正的金枝玉叶。

这件文物的发现,还改变了长期以来,文物界对于明朝玉器的看法。一般认为,明朝的玉器被认为做工粗糙,笨重。一方面是工艺水平相较于唐宋的倒退,另一方面也与元明时期的审美情趣不无关系。然而,这件金蝉玉叶被发现后,足以证明,在当时的明朝,是完全具备顶尖级的工匠以及完备的工艺方法的。在粗犷的大背景下,也有精雕细琢的精品。

此文物被发现后,立即被送往南京博物馆。它毫无争议地入选了南博的镇馆之宝行列,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国宝。

(0)

相关推荐